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艘運送木材的貨輪緩緩停靠在溫溪港口碼頭,成功完成岸電連接,標誌着該港口正式開啓“以電代油”的綠色航運新模式。

“油改電”改變了高污染的情況

“這個是緊急按鈕,如果船上出現電路問題,可以直接按這個斷開電源……”現場,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爲使用岸電的船戶講解岸電樁的有關操作及應用,一旁的船員認真地學習。記者瞭解到,以往船舶在靠港期間,都是通過輔機發電來滿足船上通訊、照明、空調等用電需求,不僅實際耗油量大,也給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使用岸電後,船舶靠港時就可停用自身燃油發電系統。

“以前爲了喫一頓飯也要開機器,轟隆隆地響,柴油味燻得人頭疼,發電機還冒黑煙,不僅對環境污染大,自己呆船上也難受。”有着20年船齡的船員李全宏一聽說有了岸電樁,立馬辦了充電卡,成了第一批用上岸電的船戶。他說,由於需要爲溫州一家企業長途運送貨物,溫溪港是他運輸途中必經的休息點。

據瞭解,溫溪港是我市的重要港口,排水量1500噸以內的船舶可以進港,港口物流目前已輻射到麗水、金華、衢州等地。2017年,在碼頭裝卸的千噸級海船達586艘(次)。

接下來將全面推廣“油改電”

記者瞭解到,爲了使岸電項目順利推進,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提前介入、主動服務,積極推動碼頭岸電配套設施建設,實現了從現場勘查、方案制定到工程設計、審查等環節高效協同。同時,該公司積極宣傳節能減排及電能替代政策,推廣實施“油改電”港口岸電項目。

“該項目的推廣,實現了用清潔的電能替代傳統的柴油發電,經濟又環保,而且船舶在岸邊停靠噪音也降低了很多,較大地改善了環境。”縣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建成一體化岸電裝置,共設岸電樁兩個,統一採用岸上固定式結構,所有岸電裝置均採用標準化接口,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刷卡接電、實時結算,具有完善的硬件保護功能、遠程通訊及數據交換功能。他表示,今後,縣供電公司將加大岸電系統的推廣應用,積極引導船舶使用岸電,並加大岸電設備的使用效率,確保岸電在綠色港口建設以及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