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闢謠:從未說過詆譭華爲的言論!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謠言呢?


就在華爲起訴美國政府勸說盟國拒絕5G之際,另一家科技公司聯想集團疑因批評華爲重回風口浪尖。3月7日,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稱“寧可放棄5G也不選華爲”的報道激起大陸輿論的廣泛熱議。但隨後,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傳東在微博上否認了這些說法。


聯想闢謠:從未說過詆譭華爲的言論!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謠言呢?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謠言”呢?這背後大致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華爲與聯想確實存在的某些競爭;其二,是“投票門事件”背後的民族主義情緒。

華爲與聯想的“競爭”

在日前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爲推出的5G摺疊屏手機Mate X引發電腦是否會被手機取代的討論。楊元慶3月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智能手機只是一個消費型工具,並不是生產力工具,個人電腦還有很大創新空間。”

這位高管強調,5G終端最早由聯想發佈,並通過模塊化方式實現5G,他們還將推出5G手機。儘管楊元慶在受訪中全程沒有提到“華爲”的名字,但從其話語中仍可推斷出華爲與聯想之間在電腦、5G等領域所存在的某種“牴觸”情緒。

華爲和聯想在成立早期都是中國信息技術領域的重點企業。聯想成立於1984年,在1993年銷售額就超過30億元人民幣,1992年銷售達到17.67億元。而成立相對較晚的華爲在1992年銷售額才超過1個億元。很明顯曾經的聯想實力遠超華爲。而2017年,華爲的營收已經達到了6,000億元,而聯想卻只有2,800億元,不及華爲的一半。更讓人喫驚的是,華爲正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而聯想的業務頗有斜陽西下之意。

從表面上看,華爲是生產通訊設備的企業,而聯想則是隻專注於PC領域,近年來,PC沒落,而手機、5G市場的興起,聯想落在華爲之後不足爲奇。但事實上,聯想和華爲的差異,並不在於生產的商品,而在於他們認識理念上的巨大差距。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華爲與聯想背後存在的某種競爭。正如北京學者所指,聯想早期憑藉“技工貿”勝過了華爲的“貿工技”,但後來華爲的“技工貿”又反超了聯想的“貿工技”。

今次“謠言”產生的背後,也有“投票門事件”的陰影。

華爲自拿到5G標準開始,在中國國內的口碑一路大漲。甚至形成了一種趨勢:中國國內凡是涉及到5G建設的活動就必須交給華爲去做。如果不選擇華爲就會被扣上“不愛國”的標籤,而聯想就是“投票門事件”的中槍者。


聯想闢謠:從未說過詆譭華爲的言論!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謠言呢?


2016年的5G標準制定組織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會議上,爲5G標準投票時,聯想沒有選擇華爲,而是把票投給了高通,因此被大陸輿論扣上了“賣國”的帽子,但事實是,聯想的投票並未對會議進程產生任何影響,並非華爲數據信道編碼方案沒有通過的原因。華爲總裁任正非也闢謠稱聯想並沒有支持高通。

更爲引人關注的是,“投票門事件”並未因闢謠而停止,反而一次次的反覆上演“輿論攻擊”。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中國民族主義這個大環境孕育的結果。但一味的宣揚民族主義,對於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政府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破壞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