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買房之前都會來諮詢三少一下,哪些房子容易升值賺錢,哪些房子絕對不能碰。

今天重要談談“哪些房子絕對不能碰”,希望幫助各位小夥伴和粉絲大爺們。

NO. 1|商住公寓的坑

無論誰來諮詢,三少都不建議購買公寓。除非是因爲自己本身原因和主觀態度,一定要買的,那麼三少愛莫能助。不然投資公寓的坑實在太多,很多買公寓的人腸子都悔青了。

曾經有一位朋友說:2016年貪便宜,並且開發商還包租就買了一套公寓,結果別人家的住宅翻了一倍,他的公寓才漲20%,想賣還賣不出,白白錯過歷史性的大行情。

相信很多買房的人,應該都聽過“滿五唯一”這種說法,這種房子在二手市場很喫香,來一套賣一套。

因爲賣方的房產證如果滿5年,並且是家庭唯一住房,購房者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是,公寓沒有滿五不滿五這一說,必須交20%的個人所得稅。

回到公寓的問題,公寓買賣還有個特別坑的地方,就是再次出售時,要交評估價與原價差額的土地增值稅。

再加上的營業稅,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就相當驚人了,所以,有這一筆“醬油貴過雞”的驚人稅費,公寓的流動性非常差。

流通性差,也就是公寓你想賣都賣不掉,因爲很多買家一看到重稅就望而卻步了,除非你割肉出售。

投資客更注重短期利潤,就算公寓有漲幅,減去各種交易費用,獲得的回報必然比同價位的住宅要低。

哪怕自住也不要買,與其買慢漲的公寓,爲何不買會大漲的住宅呢?

市場的選擇千千萬萬,沒必要趟公寓這個渾水。

其次,公寓40年產權不能落戶,那就更別談與戶口綁定的學區房、社保醫療福利了。

另外,在居住體驗上,公寓和住宅比還是不太方便:

* 居住隱性成本高,水電費、物業費都是商業水電而不是居民水電,貴到飛起。

* 公寓爲了安全起見,一般不通燃氣,無法明火炒菜,也沒有燃氣熱水器等。

* 公寓的設計規範沒有明確規定,建成什麼樣,完全看開發商。一般公寓都是回字形設計,通風采光均有問題;

* 純住宅的使用率高,公攤能到20%-30%,而公寓的公攤係數比住宅高,能到25%-35%;

* 公寓的出租住戶特別多,每天進進出出很雜亂,居住體驗差,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住在這種地方,更加難受。

總的來說,同樣的錢,投資一套公寓遠沒有買一套住宅來得踏實。大家可以問問在蘇州投資公寓的人,這幾年有沒有後悔過!

我們每一次購買都必須實現價值最大化,買就買漲得快的房產,這樣才能更快置換到自己想要住的大房子,實現資產目標。

NO. 2|遠郊房的坑

遠郊房的最大誘惑是便宜,而最大的坑是長期慢漲,跑輸大市,甚至套牢。

那什麼是遠郊房呢?

一二線城市通勤距離超過極限25公里,三四城市超過15公里,都屬於遠郊房。

一個樓盤中短期是否值得投資,最微觀的判斷方式就是:如果這個樓盤方圓3公里沒有3家以上的房產中介長期經營不倒閉,那就不太值得買。

因爲這個樓盤周圍沒有足夠二手成交量,孤零零幾個樓盤,中介都活不下去,而我們投資者是要在二手市場變現的,連個中介鋪都無,更別說接盤客了,怎麼變現?

很多遠郊樓盤一手價格不斷漲,開發商拼命鼓吹,但是二手卻賣不掉,因爲有價無市,價格不紮實,導致無法變現。

你要知道很多投資客,尤其是跨市買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賣出!

換言之,這些遠郊房的潛在“拋盤力量”是遠遠大於“吸盤力量”的,一個區域如果大家都想着賣出,價格一定上不去。

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什麼時候值得買呢?

