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想必很多人都在认真的追着剧。

那么你了解唐朝的历史吗?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好的唐朝知识点。

唐朝的含义

唐朝的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大唐开国

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隋末民变。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的灭亡不可扭转,便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攻占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杨侑降为希国公,置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贞观之治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为了皇位而斗争,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在其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都被废掉,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唐朝都城迁至洛阳。即位之初,他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共同辅政。君臣纷纷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

李治即位后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其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广。

武周时期

唐高宗中期以后,政权逐渐由武则天掌握。武则天原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后被唐高宗召入宫中。武则天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素多智计,兼涉文史”。660年,唐高宗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处理朝政,武则天因此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

唐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因与唐中宗不合,武则天不久将其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690年,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反叛,废唐睿宗,继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降李旦为皇嗣,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掌权与称帝期间,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武则天掌权以来打击了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北门学士”,很多是来自中原、关东与江南等地的士人,并且大力提拔人才,如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姚崇等名臣将领。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武则天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洛阳龙门石窟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史称武则天时期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唐睿宗复位后,其妹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让位于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次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政斗。

唐玄宗整顿武周以来的弊政,政治上提拔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韩休、张九龄等贤臣为相,整饬腐败的吏治,并建立了一套考察制度,精简官僚,裁减冗官,设采访使发展节度使制度,导致地方权力增大;经济上推崇节俭、抑制佛教,并几近荒废的义仓制度,又通过括户等手段缓解土地兼并导致的逃户问题。

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兴复马政,对外收复了辽西营州,及唐睿宗时期赐给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并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民族政权,西域方面吞并大小勃律并且攻灭突骑施,塞北方面降服复国的后突厥,后又扶持回鹘剪灭后突厥。

唐玄宗统治下,唐朝逐渐步入盛世,史称“开元盛世”,被认为是继孝宣中兴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承平日久,国家无事,统治者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志得意满,开始放纵享乐,从此忽视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相,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

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导致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掌握重兵的胡人安禄山为最著。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次年十二月叛军攻入洛阳,唐玄宗率众逃至成都,史称“安史之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