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厲害了!新華社都來點贊長興這個鄉村了!

長興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一向不錯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

長興有個鄉村垃圾分類都啓用智能APP啦

這炫酷的一幕幕都被新華社記者拍了下來

9月27日,小浦鎮合溪村垃圾分類督察員黃秋華在進行垃圾分類巡查,並用APP進行登記。從9月初開始,浙江省長興縣小浦鎮推廣使用手機垃圾分類智能管理平臺。通過這款APP可以進行村民垃圾分類情況打分、清運員每日簽到、監督員巡查等,並能即時生成農戶垃圾分類“成績單”,所有農戶均可通過APP查詢垃圾分類排行榜,既方便又環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017年

全縣所有鄉鎮(街道、園區)全面鋪開

已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小浦鎮合溪村是全縣的一個縮影

我們再來看看長興的攝影師們

記錄下的其他畫面吧

2018年9月27日,李家巷鎮劉家渡村利用村內垃圾分類再利用形式打造的黨建主體公園已正式開放。該公園佔地2000多平方米,使用地塊爲高速公路下的荒地,公園主要用於平時的黨員活動及垃圾分類等工作的宣傳場地。   王斌 攝

9月12日,在和平鎮狄家鬥村,村片長錢建良正在爲村民上門辦理老年卡,並向村民講解門口張貼的紅綠雙牌作用。綠牌用於各村民垃圾分類等工作評星。目前雙牌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明年將在全鎮普及。   王斌 攝

太湖圖影旅遊度假區山湖花園試行黨員樓長制的管理制度,由村幹部或黨員志願者擔任小區樓長,利用每天上班前、午休時間和下班後的碎片時間對管轄區域內的住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指導和檢查,實現分類指導全覆蓋。   吳拯 攝

2018年6月20日,太湖街道的龍溪御庭小區,市民正在體驗垃圾分類智能化。這是我縣首個垃圾智能分類小區,小區內設有廚餘垃圾及其他垃圾分類箱13組,並配有一臺垃圾袋發放一體機、再生資源回收櫃和有害垃圾回收設備,實行“一戶一碼”的垃圾分類方式和二維碼智能垃圾分類模式,利用物聯網、二維碼等技術手段,實現垃圾投放的有源可溯,垃圾回收同步電子化、信息化,提高市民垃圾分類的正確率。   譚雲俸 攝

2018年5月25日,虹星橋鎮中心小學和善綠色銀行內,學生們正在登記、回收班級垃圾並記錄在班級存摺內。銀行由學校組織開辦,每週三中午午休開放,行內8名工作人員由學生兼職,回收垃圾所得的資金一半用作班費,另一半存入學校愛心基金內。這種新穎的垃圾回收方式極大的提升了學生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更好的普及開來。   王斌 攝

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

大規模生產 大量地消費

又大量地產生着垃圾

難道我們對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

在長興不是這樣的!

上面的例子在長興還有很多很多

小編就不一一例舉了

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

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

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所以,今天你將垃圾分類了嗎?

來源:綜合新華網、長興拍客

編輯:雯雯醬 審覈:雪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