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白爲美”的觀念到底從哪裏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有意思的是,後來我還專門去深究過“以白爲美”的陳舊觀念到底是從哪裏來,結果發現:看似個人的審美偏好,背後還蘊含着深層次的文化歷史經濟原因,也能從更寬容的角度去理解亞洲人偏愛美白的觀念,以及歐美興起的美黑風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大自然這樣豐富多元且有着無窮變化的環境中,很難不被眼前的生動所感染,人在極度舒適和享受的狀態下,連長相都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在眼神、嘴角上翹的弧度,以及肢體動作,都充滿着流動的生命力。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生活在一個“比較級”無處不在的大環境裏,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看法,但至少我們可以放過自己。適當放鬆自己的執着,分分鐘會發現更驚喜的自己。心中始終得亮着一盞燈,接納自己,纔是“美”的前提。好看更多時候是一種狀態。而比顏值更能撐場的是自信,\u003Cspan\u003E那種\u003C\u002Fspan\u003E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基於對自己的充分了解,真的從心裏喜歡自己而散發出的魅力。你像一盞燈,亮起來,別人的眼光自然會暗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e6e14238d249719267080191353293\" img_width=\"500\" img_height=\"625\" alt=\"自從放棄了美白執念,我自信多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花果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整理手機相冊,把帕勞的照片翻出來看了一遍。每次回到帕勞,我的狀態都跟平時不一樣,光是從照片裏就能感受到。雖然沒有精緻的妝容,頭髮被海風吹得亂糟糟的,皮膚曬得又黑又亮,有時看起來還有些狼狽,可一舉一動間卻比任何時候都要生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大自然這樣豐富多元且有着無窮變化的環境中,很難不被眼前的生動所感染,人在極度舒適和享受的狀態下,連長相都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在眼神、嘴角上翹的弧度,以及肢體動作,都充滿着流動的生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時候出海坐在船頭,迎風張開雙臂,皮膚上泛着一層細細亮亮的光澤,像刷了一層蜜糖,這是陽光的吻痕啊,我沾沾自喜地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儘管我對這樣的狀態感到無比滿意,回到城市後還是難免會聽到這樣的提醒,“怎麼黑了那麼多,天吶你可不能再黑了”,包括我的親媽,每次看我從外頭回來,聽我講完一大堆有意思的事兒,她總會跟一句:“怎麼曬成這樣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自從放棄了美白執念,我自信多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跟所有皮膚不白的小孩一樣,在成長過程中有過各種外號,也聽過很多令人感到喪氣的話:“又黑又瘦,像個猴”“黑成這樣,出去不用打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時候對好看沒啥概念,也都沒放在心上。最難熬的是20出頭想要變美,但還沒建立自主意識和審美體系那段人云亦云的時間,我試過每天只喝薏米水,用遍市面上各種美白護膚品,出門打傘,小心翼翼避免着與陽光接觸……做了這麼多努力,我並沒有白成想象中的樣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現在我已經記不清那些無意義的糾結了,像是大腦主動模糊了那段記憶。但我清楚感受得到自己放棄對美白的執念,轉而解鎖野生猴屬性之後,整個人的狀態都正確了,是多麼輕鬆自在。所以我認爲塑造自己的審美體系很重要,而首先你要接受自己,進而去討論如何變成更好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不是枷鎖,美應該是療愈。就我個人而言,轉變不是突然間的開竅,而是一步步地去說服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並不是一個天生自信的人,但我是一個很會給自己打氣的人。比如,我在手機裏建了一個帕勞專屬相冊,有時候忍不住掉進怪圈開始挑剔自己的時候,就打開相冊看看照片裏那個撩着裙子爬樹、跳海,光着腳丫飛奔,頭髮蓬亂但是眼神發亮的自己,就好像可以感受到生命力在身體裏拔節生長——這纔是我最喜歡自己的樣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白爲美”的觀念到底從哪裏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有意思的是,後來我還專門去深究過“以白爲美”的陳舊觀念到底是從哪裏來,結果發現:看似個人的審美偏好,背後還蘊含着深層次的文化歷史經濟原因,也能從更寬容的角度去理解亞洲人偏愛美白的觀念,以及歐美興起的美黑風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讓人腦洞大開的日劇《世界奇妙物語》,有一集講到“美人稅”。劇中政府迫於財政壓力開始向美女徵稅,長相越美交稅比例越高,原因是長得好看的人在生活中處處佔便宜。起初一衆美女集體抗議,後來因輿論導向變爲“美人指數越高,說明你越美啊”,於是交稅比例成了美人之間的攀比目標。最後女主因爲負荷不了高額稅款,山窮水盡只好扮醜女避稅,結果被抓,在監獄裏好不容易領悟了心靈美才是最重要,出獄後她發現外面審美標準竟然180度大反轉,女主成了大衆眼中的醜女,再次崩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部劇非常荒誕卻又貼近現實。你以爲順應主流會比較輕鬆簡單,沒想到主流審美才是最不穩定的。所以說,心中始終得亮着一盞燈,接納自己,纔是“美”的前提。就算外面突然停電,內心也還明亮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好看,更多時候是一種狀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活在一個“比較級”無處不在的大環境裏,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看法,但至少我們可以放過自己。適當放鬆自己的執着,分分鐘會發現更驚喜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S曾經發了個視頻,她說:“每天都要說自己漂亮,感謝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漸漸地你真的會越來越漂亮、健康。”她在視頻裏大喊:“我怎麼會這麼漂亮啊,怎麼會這!麼!漂!亮!” 又瘋又可愛。S姐手把手教你:學會愛自己,從口頭做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起膚色的黑白,現在的我更在乎的是自己是否快樂,笑容是否真誠,眼神是否有光,在自己原本的樣子基礎上,好看更多時候是一種狀態。而比顏值更能撐場的是自信,那種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基於對自己的充分了解,真的從心裏喜歡自己而散發出的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接納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改變不了膚色,那就去追求更好的膚質,更挺拔健康的姿態。比起對着鏡子嘆氣,不如向內探索,從細枝末節着手,讓自信的圈圈再擴大一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剛從希臘回來,我在街上遇到一個很久沒見的朋友,她看到我的第一反應是:“你怎麼黑了這麼多?”我沒有不耐煩,而是高高興興跟她說了在希臘和土耳其飛傘經歷的好玩事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聽完感嘆:啊,真的很久沒有曬太陽了。這就是:你像一盞燈,亮起來,別人的眼光自然會暗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999402853504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