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8小時前 上傳

  九母島傳奇 (民間故事)

  許照煦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爲佛教中國化、世俗化最興時期。統治者利用“天堂、地獄”之學說,對廣大民衆進行恫嚇、欺騙,以達到其鞏固封建統治之目的。當時在統治者的愚弄、倡導下,佛教在民間廣爲流傳:城市建起大佛寺,縣城建有城隍廟,都裏建起關帝廟,村村建個土地廟。廟宇隨處可見,和尚專利逍遙。初一、十五上香點燭,民間到處香火繚裊。

  公元962年春日,前溪灘村突然來了個光頭赤腳、身披袈裟,手舉錫杖的和尚。也不知何事在村周圍轉來轉去地轉了整整三天,直到第三天傍晚,他在前溪灘村前方的三百米處,看準了風水寶地,於是解下身披的袈裟盡力地前撲三袈裟,後撲三袈裟,左撲三袈裟,右撲三袈裟。然後用錫杖一劃,就定下來大殿之基。

  於是他就在羅家源一帶,一邊化緣一邊建寺,不上三年大殿建成,取名:“普濟寺”;和尚因建造廟宇有功德,於是百姓尊稱他爲“功德和尚”。此後又相繼招來了幾名小師傅,功能和尚自然成了廟裏的主持。他們白天練文習武,棍棒加交;清早落夜,誦經唸佛,經聲朗朗;在羅家源一帶劫富濟貧,大打不平,對匪徒、賊寇該出手時就出手,民衆心中樂悠悠……香火在羅家源上空嫋嫋升起,不但保住了羅家源一方淨土,更可貴的是“普濟寺”名聲鵲起,吸引力四方香客……

  也許是人往熱鬧湊,水往低處流。不久縣裏首富張姓秀才之女張秀秀看破紅塵,嚮往這裏的風水寶地,逼着老子在普濟寺對面20米處,蓋起來清淨優雅的“聖女庵”,帶着侍女前往修行。此時,“普濟寺”、“聖女庵”鐘聲、鼓聲、誦經唸佛聲終日不斷。燭光閃閃、香火嫋嫋直衝雲霄。轟動了金華八縣人人知曉這普濟寺,個個嚮往着聖女庵……

  百姓的信仰,香火的輝煌使功能和尚不斷擴建廟宇。招收小徒弟。到公元1000年廟宇已建成了三進,大小師傅已達二十有餘。此時的功德和尚已經年已古稀,許多事已經力不從心,於是他量力而行把廟宇主持讓給熱情滿懷法號厚德的和尚。

  俗話說:“窮人想錢,賴人做和尚。”大凡成人後來做和尚的人都有他的不足之處,除非從小出家,這厚德和尚投機取巧點子多,喫喝嫖賭都會做。手段毒辣心有恨,對待師兄不作人。他憑着拳頭,口頭擺平師兄師弟,並暗中與修女張秀秀狼狽爲奸,暗中來往。他執政以後採用了專制手段,動不動對師兄謾罵訓斥、拳腳並用。他以擴建廟宇爲名,瞞着功德和尚在大殿下建造起密室二十幾間,這些密室聽起來間間隔音、看起來個個獨立;並建有無聲的暗門,與大殿、聖女庵暗道相通。這建築在當時的建築業上也算得上是個創舉。但礙於功德和尚人尚在,他雖有野心但不敢啓用。

  1010年功德和尚終因年邁而圓寂了。此時的厚德和尚再也忍不住了。一當權到手,便把令來行。他憑着現有的實力對官府也不放在眼裏。並變換了手法,假仁假義地說師兄師弟要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人生在世行樂爲本。爲樹他的尊嚴,對下屬下了一條命令:凡羅家源一帶迎親、婚嫁路過本寺先留下新人陪我主持三天,方能經過,否則你就別想快活;上樑一歪,下屬就亂,衆和尚見主持不仁,他們也尋找快活去了。借周遊化緣之名,口唸阿彌陀佛,眼睛盯着女人。幹着偷雞摸狗、強姦民女,掠奪財物,在羅家源一帶接二連三地發生了……更爲奇特的是厚德和尚又與聖女庵張修女串通一氣,極力散佈觀音菩薩已光臨我庵送子來了,只要你民女誠心,包你有求必應……

  這一下果真靈,周邊轟動起來了,他們紛紛送妻子上聖女庵求子。緊接着很快地傳遍了金華八縣,一些久婚不孕、缺兒少女,思想頑固,求子心切的民女,滿懷希望地不遠千里乘轎、騎馬,推車、步行紛沓而來聖女庵求子。她們一到庵裏,立即跪在觀音菩薩面前,修女手捏仙帚,口中念起觀音送子經: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千聲又萬聲,救苦救難發善心,大發慈悲發善心,每月放生要記住,家中不再有殺生,身懷善心,多做善事,孝親尊師,善心善行,如此堅持必有佳音!接子……民女起身隨着修女轉到觀音菩薩身後,修女在牆上一點,突然呼的一聲,門開了,修女把仙帚一揮進入暗道,在前面引渡,民女拉着仙帚不分南北西東、糊里糊塗地跟隨着,心裏雖然害怕,但拍拍胸膛:爲了得子,這百把斤身子就獻出了吧!……

