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宗,金沙江畔的隱祕之地

來源:徒步中國 撰文丨小毛驢 攝影丨劉康明

國家公園系列

拉姆很美,這位藏族姑娘,多次帶着飈叔在其宗村達摩祖師洞轉山、磕長頭。

飈叔是昆明人,前緝毒警察,曾在中緬邊境出生入死。“走過很多地方,最喜歡這裏,養老金都投其宗了。”飈叔說。

其宗村的山後有股泉水,飈叔建的客棧就在泉水附近,兩百年的古核桃樹環繞四周。

拉姆溫柔有耐心,負責跑客棧的手續、安排施工隊生活喫住。客棧落成後,她將成爲管理者。

一 接祥

========

其宗村藏在金沙江邊,古時是吐蕃、大唐、南詔國邊界。

這裏是維西通往香格里拉的必經之地。

金沙江流到其宗,逼仄的河谷,被刀劍一樣的白石崖山(石門關山)擋住,形成拐彎。一出石門關,就變成五六公里寬的農耕河谷。

臘普河在這裏匯入金沙江,拋開時不時出現的白塔,你會以爲這裏是清秀的浙南山區。

因地處交通要道,村子漸漸顯出小鎮氣質,主街蓋起水泥磚頭的新樓房。而走進後面山腳,則是傳統木石建築,與核桃森林和梯級水田構成江南風光,整個維西的臘普河谷都是如此。

這裏處於三江並流腹地,是多民族文化的薈萃之地。從攀天閣到其宗村,短短60公里的臘普河谷地帶,生活着藏族、傈僳族、納西族、彝族、普米族等民族。各宗教並存交融,臘普河谷有基督教教堂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三座。

斯那定珠75歲了,是其宗村的舞者。他穿着藏族傳統宗教服飾表演時,厚重的衣服使他出了很多汗。他領舞,家人伴舞。

“熱巴舞主要是春節時候跳的,有時豐收也跳。”

“1956年,我們村就是塔城這片,去了北京跳。節奏比鍋莊快,而且熱巴歌裏有故事。”

“這裏面嘛,很多都是菩薩的名字,每個山上都有虎、大樹,它們都是菩薩變的。”

有時,定珠老人無法用普通話表達,拉姆就做翻譯。但過往歷史,在年輕一代裏有時有隔閡。

“每一樣跳1個小時,唱完休息半小時,一場就是一天一夜。”

“達摩祖師從印度帶來三個禮物,其中一個是大米。藏區很少聽說有大米的,產量最高的就是我們這裏,一直延續到30公里外的攀天閣。”

拉姆補充說:“這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稻產地。”其宗海拔2000米,攀天閣最高海拔2760米。

漢農曆、藏曆春節往往相隔不遠。春節之時,射箭、騎馬、農耕車賽車(比裝束而非速度)、跑步,是重要的節慶項目。從大年初二一直到初八左右,每天都有這樣的集會。

射箭比賽尤其有趣,每個人繳納20元參賽基金,長輩男子坐在裁判桌前,青壯年男子舉弓拉射。這裏只有冠軍,沒有亞軍季軍的說法。賽後,村裏人都到冠軍家做客、喫飯喝酒。喫飯之前,所有參賽者及長老男人還要去堂屋客廳佛像前,做一個接祥的跳舞吟歌儀式。分12節拍,每節約兩分鐘,村裏男性長輩在前,是引舞者也是引唱者。

接祥時的盛裝

舞蹈簡潔,遲緩有力,左右提腿跺腳,歌詞大意往往是自然崇拜、吉祥如意、農耕天候等。所有男子皆藏袍藏帽,帽子更多是藏式硬朗氈帽。場面莊嚴,舞步齊整,頗爲震撼。遍覽整個藏區,幾無這樣的形式。

它的名字叫“接祥”。

二 達摩

========

80後的拉姆、70後的讓迥活佛,是其宗新一代年輕人。

讓迥活佛是達摩祖師洞、來遠寺寺主,普通話中帶點京腔。

其宗村出過11個活佛,讓迥活佛是最年輕的一位。

“我在中國佛學院藏語系學習過兩年,1997年到1999年,北京法源寺。”讓迥笑答。他轉頭和其他喇嘛說起藏語,穿紅袍的年輕人就出門去了。猴年春節,香客太多,需要照顧疏通。傳說中,達摩祖師屬相爲猴。

