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每經記者:許戀戀 實習記者 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 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次跳票之後,鬥魚(股票代碼:DOYU)終於成功赴美上市。但是上市首日,鬥魚開盤即破發,跌幅一度達到4%。截至北京時間7月18日凌晨1點15分,鬥魚股價下跌1.48%,報11.33美元,市值36.8億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中概股赴美上市破發的情況近年來並不少見,視頻巨頭愛奇藝、B站上市時均遭遇了破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鬥魚外,當日中概視頻直播上市公司股價集體下挫,虎牙直播、歡聚時代、陌陌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鬥魚上市前夕,7月9日,CLSA(里昂證券)將虎牙直播評級從買入下調爲跑贏大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上市後股價表現欠佳,不過,鬥魚上市在行業內仍意義重大,直播平臺第一梯隊裏的公司已經全部完成了上市,主打遊戲直播的鬥魚也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第一季度首次實現了扭虧爲盈,根據鬥魚披露的信息,未來鬥魚將在電競內容上加大投入。從遊戲直播賽道來看,鬥魚和虎牙全部上市,將中國遊戲直播全面帶進了雙寡頭時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千播大戰到寡頭之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播這一新興娛樂方式的興起,要追溯到2008年的歡聚時代旗下的YY語音,這款遊戲溝通的即時通訊軟件,首開遊戲直播先河,並逐漸成爲視頻直播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另一條賽道上,天鴿互動旗下9158、六間房、優酷網、酷6網等,先後開啓秀場模式。兩條賽道上的競爭者,儘管模式和目標用戶各有不同,但都立足於PC端。隨着移動互聯網崛起,直播開始成爲資本風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左右,直播行業開始大範圍進入公衆視野,直播界也伴隨着資本和巨頭湧入,迎來了“千播大戰”,不過很多平臺只是曇花一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80後陳少傑和發小張文明將AcFun(A站)旗下的生放送直播更名爲鬥魚TV,專注於遊戲直播。鬥魚剛一成立,就獲得奧飛動漫2000萬天使投資。很快,鬥魚直播迅速在直播界聲名鵲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後不久,鬥魚又獲得紅杉資本2000萬美元A輪投資,打法更爲激進,並與YY直播展開了正面競爭。爲了迎戰鬥魚,YY直播單獨成立虎牙直播,同樣深耕遊戲直播領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5~2017年,我國直播網民規模由3.25億人次上升至4.22億人,佔互聯網網民規模比重明顯提升。到2017年,直播網民規模佔比達到54.66%。截至2018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再次創下新高,達到4.25億,較2017年末微增294萬。有了龐大的用戶基礎,視頻直播領域也成爲各大玩家征戰殺伐的紅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入局者還在繼續湧入。龍珠、映客、花椒、熊貓直播等平臺陸續上線,直播成爲資本的寵兒。其中王思聰本人擔任CEO的熊貓直播頗爲高光。然而潮水退去,平臺你死我亡,熊貓惜敗直播戰場,花椒和六間房合併,映客上市......直播平臺格局初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中國的直播行業是伴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興起的新興娛樂方式,目前遊戲直播和娛樂直播是兩大主流方式,作爲一種典型的荷爾蒙經濟,直播曾有過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直播已經成爲一部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從遊戲直播賽道來看,未來必然是鬥魚和虎牙的雙巨頭時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資本加持下的巨頭遊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直以來,鬥魚都在資本海洋中“暢遊”,並第一個“遊”進了D輪融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拿到紅杉資本2000萬美元A輪融資後,鬥魚開始頻繁贊助國內頂級電競俱樂部,僅在2014年就先後冠名HGT、EDG等多傢俱樂部。到了2015年上半年,鬥魚成爲遊戲直播龍頭老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資本隨之而來。2016年3月15日,鬥魚獲得騰訊領投的超1億美元B輪融資,5個月後,鬥魚再次宣佈完成15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鳳凰資本與騰訊領投。截至2016年,鬥魚累計融資超過20億元人民幣。同一時段,競爭對手虎牙直播僅在2016年底完成了7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的熊貓直播,也在2016年9月完成了6.5億元A輪融資,並在2017年5月獲得B輪10億元人民幣融資。2018年3月,鬥魚和虎牙同時宣佈獲得騰訊投資,其中,虎牙獲得融資4.616億美元,鬥魚獲得騰訊6.3億美元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騰訊參與了鬥魚的多輪融資,鬥魚登陸資本市場意味着騰訊又投出了一家上市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後,騰訊全資子公司Nectarine Investment Limited 持 股 爲37.2%,依然是最大股東;陳少傑持股爲13.3%;張文明持股爲1.7%;奧飛董事長蔡冬青透過Aodong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爲2.4%;Phoenix Fuju Limited持股爲5.6%,紅杉資本及其他機構成員持股爲9.