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魁:書道一生

  塵事罔極,絕學煥綺,至要莫若修身,至夐莫若進學。建言有之:夫道成於學而藏於書,振於奮而廢於止,此之謂也。

  稽古之賢達之士,脣膺不釋,書卷不離,有懸樑刺股者,有囊螢映雪者,有鑿壁偷光者,有晝耕夜誦者,凜冬抱冰,磨礱淬礪,寒暑相繼,數年一日,孳勉敏行,修睿王之術,契聖人之義,通百家之言,明典訓之理,勤以廣才,志以成學,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卒,或智以博聞四海,或才以顯溢八方,或德以嘉贊九鄰,或克己復禮而爲仁人志士,耿身履道,或博學權變而爲謀臣介士,縱橫捭闔。唯令聖心備焉,迥德修焉,高才具焉,勳功立焉,任日月盈昃、波流萬世,隨辰宿列張、山矗千秋,身歿而名存,雖死而不亡也。

  肇自原始,天地溷沌,萬物並作,人文開化,聖人貴德義而重禮度,尚道性而輕物慾,有益不居,有惡不避,孔約無貳,輶德無累,言信有徵,力行近仁,壹是以道心著經典,其章璀璨,彪炳煥汗,其義質淳,極樸窮真,後嗣則閱經典以往合往者之心。茲是修身之人從其德,修才之人從其文,修智之人從其謀,修道之人從其術,宜其所需,唯適而擇。

  縱觀歷史,戰國蘇秦,寒窗數載,孜以捭闔之術,礪以詭辯之辭,倚一腔頎志,馭三寸柔舍,合縱六國,腰佩六國相印,身率六國盟衆,長劍一揮,並而伐秦,乃使暴秦廢帝還地,未出函谷十又五年矣,一時顯赫,叱吒風雲,名噪四海,聲振九州,時有“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息”之稱,由是知之矣。

  三國孔明,高臥隆中,潛居抱道,韜光養晦二十有七載,深諳天文地理,兵法奇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奪天地造化之法,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迨及時至,皇叔三倩而去南陽草舍,入則爲相,而臣之以百官;出則爲將,而令之以三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後有“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之贊,由是知之矣。晚清曾國藩,甚矣,童稚之不慧。然其篤信:補拙於其勤也,人一能之,吾十豈不能爲之?人十能之,吾百豈不能爲之?克己唯嚴,每課有程,持之以恆,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爲學日益,其道精進,爲文鏗鏘恣肆,運以漢賦之大氣;深宏駿邁,塑以瑰瑋之幽意,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爲官十載七升,而拜極品,成爲文人而封侯者第一人也。爲人抱道守真,樂天知命,標榜百官。有“中華千古第一完人”之美譽,由是知之矣。

  非唯此三子者,凡古之得大智者,修大德者,成大事者,原其本因也,在於修身矣,而修身者在於近道也,近道在於聖賢之絕學也,爲學靡盬,其可不成而碌也哉?

  人生百年,春夢一場,若才學一無所就,德行一無可許,垂暮而思,身不能踐孝,纔不能教子,德不能服鄰,力不能功國,業不能濟苦,豈不勝悚惶愧赧!

  (2012年於蘭州理工大學)

  作者介紹

  

  崔文魁,甘肅國學研究會副祕書長、甘肅省詩詞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兵團詩詞楹聯家協會理事、北屯市國學教育研究會會長等;多次策劃國學文化活動,得到陳忠實、賈平凹、于丹、黨聖元、陳廷佑等前輩肯定與支持;發表有詩詞文賦、書畫評論、散文、雜文、通訊等作品散見於《詩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旅遊報》《科技日報》《亞洲中心時報》《四川政協報》《兵團日報》《當代兵團》《今日新疆》《北方文學》等;有詩詞楹聯、理論文章入選兵團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詩詞楹聯徵稿大賽(2015年)、“翰墨兵團·書香團場”全國詩詞楹聯徵稿大賽(2016年)、《一帶一路國學翠峯山高峯論壇文集》(2017年)等,並有賦文篆刻於西域屯墾歷史文化館等處。

  主編:潘冬暉 責編兼美編:王倩鈺

  外聯:盧少美 監製:何向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