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l\u003E \u003Cp\u003E摘要:由于2018年冬季气象条件大部地区较利于害虫安全越冬,加之今年上半年多数时段气温偏高、大部地区4~6月降雨量偏少,导致了2019年上半年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偏重。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9年下半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为125万亩,与2018年下半年基本持平,其中:病害发生面积为36万亩,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下降14.49%;虫害发生面积为86万亩,与2018年下半年持平;有害植物发生面积3万亩,比2018年下半年上升34.53%。2019年下半年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监测防控工作不容麻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2019年上半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情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上半年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偏重,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仍呈扩散态势,局部灾害较严重,经济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较大。全区发生总面积497.51万亩,同比上升24.45%,轻度417.77万亩,中度52.14万亩,重度27.6万亩。病害发生面积51.86万亩,同比上升13.68%;虫害发生面积433.31万亩,同比上升25.22%;鼠害发生面积0.19万亩;有害植物发生面积12.15万亩,同比上升54.9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1、发生种类较多,47种(含有害植物),发生范围广,局部区域灾害仍然较重。2、油桐尺蛾、桉蝙蛾等桉树虫害在我区部分市县发生面积较大,局部区域发生严重。桉树叶斑病、桉树枯梢病部分区域发生较严重,病原菌具有大量繁殖和反复侵染的特点,较难防治。3、竹类害虫发生程度仍较重。4、经济林病虫局部危害较重。八角、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的病虫害比较严重,主要种类有核桃炭疽病、板栗疫病、八角炭疽病、八角煤烟病、八角叶甲、云斑天牛等。5、红树林虫害有成灾苗头,局部灾害严重。6、薇甘菊仍呈扩散蔓延态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2019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因分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上半年广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较大、局部危害严重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森林资源数量增加,林分总体质量不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随着大规模人工植树造林,在取得重大建设成果的同时,人工林固有的弱点开始凸现。以桉树、松树、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和以八角、油茶、竹林为主的经济林均以纯林为主,造林品种(品系)单一,林分抗逆性十分脆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下,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与扩散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桉树主要品种退化,种植区地力衰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桉树主要品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退化。随着桉树种植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经营周期的不断缩短,桉树人工林的生态脆弱性逐步显现,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经营管理,导致种植区的地力逐渐衰退,林木长势衰弱,有害生物危害加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地理位置特殊,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频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区东与广东接壤,西与贵州、云南毗邻,南靠东南亚,处于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头堡,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频繁,实际危害和潜在威胁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区经贸活动活跃,人流物流频繁,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传入风险加剧。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桉树枝瘿姬小蜂、秀色棕榈象、薇甘菊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占全区发生总面积67.7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人财物保障力度不够,监测防治工作不够到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监测防控经费投入总量缺口较大,一些市、县(区)森防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监测调查不够到位,病虫情发现不及时,防治药物器械准备不足,防治工作跟不上;此外,个别地方防治方法不科学,致使一些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频繁,并逐渐扩散蔓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五)气象条件有利于病害虫的发生发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1月2日桂北、桂中大部出现雨夹雪或小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结冰或冻雨,对当地害虫安全越冬有一定的影响;但是,2019年1月降雨量桂东、桂南偏少1~10成,桂西、桂北偏多1成~2.3倍,平均气温除柳州、南宁、崇左三市部分地区和上思等地偏低0.5~1.7℃外,其余大部地区正常到偏高0.5~1.4℃。气象条件总体对害虫安全越冬有利;2~4月广西桂东南、桂南、桂西南地区气温偏高0.5℃以上,雨量偏少,利于病虫发生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XqeQoJ2Fa9ZQ\"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19年下半年广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警\"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XqeRD59bEmQ0\"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19年下半年广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警\"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019年4~6月大部气温偏高0.1~1.3℃(图1),其中桂南和桂北局部偏高0.5℃以上,据监测桂林市的竹蝗、百色和玉林的八角病虫害,以及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的红树林虫害都在这个区域大发生(图1斑点)。4~6月降雨量除了桂林、贺州、百色等市偏多1~4成外(图2),广西大部分地区偏少1~5成,其中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局部偏少2.5成以上。综合气温和降雨量分析,北海、钦州、防城港市局部是虫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广西2019后汛期气候趋势预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广西气候中心最新预测,广西2019年后汛期(7~9月,下同)总降雨量桂北部分地区偏多2~4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后汛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1~0.5℃,大部地区高温日数接近常年同期,有阶段性高温热浪。今年下半年影响广西的台风为4~6个,接近常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后汛期总降水量预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预计2019年后汛期总降水量:沿海大部地区为1000~1400毫米;玉林市大部,钦州和防城港二市北部,南宁市东南部及北部,河池市西部,百色市东北部及其南部山区为700~1000毫米;我区其余地区为400~7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桂北部分地区偏多2~4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各月降雨趋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预计2019年7月降雨量桂北偏多2~4成,桂中桂南偏多1~2成。