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撰文:宋道宇

出品:健康全天侯

字數:3096字

閱讀時間:18min

爲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近日,在衛健委9月第二場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長寧表示,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已編寫形成了《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報審稿定稿。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等人對重點條目做了解讀,並回答了記者問。

文件包括的九條信息:

一、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預防絕大多數青少年期健康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合理用眼、注意用眼衛生,可有效預防近視。當懷疑近視時,及時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的干預或和近視矯治。

三、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是合理膳食和科學運動。超重、肥胖和盲目減輕體重都不利於健康。

四、肺結核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易在聚集性羣體中傳播。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等症狀,須及時就診。學生應主動向學校報告。

五、菸草嚴重危害身體健康。要抵制菸草誘惑,拒吸二手菸,遠離菸草危害。

六、增強自身安全防範意識,掌握傷害防範的科學知識與技能,可有效預防交通傷害、暴力傷害、溺水等發生。

七、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爲,預防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八、毒品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安全,並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沾染毒品很難戒除。不應以任何理由嘗試毒品。

九、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保持積極向上健康心理狀態,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有問題及時求助,可減少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和網絡成癮等行爲問題。

針對第一條倡導青少年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問題,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兒童慢病管理中心米傑進行了解讀。

中國每100個的成人裏就有22個是慢性病患者。慢病包括心血管病、骨質疏鬆、高血壓、糖尿病,還有某些腫瘤。但是在控制慢病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三部分,健康知識、健康素養和健康能力。

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米傑認爲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合理膳食,包括喫什麼,怎麼喫,喫的頻率。二是科學運動,喫動平衡能夠解決大部分的超重肥胖問題。另外是遠離毒品,不吸菸、不飲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此外,要保持良好睡眠。

針對第三條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丁鋼強從營養學的角度,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科學健身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張漓從科學運動角度分別對此進行了解讀。

據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檢測顯示,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是6.4%,兩個加起來有16%。男生高於女生,城市高於農村,而且跟幾十年前比,明顯上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頒佈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中,將控制學生肥胖率作爲一個主要的目標。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丁鋼強建議兒童青少年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來控制體重:食物多樣,每餐以穀類爲主,多喫蔬菜、水果,適量攝入魚禽肉蛋,每天攝入300克或者300毫升的牛奶,常喫豆製品,保持清淡的口味,少鹽少油少糖,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適量零食,少選油炸、高鹽或高糖的食品,並養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少在外就餐等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要科學運動,從而保持健康體重,預防超重肥胖的發生。

從科學運動角度來看,張漓認爲,做好體重控制首先要建立規律的體檢制度,定期進行體重、體成份、血脂、血糖和其他生長發育指標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爲採取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如果已經出現了超重或者肥胖,應及早採取措施進行運動和營養的干預,使青少年體重儘快回到正常範圍。

針對第九條中提到的網絡成癮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當前網絡成癮現象比較普遍,且類型較多,其中包括:遊戲成癮、色情成癮、信息收集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賭博成癮、網絡上購物成癮等。

對於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防範,陸林認爲,從青少年來說,他們應當要正確認識網絡,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要立長志,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此外,還可以加入社團,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來擺脫對網絡的依賴。或者通過加強正常的人際交往、學校的交往、社會的交往來減少對網絡的依賴。從社來說,就要營造一個良好氛圍,讓青少年良好、正確地使用網絡。

記者:對於青少年肥胖問題,是應該讓青少年自己干預自己還是讓家長、學校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丁鋼強:孩子是否能自己減肥,需要什麼人來指導,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明確幾個重要的技術關鍵點。第一是如何處理能量攝入與生長發育關係的平衡。第二是關於運動,應該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和控制運動量,以免不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給其帶來風險。第三是監控,減脂需要多學科多部門聯合來做一些監控,幫助孩子減脂。

記者:網絡成癮也列入了ICD新版裏,我們國家對於網絡遊戲成癮有沒有一個診療規範?或者這方面工作計劃?

陸漓: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網絡成癮障礙納入精神心理疾病的一類。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發病率是6%,我們國家比這個稍高,接近10%左右。目前,我國尚未有關於這一領域的治療規範,但正在制定之中。這裏有個解釋,過度依賴網絡只是一個現象,有一半的孩子,依賴網絡的背後,涉及其他的問題,比如與父母的關係問題、學業問題、注意缺陷障礙、焦慮或抑鬱等,青少年往往因爲這些問題,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的行爲。目前,對於青少年的焦慮、抑鬱問題,都有治療規範。

醫學是一個科學的學科,要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認識,才能形成治療規範。因爲涉及到比較複雜的其他精神心理問題。所以現在在臨牀上治療過度依賴網絡的青少年的焦慮、抑鬱、多動症時,會按照相關的治療規範進行治療。一般來講,如果這些病得到改善,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問題也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比如他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與父母的溝通有問題,或者和同伴的關係有問題,或者青少年有焦慮、抑鬱情緒,如果這些問題改善了,他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也會得到明顯改善。

記者:從健康促進與教育的角度談一下如何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健康?

李寧:青少年健康教育是整體健康教育和促進工作的組成部分。下一步,可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堅持將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方針,進一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堅持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使我們這個工作成爲全社會的共識,同時也是成爲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第二,加大健康促進的力度,加強推進很多項目的開展,特別是全力推進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社區和健康促進家庭的建設,爲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和社會氛圍。

第三,進一步加大健康傳播力度,進一步引導青少年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通過理念的建立,調動青少年學習健康知識、踐行健康行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另外,緊緊圍繞《健康素養66條》和《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傳播工作,用青少年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和途徑普及健康知識。

第四,積極開展青少年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政策、方法和路徑研究,開發適宜的技術,開展符合青少年特點的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活動,配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學校健康促進的相關標準,開發相關教育讀本和健康傳播材料。進一步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羣的青少年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下一步我們也會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這裏是健康全天侯

一個專注於老年健康的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