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與漢朝一直處於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當漢朝強大時,他們就歸順並尋求保護;當漢朝衰弱時,他們就投降匈奴,甚至挑釁漢朝。

漢桓帝年間,西域長史趙評在於闐生惡瘡而死,他的兒子前去迎喪。路過拘彌國時,拘彌王成國因和于闐王建有仇,對趙評之子說:“你的父親是被于闐王建毒死的。”

趙評之子信以爲真,回來後就將此事告訴了敦煌太守馬達。當時,接替趙評擔任西域長史的是王敬,馬達就命令王敬調查此事。

王敬去于闐赴任,路過拘彌時,拘彌王成國又從中挑唆:“于闐人打算擁立我爲王,現在您可以用殺害西域長史的罪名來誅殺建,于闐一定會歸服的。”

王敬貪圖建功,來到于闐後,擺下酒席宴請建。有人獲知了王敬的圖謀,並告訴了建,建以爲:“我又沒有犯罪,王長史爲什麼要殺我?”只帶了幾十個隨從就去赴宴。

賓主坐定之後,建起身敬酒,王敬卻命令手下人將其逮捕。不過,王敬並沒有殺他的意思,所以,跟隨建而來的人全都突圍逃走。

拘彌王派來的主簿秦牧看不下去了,說道:“大事已定,爲什麼還要疑慮?”當即上前將於闐王建斬首。

很快,于闐侯和大將輸棘率兵前來解救于闐王建。王敬拿着建的人頭站在樓上招降道:“是漢朝天子讓我誅殺建的!”

輸棘不聽,率領士兵衝到樓上將王敬斬殺,懸首於市。接着,輸棘自立爲于闐國王,于闐人不服,又將他殺死,擁立建的兒子安國爲于闐王。

敦煌太守馬達聽說王敬被殺,向朝廷上書,請求率領河西郡兵出塞討伐于闐。漢桓帝對西域毫無興趣,不僅不批准,還將馬達撤職,以宋亮爲敦煌太守。

宋亮到任後,百般開導和招募于闐人,說,只要殺了輸棘,一切既往不咎。當時,輸棘已經死了一個月,于闐王安國就割下他的人頭糊弄宋亮。

宋亮不知所以,還真以爲于闐人服軟了。過了很久,宋亮這才知道其中有詐,但事已至此,他能怎麼辦呢?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場莫名其妙的鬧劇,表面上要怪王敬太傻,但說到底還是漢朝的實力使然,拘彌王明擺着忽悠漢朝:我就耍你了,你來打我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