對,大漲前夕。

大漲行情來的時候,總有衝昏頭腦的人拼命上車,遠郊房就會有一波急速上漲,這時大幅獲利後就要趁早落袋爲安,置換到更安全的地段。

不然就像燕郊的房產一樣坐過山車,從1.8萬漲到4.2萬,然後又跌回2.8萬。

遠郊房的投資邏輯:快進快出,賺到貨幣行情就走。

話又說回來,有多少個骨灰級投資客,又有多少人能把握遠郊的出貨時機,我相信大部分做不到。要知道當年的杭州,當年的常州,包括現在合肥,估計都會上演被套的行情!

不要去賺最後一塊錢,大道理人人會講,但是很多人終究做不到。

遠郊盤,不是一般人和小白能去碰的!

切記!切記!切記!

NO. 3|核心區高價盤的坑

投資房產還有一類項目極具隱蔽性,那就是“核心區高價盤”。這類型房產一般位於城市核心地段,配套成熟,有不錯的教育、商業綜合體資源,備受關注,但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套房什麼都完美了,它一定有一樣不完美,那就是貴。

作爲成熟的投資者,買的一定不是項目的現在,而是項目的未來。

市區高價盤,所有配套都成熟了,未來可以變得更好的因素就大大減少了。那麼它升值的預期,就沒那麼大了。

如果一項資產的價值已經體現在價格上,也就是“price in”,那麼我們應該立即迴避,尋找其他更有潛力的資產。

市區高價盤,因爲是標杆樓盤,開發商一定會開足馬力,大做營銷,拉高人們的價格預期,從而實現高溢價銷售。

也就是說,該樓盤市價該賣3.5萬,但是開發商全城大搞宣傳,號稱“情懷之作,珍稀收藏”,人們就會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宣傳開盤價在5萬以上,結果開發商4.5萬開盤,引發瘋搶。

有些打着情懷開發商的虛頭,不止一次的高溢價收割老業主的開發商,即將禍害古城區。

而這些瘋搶的人,都會被套幾年,因爲市價3.5萬的樓盤,高溢價4.5萬賣掉,也就是前面一萬的漲幅已經被開發商提前透支,落袋走人。

這種把戲已經在之前項目開盤,展示過一次了。臨時提價,又恰逢獅山土拍,不得不說龍湖喫了老業主的漲幅。

所以,房產投資有個原則:除非政府限價打壓,一般而言不買大搞宣傳的項目,真正的好項目,是不需要做宣傳的。

NO. 4|小產權的坑

小產權,是很多沒有購房資格的人的考慮之一,這類房產沒有正式的產證,一般要求全款交易,買來也只是自己住或者出租,很難在銀行獲得貸款。

那這一類房產,有沒有投資價值呢?

總體來講,中國的地上建築,無論住宅、商鋪、公寓、小產權、宅基地都有一定的價值,但是我們成熟的投資者追求的不是漲就行了,還要“漲得快,漲得多”,顯然小產權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我們要明白,投資一定是有優先項的,以上那麼多類型的房產,小產權一定不是優先項。

小產權很難貸款,沒有槓桿,同樣是100萬本金首付三成買一套330萬的住宅,與100萬全款買一套小產權,同樣是翻倍的行情,哪一種賺得多?

毫無疑問是三成首付,3.3倍槓桿的住宅。

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漲幅*槓桿

2成首付就是5倍槓桿,3成首付就是3.3倍槓桿。

小產權自有資金投資回報率大概率跑輸住宅。

蘇州小產權集中在鄉鎮和城鄉結合部,比如東西山,甪直鎮湖等等,這些未來可能會拆遷的地方或者風景區。通常情況下,三少不建議考慮。

很多人容易被媒體的拆遷暴發戶新聞影響,夢想自己有一天也成爲他們之一。

現實世界是怎樣的呢?

中國的拆遷補償,以目前的行政效率,90%的項目都是漫漫無期的,比如說市區的解放新村,拆了一半就停了,一停就是五六年,拆了的也拿不到房子。

更別說蘇安新村,三元新村了,基本夢斷拆遷緣。

我們投資,當然是要把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裏,買小產權等拆遷,萬一一直不拆呢?

那如果已經買了小產權怎麼辦呢?逢高出貨,調換倉位到住宅領域,不要死等拆遷補償。

NO. 5|寄語

說到底我們買房,買的不是磚頭,而是房子背後的城市配套,買的是一連串的資源,例如教育、醫療、就業機會、階層通道等等,千萬不要主次顛倒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