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我們也要看創始人能夠把創業這件事想得多簡單,能多專注於這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天,我在北京跟陳琪(蘑菇街創始人兼CEO)喫了頓飯,當時他也在感慨,怎麼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去,回過頭來一看,都那麼多年了。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6baf4fd9aca41eba07c28bf6b92e4b4\" img_width=\"1029\" img_height=\"1335\" alt=\"CEO說丨必須要對創始人的“心”有了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文 \u002F 王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2月6日,蘑菇街在美股成功上市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像自己的第一個寶寶要上大學了。蘑菇街是阿米巴投資的第一個項目,現在回想這件事,我會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天,我在北京跟陳琪(蘑菇街創始人兼CEO)喫了頓飯,當時他也在感慨,怎麼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去,回過頭來一看,都那麼多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年3月,阿米巴資本剛成立沒多久,我們就看到了蘑菇街這個項目。我們三個合夥人,我和治國(李治國,口碑網前CEO,阿米巴資本創始合夥人)、趙鴻(阿米巴資本創始合夥人)當時看到的其實是一個導購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時阿里巴巴還沒有能夠做到現在這種“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我們看蘑菇街的時候覺得這部分流量是有機會的。當然,最終決定投資蘑菇街還是因爲陳琪。我們很欣賞陳琪這個人,他決定創業的時候放棄了阿里的股票,拿自己的錢出來創業,這需要很大的犧牲和魄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蘑菇街一路走來,其間經歷了很多,包括跟美麗說合並,從創業到上市經歷了七八年時間,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堅持。這是一種煎熬啊,能把握這種煎熬的人都是不容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期投資尤其是天使投資,其實也挺熬人的,它煎熬的實際上是人心。做生意,尤其在中國做生意,這種煎熬可能更大。因爲除了中國發展速度快以外,整體的經商環境還是蠻着急的。做一件事,大部分人的規劃其實就是三到五年時間,就要把這件事做成。但事實上,早期投資沒有一個七到十年的時間準備,我覺得很難做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到十年的時間去準備,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你投完了就別再想着怎麼快速獲得回報,你要想怎麼能夠幫助創始人,如果幫不上,你也別去給他們添亂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做早期投資一定不能跟風,必須獨立判斷。我們在覆盤所有投資案例的時候發現,無論是蘑菇街、滴滴、威馬汽車還是聚水潭、小藥藥,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是我們着急要投的,都是我們正好想清楚了。不要因爲外界有了一個什麼口就扎堆去看這個賽道,去投這些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必須對創始人的“心”有足夠的瞭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決定投資威馬汽車之前,我跟沈暉沈總、杜衛剛杜總聊了有小半年,不斷在溝通他們的想法。造車行業的門檻太高了,融資沒有兩三百億元這種規模你根本不可能走到量產這一步。除了資金之外,你的牌照、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與未來科技的融合、人才引進……這哪一項是輕鬆的事情?如果創始團隊不夠堅定,其實很難走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始終認爲,創始人的“心”對項目成敗有極大的影響。這個“心”不僅僅是決心、幹成這件事的信心,還包括創業這件事對他的意義,他的心思在哪裏。現在有一些創始團隊,創始人喜歡報各種班,我覺得對於一個起步階段的團隊,尤其是處於從0到1這樣一個階段,好的創始人肯定是沒有時間幹這些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我們也要看創始人能夠把創業這件事想得多簡單,能多專注於這件事。真理絕對不是一個複雜的邏輯,我們很多人不願意去面對,就是因爲慾望太多了,訴求點太多了,讓事情本身變得不單純。就像一個本來背景很強的創業者,他看到同行一下拿到了A輪1000萬美金,他心裏就想,他還不如我都能拿1000萬美金,那我應該拿1500萬美金。那我就覺得這件事就離真相比較遠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利益的態度也非常重要,有的創始人老是算計,算計團隊、投資人,那他的生意一定做不大。當然遇到那種幾個創始人平分股權的團隊,我們基金肯定也不會投,因爲說明這個團隊喫大鍋飯,沒有主心骨,還沒有搞定誰是老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我覺得對於創始人而言,最重要的“心”其實是一種相信,甚至是一種盲目的相信。我們做任何一項投資看的都是未來,創始人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從0到1,有時候甚至就是一個PPT,或者一張紙,創始人必須堅定地相信這件事。創始人的這種“信”會影響到團隊,繼而能夠讓你的投資人相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期投資最重要的就是不跟風、獨立判斷。