  暗室終於啓動了,這些年輕力壯的師兄師弟就放蕩不羈,盡情淫亂,他們爭先恐後地幹起了見不得天日的勾當……

  “觀音送子”這一着果然靈驗,凡是來聖女庵求子的民女,個個有求必應。頭朝懷胎,二朝分娩,讓人興高采烈地抱起了孩子。人們不分青紅皁白轟動着,流傳着,神祕兮兮的就像親眼看到,觀音菩薩坐蓮臺親手給她懷裏送上了子呢!

  這一奇特的“喜事”很快地傳遍了金華八縣,飛速地擴散到全省各地。在那文化素質低下,科技知識全無的年代,愚昧無知的封建婦女聽到風就是雨,只要有後不遠千里、不辭勞苦、絡繹不絕地走路、坐獨輪車、坐轎、坐滑竿。騎馬前來聖女庵求子。

  野心狂妄的厚德和尚憑着自己的惡勢力大肆強姦民女、搶掠財物、攔路搶親等一系列罪惡勾當,很快地受到當地民衆的指責反抗,但厚德和尚不但不收斂、休可而止,反而變本加厲地伸出拳腳,鎮壓指責的當地百姓民衆,有時甚至組織和尚與民衆打羣架。這更激起民衆的憤怒,他們一面留意防範,一面向縣太爺告狀。狀紙積多了,縣太爺礙於民憤,不得不坐上轎子,帶着兵卒聲勢浩大的前來普濟寺採察訪。

  縣太爺走進普濟寺,厚德和尚既不迎接更不招待,自幹自的唸經習武,縣太爺見了厚德和尚一問,厚德和尚三搖頭,裝作不知曉。縣太爺見厚德和尚如此高傲自大、眼中無人,也不停留,立即調轉轎子打道回府,心中暗暗喫驚,如此狂妄的和尚,怎能存有善心;回府後立即書寫公文稟報金華府伊……

  民衆見縣太爺察訪普濟寺碰了一鼻子灰,對和尚毫無辦法,灰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一面唉聲嘆氣:這是什麼世道?爲人成善和尚寺倒成了陷害百姓害羣之馬;一面翻山越嶺,不辭勞苦繼續向金華府太爺告狀……

  金華府伊接二連三地接到了豐安縣民衆狀告普濟寺和尚狀紙,心想:這個寺廟不至於這樣糟糕吧?這其中也許民衆有偏見吧!但當他接到豐安縣令對普濟寺橫行霸道的公文後,才知果真如此。他與師爺針對民衆控告的狀紙與縣衙的公文經過了一番精心研究、認真地分析,最後決定鋌而走險,揭開其中的奧妙,還他個廬山的真面目。

  第二天,在金華府通往豐安縣的崇山峻嶺上,出現了一支身穿布衣,男人腳穿草鞋,女人腳穿布鞋的幾十人隊伍,他們是男人護送女人去普濟寺、聖女庵上香拜佛、求觀音送子的。她們不辭勞苦、無聲無息的翻過銅塢嶺,爬上羅家源,趁着時間還早,立即送民女上聖女庵求子,然後男人仍回到前溪灘村借宿……

  第二天清晨,衆和尚幹了一夜“好事”還來不及洗刷,普濟寺內就出現了金華府太爺到!喊叫聲響切寺院,搶到新人第一晚的福德和尚還沉浸在與新人的美夢中就被府太爺的侍從被窩裏拖了出來。一向目中無人、天下無敵的福德和尚此時被從天而降的天兵嚇得措手不及,亂了陣腳,只得呆若木雞、乖乖地站立着,再也不敢多話半句,看着站在眼前這些曾由他使喚說一不二的難兄難弟,自己羞愧地低下了頭。

  此時府太爺站上法堂,大聲喝道:“大膽狂夫,死到臨頭還不跪下。”衆和尚見主持失去了往日的尊嚴,再也不敢違抗了,紛紛跪成了齊刷刷的兩排,低着頭雙手合一,嘴裏念着:阿彌陀佛……

  府太爺指着跪在最前面的福德主持和尚,厲聲地說:“你身爲寺院主持,不思行善,反而魚肉百姓,強姦民意,現在你睜開眼睛看看這些徒子徒孫成何體統……”福德和尚還想賴在地上,不肯起來。

  此時,府太爺的侍從一把將福德和尚拎了起來,大聲地說:“睜開你的狗眼看看你這些徒子徒孫吧!”

