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些妈妈在难以控制情绪的情况下吼了孩子,然后就会陷入自责情绪中难以自拔。她们这样就是因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自己做不到时就会自责、后悔,感觉对不起孩子,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前段时间,孙俪发了一篇微博,在微博里她“告诫”自己:“当孩子处于“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中时,要支持、鼓励孩子,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要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自己做不到。”

她还直言,当了7年的妈之后“嗓门变大了,有穿透力了”,哈哈,这就是她7年来“孜孜不倦”吼孩子练就的一身好武艺啊!

不吼孩子当不好母亲,因为你自己会崩溃?

这篇微博发出后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知名情感博主@晏凌羊针对孙俪的反省文表示吼孩子这事实在太普遍,“从不吼孩子,根本当不好母亲,因为你自己会崩溃”。既然每个母亲都没办法完全克制住自己吼娃时狂躁的内心,那还不如“放下吼孩子的内疚感和当‘全能妈’的自我苛求,带着愉快的心情吼孩子”。

不吼孩子当不好母亲,因为你自己会崩溃?

这篇微博发出来后,再次掀起一波小浪潮,评论区里网友们争对“该不该吼孩子”这个话题,快速站成两个阵营,各抒已见。

|支持阵营:

1.妈妈是“正常人,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事要做,是会疲惫会累的血肉之躯”,因此妈妈不可能没有情绪。

2.评论区多数妈妈表示,每次都是吼完孩子后就开始后悔,但是有家长找了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吼一吼有助于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反对阵营:

1.无论如何吼孩子就是不对,“越生气越教育孩子声音越要低一些”。

2.还有网友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示不喜欢被吼叫的方式,认为自己现在的脾气性格多多少少受过“被吼大”的影响。

其实对于吼孩子这件事,大多数家长都知道不该吼,可是又控制不住,于是总是在吼完冷静后陷入无限后悔中。

1 |家长发火时,孩子在想什么?

很多情况下,家长都是吼完孩子后仍旧怒气未平,往往要很长时间心情才能平复。可是,当爸爸妈妈忍不住对着孩子一通怒吼时,孩子接收到的是什么信息呢?

前不久,陈若仪(林志颖老婆)在Kimi书桌上,发现Kimi画了一张图,图片中是妈妈发火时从1L→2L→3L→4L→5L→max的变身过程。

不吼孩子当不好母亲,因为你自己会崩溃?

1L时还和颜悦色,2L时开始面露愠色......到了max时,双眼突出,堪比吃人的怪兽一般。

看见没,在孩子眼里,暴怒时的妈妈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带给孩子只有满满的恐惧。

德国有一本非常出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孩子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绘本中的企鹅宝宝被妈妈吼骂时,“吓得全身都散开飞跑了”,他不可能一面迎接妈妈的怒骂,一面还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立志改过自新!他感觉到的只想快点离这样的妈妈远一点、再远一点。

不吼孩子当不好母亲,因为你自己会崩溃?

(图片来自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

2 |那些让家长发火的“爆点”

不难发现,很多家长吼孩子都是“事出有因”的,尤其当家长心情烦闷时,孩子的行为稍微有一丁点不如家长之意,很可能就点燃了爸爸妈妈的“爆点”。

1.孩子做事磨蹭

孩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难免让父母不耐烦,忍不住想通过吼一顿的方式“催促”一下孩子。

2.孩子居然顶嘴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希望孩子能认真听,一边听还要一边反思,一旦孩子敢顶嘴,“冒犯”了父母的权威,很多父母就会立刻发飙。

3.孩子不听话

很多父母嘴里的“不听话”,其实就是孩子不受控制,父母心情好时可能认为孩子就是调皮贪玩而已,可是当父母心情不好时,就会给孩子戴一顶“不听话”、“不乖”的帽子。

4.孩子成绩不理想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似乎成了很多家长心中的痛,看见孩子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时,吼一顿那简直是家长便饭。

5.比上不足

一些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平庸,尤其和隔壁某某家孩子一作比,自己孩子明显“逊色”时,轻则吼一顿,重则……

细细回味一下,曾经触动过你吼孩子的那些“爆点”,真的就是孩子主观犯错吗?

当你觉得孩子磨蹭时,你有没有想过他的行为可能是由这个年龄段心智发展水平决定的?

当你教育孩子,孩子胆敢顶嘴时,你有没有想过,他可能只想告诉你他这么做的真实原因?

当你失望自己的孩子为啥就如此不争气时,有没有想过是你“理想中的孩子”太过于美好了?

当你嫌弃孩子过于调皮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你自己心态变了?

......

