从一水儿的种植玉米到订单销售杂粮杂豆,啥好卖他就种啥

  朱海军:紧盯市场调结构

  金秋九月,百湖大地的秋收拉开大幕,农民们纷纷下地干活,但肇源县古龙镇伍家村农民朱海军却稳坐炕头数钱。原来,近几年,朱海军紧盯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今年种植的550亩杂粮,除100亩订单小米即将收割外,豆类、花生等早已收获完毕。

  40岁的朱海军脑袋活络,是远近闻名的种地能手。靠种玉米积攒了不少家底儿,地越种越多,他的想法也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变化。“玉米、水稻不再有保护价就是农产品市场化的最大信号。”朱海军说,这几年大宗农产品逐步实现市场化,以地为生的农民,想富裕不仅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必须紧盯市场调整种植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让土地效益最大化。

  几年时间,朱海军结合市场不断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花生、谷子、豆类等杂粮作物种植面积,并钻研种植技术,注重杂粮作物品质提升。“不能啥赚钱就跟风种,卖不出去都砸手里了。”朱海军说,他在调结构过程中,第一步是向市场要订单,根据订单情况调整种植结构。朱海军经常关注农业新闻,谷贱伤农的案例让他心疼不已,他更从中悟出不少道理。他形象地给记者打起比方:“今年土豆价高,各地都种,土豆市场就需要这么多,多余的无法消化,价格必然走低,甚至很多卖不出去。”朱海军为了更了解市场行情,每年都单独准备一块地,试种多种杂粮杂豆,只为看准市场。精心伺候农田的同时,朱海军还特别注重与老客的沟通。他种的花生、杂粮等,提早就有老客开车过来收购。

  致富不忘邻里,有好的品种、好的市场消息,朱海军都会分享给身边的村民。最近,朱海军还和本村的农民们一同注册了“松嫩古龙小米”商标,抱团闯市场。“齐书记见识多、人脉广,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朱海军说,在拓展市场过程中,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齐兆军对村里的帮助非常大,找新种植品种、找销售门路……

  “小米种植面积还要扩大,其他的还要看市场行情和客户的反馈情况。”说起明年的打算,朱海军信心满满,今年村里从安徽亳州考察带回的药材他第一个试种,再让更多的农民也加入订单种植行列,一步步走向富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