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追尋“曾國之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觀衆需要在博物館的現場找到能夠讓他們感受到“Wonder”(驚奇)的藏品,在湖北省博物館,這件作品便是“曾侯乙編鐘”。\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記者\u002F陳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d48fcb277841b49bd151499578d62b\"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11\"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曾侯乙編鐘(圖片來源:湖北省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儘管常常可以在各種書籍和影像中見到曾侯乙編鐘的身影,但當真正面對它的時候,很難不產生一種敬畏之心。這座佔據了一整個展廳的古代大型打擊樂器,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重近5噸,氣勢十分逼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觀衆透過玻璃凝視着這組編鐘時,大都因爲它傳遞出的\u003Cspan\u003E那種\u003C\u002Fspan\u003E出色的審美、高超的技藝以及莊嚴的氣勢,發出嘖嘖讚歎。這不禁令我想起研究生讀博物館學時有門課叫“藏品”(Object),老師是一位畢業於牛津大學人類學專業的優雅英國女士,她告訴我們,觀衆需要在博物館的現場找到能夠讓他們感受到“Wonder”(驚奇)的藏品,在湖北省博物館,這件作品便是“曾侯乙編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由編鐘開始,湖北省博物館在展示中又有了一個新的“Wonder”,也是近幾年考古的重要發現:曾國文化。“楚文化跟它同生於長江流域,所以曾國文化某種意義上既是以中央文化爲主角的文化,然後又體現了跟楚文化爲代表的帝王文化的一種交流,這是長江文明的一個進程,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這幾年考古的重要收穫。”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說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曾侯乙編鐘爲何如何重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曾震驚世界。1978年5月22日,時任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的考古專家譚維四和他所帶領的考古隊工作人員,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墓室的積水被抽乾。這座位於湖北隨州擂鼓墩的墓室,在初步勘測後,被確認是一個形制類似於現代三室一廳,東西長20米,南北寬16.5米,橫截面積220平方米,相當於6個馬王堆的大墓。所有人都很好奇裏面有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了23日,水位逐漸下降,這座後來被稱爲“曾侯乙墓”的墓室終於在2400年後重見天日,一座巨大的地下樂宮呈現在世人面前。曾侯乙墓共出土樂器125件,包括編鐘、編磬、鼓、琴、瑟、笙、箎、排簫,八音齊備,展現了古代王侯貴族“鐘鳴鼎食”的生活面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令人稱奇的是,位於墓室中室的曾侯乙編鐘被發現時,仍舊屹然不倒,僅有兩枚甬鍾跌落在泥土之中,整體保持着周代禮樂時期最初的面貌,顯示出戰國初年,儘管周天子已無力控制整個華夏,禮崩樂壞,但曾侯乙編鐘仍然符合周禮。作爲禮樂之器的曾侯乙編鐘,在墓葬中室呈曲尺形兩面懸掛,與配套的編磬共同構成了三面懸掛的格局,完整、明確地呈現了周代諸侯有別於周王樂隊四面懸掛的“軒懸”制度,並與其他青銅禮器共同交織出一幅近乎現實的禮樂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作爲古代的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多用於宮廷演奏,常見於征戰、朝見和祭祀等活動。編鐘和編磬的和鳴就是我們常說的“金石之聲”。最早的編鐘一般是3枚一組,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編鐘數目逐漸增多,有9枚一組和13枚一組。1957年,河南信陽城陽城遺址的楚國墓葬區,出土了我國第一套完整的編鐘,共計13枚。迄今爲止,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00多批大小形制不一的編鐘在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出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是曾侯乙編鐘擁有65件青銅鐘的規模,前所未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人們疑惑,這樣一組規模巨大的樂器,該如何演奏呢?從墓地西室漂出的一件小木鴨成爲了重要參考。這件彩漆木雕鴛鴦形盒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第一件文物,現在和曾侯乙編鐘一同展示在湖北省博物館中。它形象生動逼真,頭部可以轉動,背部有一小蓋,腹內可以儲物。值得注意的是,漆盒兩側腹部繪有怪獸撞鐘擊磬、擊鼓舞蹈的圖案,讓人們第一次瞭解到編鐘的正確演奏方式,以及古代樂舞的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曾侯乙編鐘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它是一本‘音樂學的百科全書’。”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在接受本刊採訪時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要理解這句話,就需要細細解讀曾侯乙編鐘上的錯金銘文。