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我獨俊原創圖文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巖封寺,位於隨州市隨縣吳山鎮山豐村鐵山之巔的“母獅頭”下,距離鐵山“青龍背”頂峯的垂直距離約20餘米,是一座懸在半空,依懸崖石壁而建造的一座古寺。

巖封寺

2018年9月11日,在吳山鎮文化站長王光賦和山豐村黨支部劉書記的帶領下,我決定去探訪一下這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古寺。

臨行之前,劉書記告訴我們,去巖封寺並不遠,大約只有兩公里的樣子,而且路並不難走,因爲“還有人到巖封寺去燒香。”

開始的一段路,正如劉書記所說,並不難走,全部是沿着山脊修建的寬兩米左右的機耕路,劉書記告訴我們,這是以前三輪拖拉機在山上拉東西時修的一條便道。我以爲整個路程都是這樣的,沒想到還沒來得及高興,劉書記就帶着我們下到衝底了。

巖封寺在鐵山的位置

劉書記告訴我們,從這裏一直到衝頂,大概有四五畝地,這些耕地以前屬於巖封寺的和尚所有——他們在進駐巖封寺的時候就在兩座山中間修造了這些耕地,所收的糧食完全可以自保。

劉書記一邊給我們講這些故事,一邊帶着我們走進半人深的蒿草之中,“前幾年這些田都是生產隊在種,後來分給農戶,因爲路不好走,加上也收不到莊稼,所以就廢棄了。”

蒿草雖然很深,但相比山上的那些刺棵來說,相同點是都會影響到行進速度,不同之處是從蒿草裏面走至少不會遭受皮肉之苦。就在我暗自慶幸的時候,劉書記說:“快到了,準備上山。”於是,我們跟着劉書記魚貫走出蒿草,正式登山。

上山的路其實並不好走,又是雜棵絆腳絆手,還要小心腳底的砂石以及前面的巨石,走到一個小山脊的時候,在前面帶路的劉書記說,快到了,上面就是的。還不等走在後面的我拍完照準備跟着往上爬,又聽到說:“好像不怎麼對頭。”

香客躲雨避風崖壁

聽說走錯了,我計劃單獨行動,於是告訴劉書記和吳站長,找到後就告訴我。商量好後,我便沿着半山腰的一條小路繼續前行。說是路,其實就是從樹林的夾縫中摸索前行。

我一邊沿小路往前走,一邊走向可能出現巖封寺的地方查看,無果之後,繼續沿小路前行,沿途拍了好多的石頭,大的小的,奇形怪狀的,正拍照的時候,突然間發現山腳有一條機耕路,和我們剛進山的時候的路一般寬窄,這條路一直通往上面。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巖封寺應該就在這條路的盡頭。於是便欣然下山,順着這條路往前走。

翻過一道坎之後,前面出現一塊約2畝見方的平地,平地的最下端是用石塊壘起來的石牆,這堵石牆的任務就是擋着這塊平地不至於水土流失。平地上長滿了各種樹,樹底下到處可見野豬留下的糞便。再往前走,就沒有路了。抬頭望去,我已經來到“青龍背”頂峯,也就是說上午遇見野豬的地方——的下面。

山泉以及放水溝槽

正在考慮如何去尋找巖封寺的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叫我,不用說,王站長和劉書記一定找到巖封寺了,我遁着他們的聲音原路返回,然後再爬上山,慕然間,我發現王站長和劉書記站在一個長約20米,高兩三米,深也有兩三米,呈三十度斜角的懸空石壁下面,我以爲這就是傳說中的巖封寺了,但劉書記告訴我,巖封寺還在上面,這裏是以前香客躲風避雨的地方,能容納二三十人。

沿着斜坡再往上走了大約十餘米,傳說中的已經不見寺廟蹤影的巖封寺赫然出現在我們面前——整個巖封寺建在從側面看如同數字“7”的凹槽裏,這個凹槽高約四米左右,深不足1.5米,寬約五六米的樣子,在這個凹槽中間人工雕鑿出來一個半圓形龕洞,據說這裏就是以前供奉各路菩薩的地方。

在龕洞的頂部有一條人工開鑿的、長約六七米的溝槽,估計是爲了防止崖頂的雨水流下來浸溼佛像所鑿,龕洞的右邊,是一堵已經快垮塌殆盡的土坯磚牆,據說這是當年搭建巖封寺外“殿”遺留下來的。

和尚“寢殿”外觀

轉過這堵土坯牆,就可以看到一條由下到上、寬度和深度都在20釐米左右的溝槽,溝槽的盡頭便是一個四季水流不斷的泉眼,寺裏的和尚就是靠着這個泉眼源源不斷的流水和山下五畝多耕地在這裏延續了四百餘年。

再往上走約十餘米,便是一個由巨石組成的天然石洞,整個石洞長十餘米,最高的地方有三四米的樣子,最狹窄的地方直徑也有一米左右,據說這座能容納三四十人的山洞便是當年和尚們的“寢殿。”

據劉書記介紹,在這座山洞的附近,當年還建有許多的小房子,後來因爲巖封寺廢棄,這些小房子年久失修,加上遇到山洪,那些小房子倒塌後被山洪沖走,現在已經見不到小房子的蹤影了。

巖封寺的前面還有一個面積在五十平方米左右的平地,據說這是當年和尚們做道場的地方,站在這個平地的邊沿,抬起頭來,鐵山之巔的“母獅頭”近在咫尺。如果從“母獅頭”直接繩降到巖封寺,最多隻需要一兩分鐘,比從山下走要節約將近四十分鐘的時間。

和尚“寢殿”內景

目前已經進入秋天,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是鐵山紅葉的最佳觀賞期,各位如果有興趣,在去鐵山觀賞紅葉的同時,不妨就近走進具有神祕色彩的巖封寺,去領略一下這座始建於明朝,距今已經有四百餘年曆史的“石壁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