  福德和尚不看則已,一看嚇得不輕,原來不知何時師兄師弟的頭上都印上了鮮紅的印記,有的一個鮮紅的指印,也有的兩個指印,甚至三個都有。這下福德和尚深感自己運用的所謂“瞞天過海計”已經泄露,低着頭篩糠似的發起抖來。

  府太爺大聲地呵斥道:“福德和尚,你身爲寺廟主持,幹着如此罪孽深重的勾當你該知罪了嗎?”福德和尚低着頭再也不敢說個“不”字了。

  府太爺接着說:“普濟寺、聖女庵和尚、修女強姦民意、殘害百姓,罪孽深重,暫且封閉,我將奏本皇上,恭候皇上聖旨。”

  原來,昨天翻山越嶺來的那隊人馬,乃是金華府太爺所帶的武林高手,及金華市區的十個妓女,府太爺事先吩咐好妓女這般如此的行事,絕不能露出半點蛛絲馬跡。當妓女在觀音菩薩前修女唸完送子經,又從暗道引入密室以後,密切關注着密室動靜。一更天,密室的房門終於啓動了,餓虎撲食般的男人立即撲在她身上,不顧一切地玩弄,她用手一模頭上,原來是光頭和尚,她就將早就準備好的鮮紅印泥往他頭上使勁一抺打上記號,和尚盡情地玩弄一番後,沒等下牀。第二個又撲了上來,一直玩弄到五更天,才急急忙忙地離去……

  普濟寺、聖女庵被封,所謂觀音送子原來是和尚所爲的消息不翼而飛,許多求過子的男人看着自己的兒子越看越不像自己,於是夫妻間就發生了口角,一些內向的女人認爲做了這樣的事再也無臉見人了,一時想不開,就接二連三地到普濟寺的前溪灘自盡,一時前溪灘怨聲載道,哭聲震天、直衝天庭。玉帝聞聲後立即詢問守衛南天門的太白金星:“人間如此吵鬧,何人在哪作怪?”

  太白金星立即將普濟寺發生之事稟報玉帝,玉帝聽後立即下旨:天地和睦人心歡,凡間吵鬧我難安,特命你前去平息此事,不得有誤!

  太白金星領旨後左思右想,用什麼方法才能平息此事呢?突然哈哈大笑:“不妨來個以毒攻毒也許能換挽回民心吧!”於是他搖身一變,成了個和尚:光頭赤腳,身披袈裟,手舉錫杖湊近哭哭啼啼的人羣,輕輕的問:“你們何故如此悲傷啊?”

  人們發現又來了個和尚,就氣往他頭上使,七嘴八舌地罵開了:“何故、何故,都是你們這些賊偷和尚作的孽,這裏已有九個孩子的母親投溪自盡了,你還這樣說……”

  和尚慢條斯理地說:“人死歸天,天經地義,有什麼可怨的。”

  這話一出口,就像乾柴遇到烈火,衆人立即氣勢洶洶向他圍攏過來,破口大罵:“都是你們這些賊偷和尚從中作祟!罪孽滔天的和尚!你還敢再來……”和尚見勢不妙,立即掉頭往溪邊跑。

  民心激憤的人們潮水般地邊追邊大聲地喊:“打死他,打死他!……”幾個年輕人跑在最前面,眼看追到溪邊,和尚無處逃遁了,一把抓住和尚,後面幾個也趕上了抓住和尚的手腳使勁地投到溪裏。說也奇怪,這和尚投水後並不下沉,反而坐在水上,面對衆人唸叨:

  都道菩薩好神通,偶遇金身色相同。

  夢似梵花藏淨水,心如法雨帶禪風。

  不知見性衆爲苦,哪怕燃燈也是空。

  人若修行先自悟,無邊佛國在其中。

  和尚念罷,雙手合一,善哉!善哉!腳踏祥雲緩緩升上空中。人們奇怪地抬頭望着和尚慢慢地遠去,直到看不見。可低下頭一看,溪中卻升起另一個小島。

  從此,前溪灘一帶風平浪靜,再也看不見爲此事尋短見的跡象了。但人們看着溪中的聳立的小島,爲了吸取教訓,紀念那九位烈性的母親,就命名此島爲“九母島”。

  

  

  

  (32.5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姓名 許照煦 筆名許照宇漢族郵編322200 地址 浙江省浦江縣浦南街道潘宅東許村 手機15967921232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xuzhaoyv大專學歷 高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 2000年開始創作《我的散文》第一卷、中、短篇小說《毛囡》、《逃亡地主的生還》、《選對了夫家嫁錯了郎》、《府奶奶》、《阿福讓妻》等已出版 在縣級省級國家級獲獎作品上百篇,並在各種雜誌、報刊上發表。現在是中國國際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小說學會會員 中國大衆文學學會會員上海文藝網簽約作家山東散文學會會員 金華市作家協會會員 浦江作家協會會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