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鬥魚或許沒有在最好的時機上市,但是現在也不晚,上市後鬥魚將在資本上更加靈活,有利於下一步的電競戰略以及海外戰略。”一位直播行業分析師表示,直播行業下一步無論朝着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沒有資本的助力只能原地踏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直播行業也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平臺很難盈利。熊貓直播於2015年7月上線後,當年虧損了5000萬元,2016年鉅虧5億元,2017年這個數字變成了8億元。鬥魚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鬥魚的總營收分別爲7.87億元、18.86億元和36.54億元,但2018年淨虧損8.76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沒有資本,直播平臺難以存活。3月底,運行1286天后,熊貓直播正式閉站,退出了戰局。熊貓直播創始團隊成員、COO 張菊元在內部信中透露,從2017年5月獲得B輪融資後,長達22個月的時間內,熊貓直播沒有任何外部的資金注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儘管去年第一季度虧損1.56億元,但鬥魚招股書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爲14.8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67億元增長123.24%;淨利潤爲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11.67%。除去股權激勵費用後,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爲3530萬元,比去年同期的調整後淨虧損1.5億元增長123.55%。鬥魚在過去的第一季度實現扭虧爲盈,向資本市場證明了自身的盈利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付費用戶數上,鬥魚實現第一季度的付費用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360萬上升到600萬。從日活看,依然有付費用戶的挖掘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觸角伸向泛娛樂領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少直播平臺營收都存在過度依賴直播、營收結構較爲單一的問題,不過這兩年平臺已經開始想辦法實現營收結構的多元化,一個重要的探索方向是泛娛樂業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鬥魚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8年,直播收入在鬥魚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爲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目前,鬥魚已經開始在電商、廣告、線下活動、藝人經紀等方面作出嘗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久前,鬥魚在武漢江灘舉辦了第四屆鬥魚直播節(鬥魚嘉年華),1500多位人氣主播登臺獻藝,3天時間裏吸引了超過41萬人參與。而在線上,觀看人數超過3.1億,直播間熱度峯值突破2100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隨着不同賽道對用戶時間的爭奪愈演愈烈,以及用戶紅利逐漸耗盡,鬥魚和其他直播平臺一樣,也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野蠻生長過後,拿什麼來滿足用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遊戲、影視劇、短視頻、網絡劇……不同賽道上的競爭者,爭奪的都是用戶有限的時間。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爲,直播行業野蠻生長的上半場已經過去,下半場是內容平臺的時代。在內容爲王的直播行業下半場,優質的內容輸出纔是吸引並留存用戶的重要抓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的鬥魚嘉年華上,鬥魚將主題定爲“青春不一young”,可以看出,鬥魚更希望抓住時下的年輕力量。面對這一最有活力的羣體,鬥魚已經將觸角深入到泛娛樂領域,爲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多元化內容。在鬥魚看來,“這打破了遊戲直播行業的發展藩籬,拓展了遊戲直播行業的發展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顯然,鬥魚也在求變。嘉年華期間,在鬥魚京東電競舞臺舉辦了DOTA2水友賽、DNF主播挑戰賽等多場互動賽事,還吸引了英特爾、京東、蘇寧等一衆科技和遊戲廠商入駐。不難看出,鬥魚在尋求不同的商業變現渠道,或許直播平臺將突破主播禮物分成和流量帶來的廣告兩種變現模式,依靠帶貨盈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面對即將到來的5G商用,鬥魚業也已經提前試水,與華爲、中國移動合作,開啓5G+VR高清直播。在內容方面,鬥魚如今也已開始向科技、教育、體育、娛樂、短視頻等多種直播內容拓展,以此吸引用戶,提升用戶黏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日經濟新聞\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0417087126574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