扎堆去看項目至少從我們阿米巴來講,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都是我們自己想清楚了,在尋找項目過程中碰到了我們欣賞的創始人。當然在這之中也有碰到我們想清楚了,但是沒有找到合適創始人的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說我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在看直播這個賽道,2012年的時候就想投出一兩家公司,我們看了很多項目,但沒找到一個團隊。類似這種案例還是蠻多的,因爲畢竟是個小基金,我們能夠覆蓋的創業團隊,包括我們的信任圈還沒有到那種程度,這是我們的侷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2018年10月,阿米巴資本基本完成三期人民幣基金的募集,在基金成立早期,我們投了許多2C的項目,比如蘑菇街、快的。但從二期基金開始,2B的SaaS企業成爲我們的投資主方向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覺得從信息化,通過SaaS到數據的形成,再到人工智能,這個轉變會從中小企業開始,未來會深入到更多垂直行業。這個影響可能不只是十年,所以大家的爭奪點在效率工具上。我認爲人工智能最終能夠實現的結果就是“去人工”,這些年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感觸應該非常深。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樂言,雖然它成立才兩年多,但是雙十一期間處理的客服量已經佔了整個雙十一的百分之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長一段時間,企業級服務其實是不被關注的。就像聚水潭,它雖然是一個創業公司但它現在是中國電商SaaS最大的企業。一天處理的訂單佔了整個阿里巴巴電商服務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左右。這是一個特別驚人的服務能力。但是我們投的時候,它其實一天只有幾萬單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幾萬單到了幾千萬單,這麼好的企業,在三年以前是不被理解的。我記得我在跟紅茶(聚水潭創始人駱海東)聊的時候,他就說剛來北京路演一共見了大概二十多家投資機構,沒有一家願意投。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一種成功的背後一定有堅持和辛苦,而每個創始人成功的背後一定有平常人難以理解和體會的艱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顛覆式的場景出現。從滴滴到威馬汽車、立刻出行,阿米巴爲什麼要投交通?我們投資的本質其實不只是新能源、智能駕駛,而是人工智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技術如果發展到了智能駕駛階段,對整個行業將產生顛覆式的變革。汽車已經不只是交通代步工具,而是人與人、人與物連接的一種工具。未來汽車都實現自動化了,每輛車都可以自己開到家門口,那時候如果滴滴不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它會被淘汰掉。人從駕駛員的位置解放出來後,坐車兩三個小時,能夠幹些什麼呢?移動的商業地產就產生了,汽車裏面可以提供新的服務,新的需求又被創造出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種意義上我們認爲這個自動駕駛創造的不是一個汽車行業,不是一個交通行業,而是人與機器連接的新手段,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未來新的硬件平臺出現之後,很多的行業會融合,會重建,我們看到的會是全新的行業和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顧過去,我們也看到2011年、2012年做投資其實趕上了一個特別好的時機。那時候正是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期,安卓手機出貨量大增,趕上那個時間點其實很多早期投資做得都不會太差。我們第一期基金就投中了蘑菇街、滴滴,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是說沒有遺憾的,有時候還是因爲沒有想清楚,一味去糾結、權衡,我覺得我們其實可以投更少的項目和更好的項目。我對我們的成績是滿意的,只是說現在覆盤的時候覺得可能會幹得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始終覺得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需要有三個“心”互相印證,這就是信仰之心、大道至簡之心和激情之心。我們投資人會多一個“心”,就是我們的平常心,因爲你每天面臨最多的就是失敗,對失敗要有一個泰然處之的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以來,我們明顯看到一些所謂的獨角獸都面臨着特別大的挑戰,我甚至覺得在未來兩到三年,很多獨角獸會死掉或者瀕臨死亡。但這個時機對於我們而言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爲在市場環境不那麼理想的情況下,其實已經天然淘汰了一批目的不是那麼單純的創業者,自動篩掉了那一批想要投機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市場上錢氾濫,是金錢在追逐項目的時候,往往很難投出好項目,而當市場的錢沒有那麼充足的時候,大家反而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轉載請聯繫我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4674a81ff37486b9c2bcff60a3c0cf0\" img_width=\"641\" img_height=\"269\" alt=\"CEO說丨必須要對創始人的“心”有了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9335697995863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