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沽南,数百年胡同将被棚改换新颜。

“继西于庄棚改项目之后,本市中心城区第二大棚改项目──红桥区西沽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协商搬迁工作10日正式启动。此片区的搬迁将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彻底改善该片区棚户区群众的居住环境。”

感谢枉言等老师为我们留下众多影像,这里选几张让大家看个意思。

明朝初年,少数移民沿运河落户西沽,多以漕运为生。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天津兵备道造渡船,并在西沽等七地设渡口。《天津卫志》记载“西沽渡,在城北三里”。有明一代,西沽的可生活区域并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在沿河一带繁衍生息,官渡随着出现。这也是天津最早的一批官渡。此为历史上西沽村的形成初期。

西沽村到底位于现在西沽何处呢?可从早期移民居住的区域范围中窥端倪。据《红桥区地名志》载,三官庙后:东南起西沽大街,西北至围园胡同。明永乐年间有人在此定居,后形成胡同。可见,西沽村的范围应就在临河三官庙前后,沿西沽公园东南侧至陆家胡同一带的三角形区域。从史料上看,其他地区,此时仍为水坑和荒地。

明末清初,西沽村界属武清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西沽始建炮台,以作防务之用,位置仍于临河一带。炮台的建设以及日常驻军的防守任务,推动了西沽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表现在军用填坑工程。三官庙的修建,应是成荫于此工程。

据史料记载“昔日西沽地区,多寺庙,多水坑”。西沽临河,漕运发达,但人口聚集速度却相对较慢,主要原因在于水坑和水患。由于明代的经营,西沽已具备相对安全的沿河区域可繁衍生息了。在此周围迅速形成了很多农户人家,开荒种田。岁至清初,已初具规模,成为运河沿岸数一数二的大村落了。顺治五年(1648)西沽村民在民妇张氏带领下,发动反清起义,未遂被捕。此事件反映出,清初的西沽人口已达到了一定基数。

西沽从村演变成镇则体现在三官庙的建设上。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皇帝巡视京畿地区,至西沽时,见运河水患,百姓受灾,良田受淹,遂下令修建通州至西沽、西沽至霸州之堤岸。从此西沽人口大增,三官庙的始建年代大概也就在此前后。周围诸大户为满足村落社区生活之需要,集资建造三官庙。这是西沽现在从地名上可见的最早 的大型宗教场所(在此之前应有过一些小庙),更是西沽从村到镇演变的地标性建筑。

雍正八年(1730年),西沽划归天津州,这也标志着西沽越发的向城市中心靠拢。此后,乾隆帝多次驾临西沽,并留有《西沽两首》传世。民间传说,乾隆和换后还曾登临三官庙大槐树下避雨,至今仍有龙凤古槐为证。当时西沽三官庙周围定是一片繁华景象。

在西沽由村变镇这一时期,其生活范围又有所增长,但基本上仍是以沿河三官庙向现西沽公园东南侧发展,居住区域从三角形发展成半圆形散开。如沈家胡同(现名三荣胡同,始建于1646年)、訾家胡同(始建于1682年)、北朱家胡同(始建于1780年)、单家胡同(始建于1782年)。这些房舍,大多是在已填平的水坑或农地上建造,西沽的发展逐渐摒弃了农业,大踏步的向城市商业挺进。盐店街及工商业的兴起,便是西沽从镇入市的见证。

随着小直沽三岔河口的繁荣,西沽的发展越来越向纵深处开拓,西沽的码头位置逐渐被削弱,临河的三官庙的社区服务功能逐渐被取代。清末民初,三官庙被改建为天津市立第三十二小学,解放后仍为小学,现为校办工厂使用,原建筑无存。

下篇盐店街

到了清朝中期,西沽已基本完成了由村变镇这一过程,其生活范围是以沿河三官庙向现西沽公园东南侧发展,居住区域呈半圆形紧贴运河。此时的西沽,水患得到了治理,大量比较深险的水坑也被逐一填平,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由于靠近码头,农业在西沽始终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客观上决定了西沽要想发展,必须向商业靠拢的路线。

乾隆年间,在现桥北大街靠近老红桥方向建起了一座龙王庙,西沽的世俗生活范围已扩散到了距离运河较远的纵深处。此时的运河及码头,对于西沽经济生活的作用,逐渐走入下坡路。药王庙、龙王庙开始取代临河的三官庙在社区中所扮演的角色。几乎与此同时,一条在西沽历史上具有指标性意义的道路——盐店街形成了。

据《红桥区地名志》记载,盐店街长160米,宽2到4米,相传为1790年前后建成。因内有盐店,故名。这条街道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开拓,西沽又一次的建房造舍工程便以此为核心展开了。盐店街几乎可以贯穿公所、药王庙、龙王庙等新西沽的代表区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比较大的商业及社交区域,即小十字街、公所街与小道子交壤处和龙王庙一带。r> 沿河一带走向了衰落,盐店街一带开始繁荣,同时也意味着西沽从以河为生的码头经济,开始向积极靠拢老城的商业服务性经济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完成时期,大概就在民国初年。

清末民初(1911年),华昌洋火公司在西沽成立,随之衍生了一个新地名,即公司前,与金家胡同相连,与盐店街平行。大量西沽人,走入了工厂,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工人。从此,周边成为了当时商人首选的居住地,曾任天津商会会长的屈秀章、华昌洋火公司吴宅、裕兴银行掌柜、真记土膏店东家及大商人孙家、孟家等人纷纷在此区域落户,这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人一条街。

20年中期,大红桥建成,西沽与老城的距离再次被拉近。靠近桥口一带,聚集起大量小商贩。外国教堂,纷纷在纵深处建立。

至此,一个崭新的西沽出现了,这也是西沽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繁荣,俨然成为了天津老城的一座没有城墙的卫星城。

西沽地区建筑基本以胡同里弄为单元、以家族形式营造建成,多以姓氏家族为名。从建筑结构上看,有的为“非”字形、有的为单面建筑,是西沽宅院风格中特有的建筑形式。

年代最久远的有600年历史,如陆家胡同;即使年代较近,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宅院多次易主,现今居住的人大多说不清自己所住的房屋究竟藏着什么样的背景和故事。

西沽老宅院确实精美,门墩儿、影壁,还有砖雕图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也保留了那个时代民间很高的建筑和装饰工艺水平。曾经,居住在老宅院也是一种骄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