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u003Cstrong\u003E 題:與時代同步伐·與改革同頻率·與實踐同發展——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年展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華社記者楊維漢、白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縣級以上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是發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個重要舉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9年7月,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有關決議和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賦予了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職權。之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陸續設立常委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軔於改革開放,與時代同步伐、與改革同頻率、與實踐同發展……40年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豐富和發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與實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創造性推進地方立法,促進地方治理方式轉變和治理能力提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幹垃圾、溼垃圾”四大種類;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款200元……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正式施行,垃圾分類投放正在改變居民傳統“一包丟”的習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這座特大城市正以精細化、科學化的方式培養居民垃圾源頭分類的習慣。這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立法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個生動縮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特大城市管理需要,制定生活垃圾管理、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管理等法規,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和社會治理創新。”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常委會履職的40年,也是地方立法主體不斷擴大、立法體制不斷完善、立法工作蓬勃發展的40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賦予地方立法權是我國立法體制發展的里程碑。從1979年地方組織法賦予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地方立法權開始,地方立法權限逐步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0年出臺的立法法從法律上確定了統一而又分層次的立法體制,成爲我國立法體制發展道路上的里程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立法法修改,賦予所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我國地方立法主體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目前,享有地方立法權的市、州共有322個,大部分已開展地方立法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地方立法需要因地制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發揮地方立法的實施性、補充性、探索性功能,制定修改了一大批體現時代要求、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規。我國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達12000餘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決好法治通達基層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爲保證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在本區域內有效實施,各地結合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某一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實施細則和辦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針對性地開展“小切口”立法——在地方事權範圍內,聚焦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領域突出問題進行立法,比如上海市實施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浙江省的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等取得良好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揮“試驗田”作用,爲國家層面立法積累成熟經驗——在法定權限內,就國家尚未立法的事項試點探索、先行先試,如深圳、廈門等地的經濟特區法規,形成了不少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其中很多以國家立法形式予以確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注重經濟立法向經濟社會立法並重轉變、由“閉門立法”向“開門立法”轉變、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地方立法努力發揮引領、推動、規範、保障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顧40年地方立法,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黨中央和地方黨委領導下,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立法職責,制定修改了一大批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規,爲推動本區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民主法治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着力增強監督實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嚴格的法律需要最堅決的執行,才能落地生根、發揮作用,纔不會成爲“稻草人”“紙老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法律規定,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生產活動,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裏進行,並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你們是怎麼執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照我市條例,企業應當建立大氣污染事故應急預案,請給我們看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2018年5月至6月,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對天津市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情況進行檢查,努力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段春華說:“我們堅持人大監督的政治和法律定位,落實正確監督、有效監督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職責、限於法定範圍、遵守法定程序,突出問題導向,明察暗訪,動真碰硬,讓‘長着牙齒’的法律法規真正‘咬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984年首次開展執法檢查到2001年開展工作評議、2010年開展專題詢問,從2014年微博網絡直播常委會會議審議過程到2016年建立司法監督工作平臺、2018年建成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監督工作平臺……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監督新路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0年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緊扣同級黨委中心工作,推動法律法規貫徹實施,聚焦民生關切,促進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問題,彰顯了監督實效與權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7年開始,我們每年對環境保護法、城鄉規劃法、食品安全法和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三法一條例’開展重點執法檢查,直奔問題去、瞄準點位查、盯着清單改,充分發揮執法檢查的監督作用。”西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創新完善監督工作方式方法,打好監督“組合拳”——綜合運用聽取審議專項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等形式,採取明察暗訪、問卷調查、設立舉報電話、第三方評估、代表和專家參與等方式開展有效監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監督權,着力增強監督實效。40年來,省級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執法檢查6000多次,聽取審議工作報告1萬多項,市、縣人大常委會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監督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密切同人民羣衆聯繫,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裏的河道整治什麼時候能搞好?鄉村道路能不能拓寬?請回答。”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壽嶽鄉嶽林村的村部會議室裏,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大代表履職情況報告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嶽區選民代表可以現場提問,對區人大代表履職情況進行民主測評。衡陽市南嶽區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項自2018年開始推行的代表履職報告會工作制度,有效提升了人大代表的履職意識和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去40年間,我國地方人大作用不斷增強,代表履職能力逐步提升。近年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職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探索,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完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全面鋪開“代表聯絡站”建設,到拓展互聯網、微信等聯繫羣衆渠道;從探索開展代表建議辦理滿意度測評,到代表參與執法檢查、立法調研等成爲機制化做法……創新做法促進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盡責、發揮聯繫羣衆的橋樑紐帶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湖北,人大代表深入一線,圍繞脫貧攻堅問題進村入戶走訪,傾聽羣衆問題建議,監督已出臺政策落實情況,督促政府制定整改清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江蘇,1980年開始建立省人大常委會與代表聯繫制度,近年來進一步落實常委會組成人員分工聯繫基層代表制度;有序邀請五級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推進代表活動載體平臺提檔升級並向基層拓展延伸,直接瞭解羣衆心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去提到基層的鄉鎮人大工作就是‘一個印章子、一個老頭子、一年只開一次會’,現在我們配了專職幹事,經費有了保障,活動有了場地,代表履職的熱情很高。”一位基層人大幹部深有感觸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臺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意見、推進基層人大工作規範化建設……讓基層人大“毛細血管”充滿生機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於它深深植根於人民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努力使每一項立法、每一個決定決議都體現和維護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願、增進人民福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使人大工作生動體現社會實踐發展,更好順應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強化使命擔當,進一步加強地方人大工作和建設,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0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密切同人民羣衆的聯繫。一幅生動的民主政治壯麗畫卷,正在中國大地徐徐繪就、愈發光彩。\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0137401624499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