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日誌算是續買車篇,也可以給車展購車當參考。

前面不再贅說,小夥伴在對心儀車型選定好後,改變都建議一定要試駕。

但是怎麼試駕,大多人可能都只是坐着讓試駕員開一圈,抑或自己楞逼的開一圈.....

試駕員一般會先告訴你即將進行的試駕場地和路況,平穩開一小段後,有0-100的加速和急剎,如果定位運動車型的甚者會有S型繞樁,中間穿插各種功能和電子設備講解。當你被試駕員的刺激駕駛搞的心潮澎湃的時候,基本你買車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所以,對於4S來說,試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容易產生感性消費的環節....因爲,試駕車往往是頂配,各種配置、設備一應俱全,而你的意向車型卻不是,這邊也會造成後期的用車落差。

重點來了

待試駕員操作結束後,他會建議你開一圈,如果你有駕照的話。

改變建議從這幾方面去關注。

1、抖動

現在很多1.5T的三缸機,三缸機最大的問題就是抖動。如果你碰巧看上的是三缸機的車子,不妨啓動後,怠速感受下,整車靜止狀態下的噪音和方向盤、剎車、油門的抖動情況。

2、性能

選擇在試駕場地車輛較少區域,告知試駕要急加速和急剎。畢竟自己開和坐着感受是兩碼事。這個很重要,加速太肉的車子,經常被說基本滿足、或夠用。但是如果經濟預算夠的話,改變都建議上排量高點的。因爲當你在繼續用動力做出反應時,動力儲備充足與否可能也會關係到安全。與此同時,你還會感受到發動機與變速器的匹配的好不好,也就是換擋頓挫會不會強烈。

PS:動力足,不代表可以高速或超速危險駕駛,切勿。

3、底盤

過過不平路面、減速帶,稍微帶點速度過個急彎,這個會影響到開車人的駕駛感和乘坐人的舒適度。這邊有個前提就是,你選的車型的定位,這個也直接決定了底盤調教。

4、方向盤

很多人說操控,我感覺很模糊,每個人的駕駛經驗和水平不一,對操控的感受也不一樣。我認爲最直接的感受來源是方向盤,也就是精準度。比如寶馬的方向盤,我就覺得很粘手,指哪打哪,但是不輕盈。

改變個人大致感受如下,不代表所有人觀點,若傷害到個別車主,勿噴:德系手感精準,無需位;日系普遍輕盈,馬自達除外;美系虛位大,像開船,定位運動的車型除外;韓系,呵呵~~

5、靜音(NVH)

這個好像有點難試駕出來,主要是高速風噪,胎噪,玻璃隔音、發動機噪音,而且這個感受是要跟你的上一部車去對比的,不過還是可以從試駕時候細細體會。如果是新車主,可能要多款車型試駕後纔有體會。

6、其他

舒適性配置,如座椅舒適性、包裹性,儲物空間等人性化配置,安全性配置等高科技配置的使用和感受。同時跟試駕員多聊聊他們的感受,誠實的試駕員會不經意間告訴你一些有用的信息。

基本這麼兩趟試駕下來,心理就有個大概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試駕機會。

希望我的日誌對部分新司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這是我的愛車日誌,所以更新也不定時,通過分享交流用車誤區,發現用車小竅門,以及用車養車儘量避免被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