其宗村出過11個活佛,今天尚有7位,貢覺丹增確吉堅贊即讓迥活佛爲其中之一,也是最年輕的一位。“12歲那年被確認爲轉世靈童,這就發生變化了,那是1988年。”讓迥愛微笑,也健談。

依達摩祖師洞建起的禪寺

達摩祖師洞爲迪慶及雲南最具佛教象徵點的古蹟之一,阿海洛山即達摩山。藏傳佛教入雲南藏區後,傳說達摩祖師在山上洞中面壁10年,留存影像等聖蹟,因此被稱爲達摩祖師洞。明末清初,人們疊木石爲基,依洞築禪房寺院,來遠寺、達摩寺香火遂起而至今。

轉山是藏傳佛教的傳統。每年藏曆四月初一爲達摩祖師成佛日,香格里拉、德欽、維西、麗江等地香客們跋涉而來,轉山拜佛。

轉山路上,冷杉松柏高大密集,時有松鼠在林間跳躍,信衆在這條3公里的高山小徑上結滿了經幡。站在海拔3200米的轉山路上,俯瞰山下金沙江是一條細線,而東北方向的石卡雪山則冰雪皚皚。

俯瞰其宗村

今天,達摩寺及來遠寺兩寺共有僧人130餘人,管事1人。

“在淵源裏,這裏達摩祖師和內地漢佛教的達摩祖師,有很多不同。”讓迥說,“禪宗,是漢佛教歷史上的達摩祖師傳承來的。從文化史角度看,達摩祖師離開漢地中原到吐蕃,其宗這裏在地理位置上則是個文化關口。”

“活佛可以結婚咯?”我問。

“不能。”

“在寺院裏能不能看電視、上網?”

“可以,這都是學習和交流的工具。我也有微信,很少用。”

“寺院裏有級別麼?”

“這個有的,每一級別需要通過學習和考試來晉升。”

“那有工資發麼?資金從哪兒來呢?”

“沒工資,喫住生活寺院全包,來源主要是信衆的香火錢。”

“年輕的喇嘛們能守住清貧寂寞嗎?守不住咋辦?”

他笑了,“這樣是不可以的。”

讓迥身材高大,作爲藏文化的青年學者、宗教人士,他時不時出現在國際文化交流場所,曾在斯特拉斯堡大學的“藏文化周”做過講座。

三江並流,橫斷腹地,達摩祖師……橫斷山區是多元的,無論自然生態還是民族文化。漢文化自古喜儒禪道合一,萬變不離其宗,其宗是真理?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其宗其宗,或是禪意,或歸自然。

三 森林精靈

========

“如果沒有大熊貓,滇金絲猴可謂中國野生動物的代表了。”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的巡護隊長餘建華說,他是塔城響古箐人,“30年前,我是個獵人。但那時只抓野雞、熊、野鴨這些。滇金絲猴在我們傈僳族有神話的,不可以捕獵的。傈僳族語稱它爲扎密普扎,藏語稱爲知解,白族人叫它白疣。”

滇金絲猴是世界上居住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與大熊貓一樣被譽爲中國的“國寶”。作爲中國特有的世界級珍稀瀕危動物,其地理分佈區不到大熊貓的十分之一,主要在白馬雪山海拔2600米至4300米的寒溫性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

今天,“滇金絲猴國家公園”即位於其宗以西25公里處的響古箐,背後是5400多米的白馬雪山。

鍾泰,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西管理分局局長,講起滇金絲猴,有說不完的故事。

“它們像是我們人類的一個鏡子,很美麗、很高貴,戰鬥慘烈但講規則。”

“保護區成立30年了,響古箐及白馬雪山種羣有1600只左右。它們是雄猴爲老大的一夫多妻制,一個種羣就像一個村子。雄猴成年後被趕出家族自立,一輩子就是不斷爭奪交配權的過程。打贏了,就奪來失敗者的妻子兒女,雌猴也有自我選擇的機會。”

“這裏是10個家庭的54只滇金絲猴種羣,那個是大個子,那個是單疤,還有裂鼻、紅點、紅臉、興盛……”鍾泰和巡護員給滇金絲猴都起了名字。“斷手是個傳奇,特別能戰鬥,號稱‘陸戰之王’。它從小就沒了右小臂,但靠勇氣和智慧,打敗了7個原來的雄猴家長,獲得家長地位。非常勵志啊!”