曾侯乙應該是非常熱愛音樂的,在此前出土的很多編鐘上,銘文往往記載的大都是有關編鐘主人的歷史事蹟,但曾侯乙編鐘的錯金銘文,共有3755個字,大部分關於樂理知識,涉及音域、音程、音列、音階、絕對音高和宮調等概念,記錄了一套早已失傳的先秦樂律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五音十二律是中國傳統音樂的音律體系,此前被認爲是在漢代形成完整構建的。而曾侯乙編鐘的發現,證明了至少在公元前433年,古代中國人就已經掌握了非常成熟的音律知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因爲只有五個音,長期以來,“宮、商、角、徵、羽”的五音音階系統被認爲落後於西方的七音音階。然而,在曾侯乙編鐘上,兩個過去從未發現過的變音“羽曾”與“徵輔”,與五音共同構成了相當於現代的七聲音階,表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七聲音階已被廣泛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編鐘銘文還標註了十二律的完整體系,論敘各鐘的發音、律調和階名。雖然從歷史文本中,人們可以瞭解到“宮、商、角、徵、羽”這些古代音標,但先秦時代這些聲音奏響後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十二律系統能夠幫助我們確定每個音的發音,構建2400多年前來自中央王朝的純正音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7fa8db7e1a9402e985844df8d9d1433\"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68\"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曾侯乙編磬(圖片來源:湖北省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近幾年的考古發現:曾國之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曾侯乙編鐘的鎛鍾是楚王送給曾侯乙的,曾國此時把鎛鍾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表明當時曾國和楚國的關係非同一般。那麼,爲什麼七雄之一的楚國要送給小小的曾國如此厚重的禮物?這個曾侯乙和他的曾國從何而來?爲什麼曾國能夠擁有這麼高超的工藝?戰亂紛爭的春秋戰國,楚國相繼滅掉了周邊數個諸侯小國,卻爲何獨留曾國存續這麼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曾侯乙墓的發現,牽扯出了一個未曾現身於史料中的神祕國度——“曾國”。於是,從曾侯乙墓開始的“曾國之謎”,成爲了湖北省博物館近幾年的考古重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時隔四五年,當此次再度來到湖北省博物館的時候,發現原本獨自陳列在展廳中的曾侯乙編鐘,現在是一個“曾國之謎”主題常設展覽的中心組成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儘管曾侯乙編鐘大部分銘文都在講述先秦樂律,但鎛鐘的一段話,卻記載了曾侯乙的故事,幫助我們認識了這位愛極音樂的墓葬主人是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段共計34字的銘文寫道:“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時用享。”就是說,公元前433年,楚惠王熊章從西陽回來,鑄造了鎛鍾贈給曾侯乙作爲宗廟祭器,送到了西陽,讓曾侯乙永世享用。此外,甬鍾均刻有“曾侯乙乍時”,標示出鐘的主人是曾國一位名叫“乙”的國君,即曾侯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相繼發掘出20多位曾侯墓後,曾國考古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序列,令這個延續了700多年,卻消失在歷史中的國家又重新浮現在大衆眼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查閱資料,史籍對曾國鮮有記載。但在湖北境內卻出土了大量刻有“曾”字銘文的器物。在《左傳》《國語》等歷史典籍中,都提到漢東一帶有個隨國,是西周早期周王冊封在漢水以東地區的同姓諸侯中最大的一個諸侯國,稱“漢東之國隨爲大”。但在湖北隨州、棗陽、京山、襄陽以及河南新野、桐柏一帶,考古發現都表明這裏曾是一個名叫“曾”的諸侯國的勢力範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曾侯乙墓的發現,證明了曾國國力強盛,與史籍中的隨國國力相當,很有可能就是隨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湖北省博物館持續的考古發現與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個說法。在“曾國之謎”展廳中,有兩件銘文銅戈“周王孫季怡戈”和“曾大攻(工)尹季怡戈”,銘文顯示兩件物品屬於季怡,他是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宮的後人,並自稱“周王孫”,證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曾爲姬姓諸侯國,與周同姓,曾侯乙也可稱爲“姬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所以曾國實際上代表着中央王朝,就不能簡單地用諸侯國的產物看待這套曾侯乙編鐘,而是站在周文化、中央王朝文化的角度,它是在當時領先於楚文化的一種先進文明。並且當時它跟楚國關係非常融洽。”方勤告訴本刊,很多人對這樣一套精美文物是出土於當時被楚國包圍的小諸侯國充滿疑問,但曾國實際上並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爲一個諸侯國的概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9年隨州文峯塔曾侯與墓出土的編鐘,則記錄了曾國的由來。在這套編鐘179字的長篇銘文中,記錄了曾國祖先“左右文武”的歷史,表明曾國始祖南宮适,是輔佐周文王、武王的重臣,是西周中央王朝經營南方的嫡系勢力。同時,它還記載了一場吳楚之戰,在這場戰爭中,曾侯與保護了楚昭王,所以楚昭王與曾侯與立下盟約,恢復了曾國原來的疆域。