尽管冷静下来都知道:大吼大叫,是最无意义的教育。你让我坐在电脑前细数吼孩子的坏处,我能列出N多条。然而,当我们暴跳如雷时,吼、叫、跺脚算什么?我们没把小家伙扔进垃圾桶或者揍得“满面桃花开”就是最大的仁慈了。

当我们成为了“情绪的奴隶”时,难免陷入“生气怒吼→吼完后悔→再生气再怒吼→再吼完再后悔”的恶性循环中。虽然每次我们都用“妈妈不是圣人”,或者“吼孩子是为了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来安抚自己内心的不安,可是尽量减少吼孩子这事发生的概率是不是更好呢?

3 |少吼孩子六步法

1.照顾好自己

每次你的盛怒都是“事出有因”,这个“因”不仅有孩子的,还有家长的。

回顾自己曾经发火的状态不难发现,当我们越是疲惫、忙碌、压力大时越容易发怒。因此,要想减少对孩子发火的频率,不让孩子成为大人情绪的“背锅侠”,我们就要尽量照顾好自己。

感觉疲惫时,尽量给自己挤出一点休息时间,那些不那么迫切的工作、家务就缓缓再做,偶尔让家里乱一些、偶尔点点外卖,并无大碍;犯困时,把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让他听听故事,或者交给家人看护一会儿,允许自己打个小盹儿;受委屈时,跟家人和朋友吐槽一下内心的郁闷,尽量给自己的负面情绪找一个别的出口;力不从心时,要懂得及时跟家人、朋友沟通,需要他们帮助时要勇于求助,带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不需要在家人、朋友面前树立“完美妈妈”形象。

2.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学习去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普遍存在的行为特点; 二是通过日常陪伴,去了解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性格特点。

一些父母吼孩子的“爆点”就是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判断孩子是否“听话”,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爸爸妈妈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才会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去思考孩子言行背后的原因。当你懂孩子时,相应的也就会减少很多因为你主观认为孩子“不听话”而大吼大叫的情景了。

3.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大多数妈妈都是吼完孩子后开始后悔,一边后悔一边保证“我再也不吼孩子了”,可每次信誓旦旦的保证后就会惨遭打脸。“再也不吼孩子”就如同“睡前再也不玩手机”一样,说的时候斩钉截铁,说过后真要实行起来就呵呵了。

与其每次都食言,还不如把你的保证切割一下,不要给自己定“永久”的目标,让目标变小一点。比如保证一个月时间不吼孩子,实现了这个小目标后再把时间延长到两个月不吼孩子。

每次实现了自己定的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给自己放一天假、送自己一套护肤品等等。

4.允许自己不完美

有一些妈妈在难以控制情绪的情况下吼了孩子,然后就会陷入自责情绪中难以自拔。我们常常在电视剧里看见有的妈妈吼完孩子后使劲抓自己头发、狂扇自己巴掌、情绪极度低落。

其实不光是电视剧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妈妈也不在少数。她们这样就是因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自己做不到时就会自责、后悔,感觉对不起孩子,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为什么那么多育儿专家站出来呼吁不要吼骂孩子,那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普遍,所以才需要呼吁啊。我们每个妈妈都是人,我们不是AI智能,我们要接纳自己不完美,就像接纳“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要知道,世界上本没有“完美”妈妈,也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你做“完美”妈妈。

5.学会给自己的情绪找缺口

当我们处于负面情绪中时,往往就会看孩子啥啥都不顺眼,一不小心就迁怒于孩子了。

所以意识到自己情绪不对,一定要第一时间远离孩子,有条件的话就将孩子交给家人暂为看管,不行的话就尽量避免跟孩子互动,或者背过身去多做几次深呼吸。

我们还需要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让负面情绪“过夜”,可以试试找个空旷的地方放声大吼,也可以试试使劲摔打枕头,或者出门跑个步等等。

6.善后不能忘

尽管做不成“完美”的妈妈,也不要做伤害孩子的妈妈。

还记得刚才那个《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里企鹅宝宝的故事吗,故事的后半部分是这样的: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

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这世界就是那么不公平,妈妈每次吼完孩子,只需要递给孩子一根橄榄枝,他们就会立刻接过去。妈妈递橄榄枝这步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吼过了就忘了,善后一定不能少。

如果是因为家长个人情绪迁怒于孩子,那么就郑重地向孩子道歉,寻求孩子的理解的原谅。

如果是因为孩子做错事而触发的”爆点“,也要为自己刚才的情绪道歉。然后再就事论事跟孩子讲道理,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谈谈他的想法,用平等的态度、用沟通的语气教会孩子怎么做。

那个“吓得全身都散开飞跑了”的企鹅宝宝真的被妈妈吼完,再接受妈妈道歉就无所谓了吗?绝对不是,它被吓来散开的全身是被一点一点找到再缝合回去的,每经历一次缝合就多一圈疤痕!

不吼孩子当不好母亲,因为你自己会崩溃?

(图片来自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

我们总说母爱伟大,殊不知孩子对我们的接纳度远高于我们对他们的容忍度。

如果,你今天不小心吼了孩子,对着镜子深呼吸,冷静地思考可以改变自己的方法,然后轻轻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轻声告诉他:妈妈爱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