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fc387c011164285baf1dd8c536a7633\" img_width=\"720\" img_height=\"405\" alt=\"「好文分享」莫扎特精神的核心:笑对人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莫扎特的音乐平和、快乐、单纯、自然,最大的特征是优雅,莫扎特把欧洲宫廷的优雅发展到了极致。这和他的经历是很有关系的,莫扎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服务于宫廷。莫扎特的生活并不是充满欢乐,但是他却写出那么多快乐的音乐,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积极向上的心理,也是莫扎特精神的核心:笑对人生。莫扎特音乐的形式非常严谨,写作手法简洁明了,主体的呈示展开一气呵成,从不拖泥带水,也没有复杂的过渡。和声的运用也是追求实用,转调的过程就象是数学公式,从不使用朦胧的手法。莫扎特很少接触大自然,也很少研究民间音乐。因此,他的音乐里一方面缺少大自然的体现,另一方面也缺少民间音乐的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所以,严格地说,莫扎特的音乐大部分是宫廷音乐,属于室内乐的范畴。像海顿一样,莫扎特在晚期也辞去了宫廷里的职务,成为自由音乐家。这之后的创作被普遍认为是他的巅峰时期,其伟大的作品包括最后三首交响曲,以及歌剧《魔笛》。这一期间的作品中也逐渐出现了主题、情绪之间的冲突,这在莫扎特的早期作品中是没有的。这也说明他的思想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莫扎特的作品是最大众化的,他的那些优美的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等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莫扎特还有一些优美的音乐在中国并不是十分普及,而在欧洲是众所周知的。这其中就包括嬉游曲,特别是弦乐嬉游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莫扎特一共写了三首弦乐嬉游曲,就是K136、137和138。我最喜欢其中的D大调K136。这首嬉游曲通篇充满优美的旋律和快乐的情绪,而且是那种优雅的快乐。快乐章是这样,即使慢乐章也是那种优雅的平静,没有任何忧郁的情绪。“莫扎特就是音乐”,有评论家如是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153747113251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