所以專家們推斷,正因如此,曾侯乙纔有了楚惠王親贈鎛鐘的禮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史記》和《楚世家》皆證明其中的典故: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打楚國,攻破楚都城郢,於是楚昭王輾轉逃到隨國。吳王追至並要隨侯交出楚王,隨侯堅決不肯,並說楚昭王已逃,使吳王離去。爲了報答隨國的救命之恩,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將精美的鎛鍾送給曾侯乙,以表達兩國的友好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有趣的是,這段典故,正好串聯起湖北省博物館的三件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根據史書記載,吳楚征戰時,位於吳國南邊的越王允常趁機伐吳,從此,吳國與越國結怨,不再向西伐楚。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聽聞越王允常死了,便乘機出兵越國。這時越國的主君是允常的兒子勾踐,勾踐擊退了吳國,並射傷了吳王闔閭。闔閭臨死之前叮囑他的兒子夫差要爲自己報仇。兩年後,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困在會稽山,發生了著名的“臥薪嚐膽”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有專家認爲,1965年出土於湖北、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便是這個時期因爲勾踐想要聯盟楚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所以將這把劍作爲陪嫁品一起送到了楚國。而吳王夫差矛則可能是越王勾踐滅吳的戰利品,轉贈給楚國或者是楚國最後滅越得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楚國逐漸強大,周朝逐漸衰敗,這也影響了曾國的歷史。在隨州文峯塔的曾侯戉阝墓,出土了一件甬鍾,上面刻有“左右楚王”,表明在楚國強大的軍事攻勢下,曾國這時已經不得不附庸於楚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方勤強調,這既是曾國的歷史,也表明了作爲周王朝代表的曾國文化,自中原來到南方逐步與楚地文化融合,並最終成爲楚文化有機組成部分的過程。而除了與來自中央王朝的曾國逐漸融合,楚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開放交流則在湖北省博物館書寫了一部“長江文明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b047328795b40098b188f16e2f465cc\"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46\"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曾侯乙尊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曾侯乙尊盤造型美觀,極盡奢華,整個盤體裝飾龍56條,蟠螭48條,是先秦時期製作最爲複雜、最爲精美的青銅禮器。同時,科學鑑定表明,它的鑄造工藝高超,集渾鑄、分鑄、焊接和失蠟法等多種工藝爲一體。\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d1dae4308f548da935668a35dfaa6b8\" img_width=\"800\" img_height=\"909\"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鎮墓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鎮墓獸是楚墓中富有特色的一種隨葬品,一般分爲單頭單身和雙頭雙身造型。雙頭鎮墓獸僅見於身份較高的楚國貴族墓,其造型怪異,組合多種動物特徵,反映出當時社會巫風濃厚,楚人以鎮墓獸、虎座飛鳥、虎座鳥架鼓等來表現人神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59ad33263c34bfdade5589db9d4ff8e\"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26\"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彩繪車馬出行圖圓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7年在荊門包山2號墓出土的彩繪車馬出行圖圓奩,造型十分精美。蓋外壁繪車馬出行圖,寫景狀物,栩栩如生,場面十分壯觀,生活氣息濃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漆畫藝術珍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5778030f4f14af59d9876f4b1cd3761\"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11\"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銅建鼓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建鼓過去僅見於戰國和漢代的青銅紋飾和石刻畫像。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是最早的實物,其底座是迄今所見最精美的一件先秦建鼓座。這件圓形底座,高54釐米,底徑80釐米,裝飾以八對大龍和數百條小龍,龍身互相纏繞,鏤空並鑲嵌綠松石。遠看這件器物,猶如一團騰騰的火焰,近看又似乎是沉睡的羣龍被鼓聲驚醒。