“興盛在單身漢俱樂部老大白臉的幫忙下,曾打敗了大個子。吸引來它家的部分雌猴,組成了四人家庭,它不靠顏值靠實力。白臉曾有家庭,年齡大了就退休到全雄家庭了。斷手只有一個妻子,老婆常爲其他公猴騷擾,但它不畏強暴,不離不棄地守着丈夫。單疤則慘遭妻子的外遇,其妻子棄夫下嫁給了一小雄猴。目前,雄猴家長‘大個子’則是響古箐猴羣中最有地位的家長,它最強壯最有權威,其妻妾最多,其妻子們也充分享受夫貴妻榮下的等級榮耀,遷徙、自助找森林、搶投食時,往往佔據最好的位置與序列。”

雄猴在3歲青春期時,須走出族羣去遊歷森林江湖。它們與失掉家長地位的雄猴、年老或單身的公猴們,組成羣雄家庭,裏面已然如人類般排有座次,尊卑長幼有序。某雄猴自認力量時機成熟時,則挑戰某雄家長,獲勝了則佔據其妻子們,傳遞自己的基因,新家長不會殺害原來的嬰猴,順理成章成爲其繼父。一個家庭中,母女共事一夫也是常見的。全雄家庭這個單身漢俱樂部,在不斷遷徙過程中,要擔當整個種羣的護衛任務。

有時,小母猴移情別戀到別的雄猴家長,雄猴也不相逼,只能感嘆自己魅力不足。曾有數據顯示,有雄猴甚至最遠奔襲到幾百公里之外的族羣去發起挑戰。

“砰……”“吱哇吱呀,吱哇吱呀”,20多米的雲杉樹上突然掉下粗樹枝,一隻強壯的雄猴在追打另外一隻小個子雄猴。“嚯嚯,它想勾引大個子的那個老婆。”鍾泰說。

那邊有一對年輕的雄雌夫妻在卿卿我我,捉蝨和互理灰白黑毛髮。另一隻母猴,懷裏抱着剛出生不久的小猴子,敏捷地跳到能曬到陽光的樹杈上,小猴子緊摟着媽媽。

“雄雌比例一般是3:1。母猴孕期爲7個月,和人類很接近。我們的投食工作也是順應種羣的季節性遷徙,從2600米一直到3300米的高處。”

橫斷山脈深處的民族村落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不同於北美地廣無人的國家公園,橫斷山脈深處往往存在少數民族社區。“在中國做自然保護,首先需要解決社區可持續的發展。像不斷嘗試減少村民的薪柴消耗,增加本地收入。這個不到100只的種羣,不但可以給科研帶來穩定的觀察基礎,也能給社區帶來生態旅遊的一點收入。”

有趣的滇金絲猴故事背後,是鍾泰、餘建華等數十名工作人員,數十年來在高寒山區裏的清苦堅持。2015年,護林20年的餘建華獲得了“斯巴魯生態保護獎”。

距這裏100公里的麗江老君山利苴村,也有一名早年當獵人而後從事了保護工作的當地農民張志明,這位傈僳族人曾獲得“2015福特汽車環保獎最高獎”。

地圖:

========

其宗村位置路線圖

地理公社繪製(點擊圖片看大圖)

作者手記:

========

我認識的一位攝影師奚志農,是“野性中國”工作室的創始人。他的影像與滇金絲猴密不可分,《追尋滇金絲猴》《雲上的家庭》等紀錄片,代表着目前中國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最高水準。

其宗、維西、塔城爲三江並流腹地,西邊爲瀾滄江,東邊是金沙江,北倚白馬雪山,南接老君山。這是滇西北的橫斷山脈核心區,也是全球25個優先重點保護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滇金絲猴物種的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但今天的橫斷腹地到處是工地,也逃不脫中國大開發的命運。

奚志農告訴我:“20年前去德欽的路上,看見最多的是運木頭的卡車;20年後今天,最多的是旅遊車。”對此,奚志農並不悲觀:“用影像的力量呼籲人類關注自然,保護野生動物,只要有顆自然的心靈,永不停息腳步,這個世界會一點點好起來的。”

這世界還會好嗎?

作者簡介: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