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题】朝阳街巷靓起来 居民生活美起来

背街小巷,是百姓日常出行的民生路,也是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的载体。

 2017年,朝阳区启动背街小巷专项治理三年计划,向全区822条“开刀”。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治理,“深度美颜”了全区336条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使城市边角带重新焕发生机,美观舒适有味道。

01

 自然景观靓起来

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是一项精细活儿

随着平整道路、规整管线

拆除违建、粉刷建筑立面等

“整容”工作逐一开展

栽花种树、见缝插绿等

“美化”措施也一项项完成

建围墙护栏,清理垃圾和僵尸车

曾经是垃圾多、路不平

护栏破的十里堡滨河路变了样

清理占道经营和垃圾堆物

修路铺道,摆上花坛花盆

一度拥挤脏乱的

朝外化家胡同靓起来

而曾经脏乱差的南磨房

北滨河路也“整了容”

呈现出水景交融的自然美景来 

截至上月

我区已清理堆物堆料3万吨

小广告2.3万张

拆除违建4.7万平方米

以及其它的地锁

占道经营、僵尸车等

02

便民设施多起来

城市管理于细微处见功夫

街头巷尾的“细碎小事”

关系居民切身利益

关系居民的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

朝阳区街巷治理工作摸准

百姓需求痛点

积极回应百姓需求

街边的灯亮起来,休闲座椅摆起来

隔离桩安起来,停车位画起来

广告牌匾规范起来……

朝阳区背街小巷治理

充分关注整洁性、便利性

老百姓原有的“生态系统”也

完全没有遭到破坏,与以前相比

变化在于一切都井然有序了

01

人文情怀热起来

街巷胡同承载的是历史

是人文、是情怀

朝阳区在背街小巷治理过程中

发掘展示区域历史文脉

营造正向、凝聚的文化氛围

群防群治群建,让街巷文化热起来

小角落里是市民的大民生

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传播渠道

朝阳区结合背街小巷环境现状

历史文化传承、区域市容风貌等

提出“一街一策”的设计方案

确保背街小巷整治成果有特色

有品味、高起点、高标准

目前,全区24个街道及4个试点乡全面推开街巷长、小巷管家工作,已有443条主要大街设立街长475名,507条背街小巷设立巷长509名。宣传巡查、上报协调……

街长和小巷管家们正积极行动,用心维护身边靓起来的背街小巷,“全民小巷管家”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

内容来源:朝阳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