\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b4e7491710d48f986070adc1447fd66\" img_width=\"800\" img_height=\"1200\" alt=\"透過曾侯乙編鐘,我們可不可以得到關於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方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長江文明進程的新認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專訪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作爲全國八家重點博物館之一,湖北省博物館的收藏十分豐富,可否給我們介紹一下現在省博的收藏結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首先要明確湖北省博物館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是以考古發掘出土爲主體的一個博物館,所以湖北省博物館的館藏主體幾乎都來自我們的考古發現,雖然也有捐贈,但比例比較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按照時代進行分類,第一部分是史前文明,包括石家河陶器、玉器等這些反映文明進程的文物;第二個部分就是青銅時代,包括商周時期,以及以楚國、曾國爲代表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和漆木器;然後還有以此前亮相《國家寶藏》的雲夢睡虎地秦簡爲代表的秦漢簡牘,簡牘是我們湖北省博很有特色的收藏,包括戰國簡、秦簡、漢簡;此外還有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銀器和珠寶,比如梁莊王墓中發掘的金錠,這是目前考古發現有銘文記載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唯一一件出土文物;再就是瓷器,我們有開始於西周跨越3000年曆史的瓷器收藏,其中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也是我們的一件鎮館之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湖北省博物館的收藏比較特殊,大部分都是考古發掘而來。實際上湖北省博物館跟湖北省考古所是連署辦公,您同時也擔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現在省博最新的考古發現或者研究方向是什麼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考古我覺得有兩塊,一個就是長江文明進程,確實有很多新的發現。比如以前我們認爲江漢地區四千多年前以石家河爲代表纔有了高等級的玉器,但經過這幾年的考古發掘,找到了至少五千年的玉器,襄陽市保康縣穆林頭遺址、荊門沙洋縣城河遺址,特別是玉鉞、玉璇璣等高等級玉器的出現,表明江漢地區與良渚文明幾乎同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二個是從青銅時代開始,我們是如何逐步融入中華這個大體系中。在這個方向,我們近幾年重要的收穫包括關於曾國的系列考古發現,比如我們已經找到了西周早期三千年的隨州葉家山曾國墓地,還有春秋早期的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京山縣蘇家壟遺址,包括最近我們一直都在發掘的戰國中期的隨州文峯塔墓地,包括此前發掘的曾侯乙,形成長江地區青銅文明發展的主線之一。楚文化跟它同生於長江流域中,所以曾國文化它某種意義上既是以中原文化爲主角的文化,然後又體現了跟楚文化爲代表的地方文化的一種交流,這是長江文明的一個進程,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這幾年的考古的重要收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那您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考古發現是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我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蘇家壟遺址考古發現了曾伯桼的墓地。曾伯桼這個人爲什麼重要?國家博物館有件“曾伯桼簠”,上面刻有銘文“金道錫行”,金和錫都是鍊銅的原料,這句話意思是運送銅和錫的道路。但以前我們不知道它在哪個地方。後來我們在湖北京山考古發掘,把曾伯桼墓找到的時候特別喫驚,也特別高興,而且現場發現了大量的冶煉遺蹟。這說明至少在春秋早期,就已經有一條從南方將銅和錫輸送到北方的一條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那麼這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曾國”諸侯國的歷史,它說明了曾國使命的重大,同時也解決了青銅時代的一個大課題。因爲銅礦,長江地帶是來自湖北大冶銅綠山、安徽銅陵、江西瑞昌這一銅礦帶,北方則是比如說山西中條山這裏,但是中原的腹心地帶一般是很少產銅的,那麼大量青銅器的原料來自哪裏?通過確認,它是從南方運往北方,這是特別有意義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且根據出土文物顯示,曾伯桼的夫人叫羋克,“羋”是楚國的高等貴族的姓,就說明早期這兩個國家之間還有婚姻上的交流。楚國和曾國都在江漢地區,地域相連,文化自然必須互相影響,它們對此也表現很開放與包容。曾國人娶楚國人作爲自己的夫人,以前國的夫人有政治聯姻意義。那麼曾國人能接納楚國人,這體現曾國和楚國的融合很早就開始了。包括曾伯桼墓裏出土的鼎是楚國獨有的升鼎,這說明升鼎很早就是兩國人民一起創造使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不過一般提到青銅器,其實很多人都會首先聯想到上海博物館,所以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有什麼特別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湖北省博物館是以考古發現爲主體的博物館收藏體系,所以出土的青銅器大多都是本地的文物,體現了楚文化的特點或者說長江地區的特點,是荊楚文化的代表。而上海博物館是以捐贈爲主的一個博物館,以收藏爲主體,它的文物來自全國各地,有一個說法認爲上海博物館叫“半部中國史”,所以它收藏的青銅器來自各個時期各個地域,中國國家博物館也是這樣。而我們的(青銅器收藏)體現地方特色更鮮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這種本地特色體現在什麼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主要是它的風格,也就是造型藝術上不太一樣,因爲這個課題很大,我就舉例說明一下。