8月桂西桂中偏多1~3成,桂东偏少1~2成。9月全区大部偏多1~3成。7~8月是桂南和沿海地区降水集中时期,局部可能会出现极端强降水或暴雨洪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台风情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预计2019年下半年影响广西的台风为4~6个,接近常年;预计最后影响广西的台风出现在9月中下旬,比常年略早。后汛期台风影响时段相对集中,风雨影响较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结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综合气温和降雨量看北海、钦州、防城市局部是虫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域。后汛期高温多雨、台风天气对全区病害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桂北的竹蝗、桂南虫害、红树林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汛期暴雨洪灾导致林木伤口易引发病害和次期性蛀干害虫发生危害。各地应认真开展监测调查,及时掌握黄脊竹蝗、红树林害虫等害虫动态,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防止灾害扩散蔓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五、2019年下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夏秋季是我区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和主要危害季节,预计2019年7~9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大部地区有阶段性高温和暴雨天气。前期气象条件和夏秋季气候预测,整体有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根据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历史数据,各市2019年上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及发生防治情况,结合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与林分质量、气象信息、生物因子以及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19年下半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为125万亩,与2018年下半年持平。其中松毛虫(含松茸毒蛾)和红树林害虫上升幅度较大,成灾的可能性较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松树病虫害\u003C\u002Fstrong\u003E预测下半年发生面积将达60.7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松材线虫病有新增疫点和面积扩大的趋势;松毛虫(含松茸毒蛾)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较2018年下半年相比上升97.89%,主要发生在桂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南松树分布较多的县区,在桂西北局部区域成灾的可能性较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松突圆蚧预计发生面积为40万亩,玉林市为主要发生地;松墨天牛预计发生面积为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其他松树害虫有不同程度的上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杉树病害\u003C\u002Fstrong\u003E预测2019年下半年发生面积1万亩左右,与2018年同期相比有上升趋势,以炭疽病、叶枯病为主,主要发生在百色市和河池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桉树病虫害\u003C\u002Fstrong\u003E预测2019年下半年发生面积为44万亩,同比持平,在全区桉树种植区发生危害仍然较重。其中病害25万亩,同比持平,叶斑病、枝枯病和枯梢病的危害仍将比较严重;虫害19万亩,发生趋势上升。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仍在继续,预计2019年下半年发生面积0.1万亩,主要发生在桂东地区;油桐尺蠖预计发生面积12万亩,与2018年下半年基本持平,主要发生于桂中、桂东和桂南的部分地区;桉蝙蛾预计发生5万亩,同比上升81.82%,主要发生于桂南和桂东地区。另外,木虱、叶蝉、蓟马、叶螨等新害虫并发共同危害将加重,预计发生2万亩左右,将造成桉树林矮化,直接影响桉树成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竹类害虫竹类害虫\u003C\u002Fstrong\u003E发生面积3万亩,持平,以竹广肩小蜂、刚竹毒蛾、黄脊竹蝗为主,主要发生在柳州、桂林和贺州等地。黄脊竹蝗在灵川县和兴安县可能继续成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经济林病虫害\u003C\u002Fstrong\u003E预测发生面积10万亩,同比下降28.57%。八角病虫害持续偏重发生,危害面积达9万亩,以八角炭疽病、八角煤烟病、八角尺蠖、八角叶甲为主;油茶病虫害0.2万亩,油茶炭疽病、油茶毒蛾等油茶病虫害在柳州市三江县和百色市乐业县、田阳县继续发生危害;核桃害虫0.5万亩,发生趋势上升,以蛀干害虫云斑天牛和食叶害虫金龟子等为主,仍将在河池市凤山县危害。肉桂枝枯病发生面积0.5万亩,发生趋势上升,在桂东危害加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红树林害虫\u003C\u002Fstrong\u003E下半年我区红树林虫害发生趋势上升,发生面积1万亩左右,同比上升1倍多,局部区域灾害仍然较严重。以危害白骨壤为主的广州小斑螟在沿海的钦州、北海、防城港市红树林分布区仍然有危害。危害桐花树、秋茄树、无辨海桑的白囊袋蛾,桐花小卷蛾和棉古毒蛾等在钦州市仍然有危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有害植物薇甘菊\u003C\u002Fstrong\u003E预测下半年薇甘菊的发生面积3万亩左右,蔓延迅速,主要桂南地区和玉林市,其他市县(林场)也有发生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六、防控对策与建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加强监测预报,做好预测预警工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抓好日常监测和秋季普查工作,及时掌握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其潜在威胁,加强对中心测报点和测报示范县的管理,推广应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GIS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精细化管理,逐步提高测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和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当地情况做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短期生产性预报,生产性预报下发到乡镇和主要林区,指导和服务林农开展防治服务。目前我区重点监测和预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警惕本土松树、桉树、八角、油茶食叶害虫和桉树、经济林蛀干害虫以及红树林害虫的危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加强防治技术指导,及时防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目前我区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材线虫病、桉树病虫、经济林病虫和红树林害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实施重点治理,切实推行森林健康理念,科学制订防治方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导,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身抵御生物灾害的能力;各级森防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基层防控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转变防治方式,大力推广生态无公害措施及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创新防治机制,推进防控工作社会化、专业化,充分利用专业防治组织、科研机构资源参与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应急药物器械准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国家及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的要求,以及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情况,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药剂、药械等物资的储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严防灾害扩散蔓延。\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dl\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497114691015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