比如說同樣是鼎,楚國的鼎我們叫它“升鼎”,束腰,也就是鼎腰要往裏收一下。九鼎八簋就是典型的楚式鼎,有收腰。這在北方是沒有的,北方的鼎形狀都比較渾圓。並且楚國的藝術品造型都很浪漫,這在漆器上表現尤爲明顯,這種浪漫就是楚國的物品很有想象力,藝術創造力很豐富,確實會給人一種南方人較爲奔放的感受,這在青銅器上也有所體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漆木器也特別多,似乎楚地人特別喜歡用漆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這個也不能說是楚國人喜歡漆器。湖北出土的漆器多,一個重要原因是楚地的漆器保存得好。這跟楚國的地理位置有關,因爲楚地地下水資源非常豐富,漆器在地下水的保護下就保存得非常好,所以在考古界有一個說法就是“幹千年、溼萬年”。我們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漆器看着就像新的一樣。當然這也和楚國人對漆器的喜愛有關係,這些漆器都特別漂亮,色彩特別絢麗,藝術風格比較誇張、浪漫。比如說楚墓中常見的鎮墓獸,造型就很有想象力,很浪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楚國人這種浪漫和想象具體表現在什麼細節上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們楚文化展廳有一個編罄特別能說明這個問題,雖然只是一個編罄,但是它出土時顏色特別絢麗,用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繪製了各種圖案,可惜出土年代早,沒有留下照片,但是當時考古人用速記的方式,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載。還有彩繪車馬出行圖圓奩,上面的漆畫描繪了車馬出行的場景,車的旌旗,搖曳的樹,都特別飄逸。包括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虎座鳳架鼓,其中鳳凰的頭十分高昂,很奔放。這些都是楚文化的特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鳳凰的形象似乎在楚文化中出現得特別多,而且人們還用“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來形容湖北人,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楚文化中鳳的形象特點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確實,雖然楚地文物中龍的形象其實也有很多,但感覺楚人對鳳好像有更多喜愛,給予了更多的表現。而且它的形象也做得氣勢很高昂,頭一定是昂首朝天,然後尾巴是張揚上來,非常有特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有些學者認爲這是一個地域文化。實際上西周王朝也崇鳥,畢竟在那個年代,古人對上天比較敬仰,經常祭天地,當他們看到鳥無拘無束到處飛的時候,便會覺得鳥能通達天地,所以覺得它很神奇,不過這個無法去考據。但西周的青銅器就有一個特點,它的鳳鳥紋往往是一個長的大鳳尾,特別誇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應該來說,龍鳳都是中華民族喜歡崇拜的形象,只是楚國給鳳更多的熱情。像是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婦好,她是商代的,來自中原,她的墓葬也有大量鳳的圖案,包括西周王朝還有鳳鳴歧山的典故,也發生在中原。所以其實中原地區也喜歡鳳,中央王朝對鳳評價也很高,只是我們楚國人給了鳳更多關注,在藝術創造中有更多體現,可能把它在各個地方發展到了極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我看湖北省博物館的常設展廳大部分是依據考古遺址來設置的,除了曾侯乙墓、梁莊王墓以外,還專門展示了九連墩和盤龍城這兩個考古遺址的發現,前兩者我們可能還比較熟悉,選擇後兩者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九連墩是楚國的一個高等級的貴族墓,是一個楚文化很鮮明的代表,把它展示出來實際上就是展示楚文化的一個切片,讓大家更好地瞭解戰國中期的楚文化,這是我們的一個出發點。此外,很多代表性的楚國文物在這裏面也有所體現,比如虎座鳥架鼓、升鼎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盤龍城是3500年前的一座位於長江流域的中心城市,這個時候商朝的中央在河南鄭州商城一帶,通常我們認爲那個時期黃河流域的文明特別發達,後來通過盤龍城我們發現3500年前時長江流域的文明如此發達,這特別讓人驚歎,體現了中央對南方的經營,並且還達到了如此的高度,所以這是爲什麼單獨要把它展示出來,它的價值確實非常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聯生活週刊:\u003C\u002Fstrong\u003E以荊楚文化爲代表的湖北博物館,之前在《國家寶藏》中選取的三件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和雲夢睡虎地秦簡。但越王勾踐劍和雲夢睡虎地秦簡卻並非來自楚國,這是爲什麼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方勤:\u003C\u002Fstrong\u003E簡單而言,越王勾踐劍很典型是越國製造,但是楚文化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楚國國土疆域最大的時候版圖已經到了大海。而曾侯乙編鐘,它是文化交流的產物,這個交流指的是楚國和中原的交流。雲夢睡虎地秦簡則已經進入了秦帝國時期,就是秦統一以前和秦統一以後,它實際上更多講的是中國法令。這說明一個問題,我們中華的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逐漸融入、共同創造中華文明的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52822745854822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