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很多考研的同學,向我詢問如何複習《中國古代史》,我不妨在這裏回答一次,希望對各位的複習有幫助。\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ee1715858164edea36413a7ffbf7635\" img_width=\"640\" img_height=\"622\"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司馬遷畫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到底該如何複習古代史呢?古代史千頭萬緒,知識點衆多,要想取得高分並不容易。我以爲要學好中國古代史,一定不要陷入到知識點的汪洋大海之中。學中國古代史,要注意,它不是斷代史的集合。學習中國古代史一定要能做到“會通”。也就是要找到一條理解中國古代史發展的基本脈絡。\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1fa419460534cbbba1fa61b8a918657\"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仰韶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比如在原始社會里,該如何複習呢?我對學生的建議是做兩個表格,分別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分佈表和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分佈表。以第一個表格來說,把整個黃河流域分成:上游、中游、下游。每個地區再劃分爲三個時間段,前仰韶時期,仰韶時代,龍山時代。比如黃河下游,在前仰韶時代裏有後李文化、北辛文化,而在仰韶時代則有大汶口文化,到了龍山時期則是典型龍山文化,又稱山東龍山文化。黃河中游,在前仰韶時代裏有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然後是仰韶文化,然後是河南龍山文化。每個考古文化都有些什麼樣的主要特點,有哪些重要的遺址,也梳理進去,這樣就不至於搞不清頭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bbc1a5b378f452c816358f75eb4f21f\" img_width=\"581\" img_height=\"271\"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進入文明時代以後,也就是到了國家出現之後,首先是夏商兩代,要理解夏商兩代的國家性質,他們和後代的國家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在夏商兩代,氏族其實並沒有解體。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部落聯盟,只不過最高領袖始終都是在一個家族內部傳遞。爲了和原始社會里的部落聯盟相區分,夏商兩代的聯盟\u003Cspan\u003E被成爲\u003C\u002Fspan\u003E方國聯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a1e959bc1de48dc8fa7ad811f97de36\"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進入西周以後,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周代國家機器的完善,西周王朝在很大程度上和後夏商不同,他已經是比較嚴格意義上的國家了。爲了管理這麼廣大的區域,周人進行了分封。周人的分封是和宗法制緊密相聯繫的。所以,西周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分封建邦,貴族政治,政權與族權合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bc68d8b691f4e009167115128fd3472\" img_width=\"259\" img_height=\"296\"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西周時期的分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到春秋時期,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威權不再,整個春秋二百年的爭霸戰爭,打破了層層分封的宗法制度,出現了政權的下移,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自諸侯出,到自卿大夫出,到陪臣執國命。與宗法制度崩潰、政權下移同時出現的則是,士人的崛起,學術的下移。平民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權利和受教育的權力。孔子和儒家以及各種私學的出現就是應運而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ec9eea01d94ad0b477d36d798e3381\" img_width=\"500\" img_height=\"443\"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戰國七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進入戰國時期,宗法制已經徹底崩解,各國的變法主要都是針對宗法貴族給予他們最後的一擊。通過變法,各國都建立起了中央集權的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官僚制、郡縣制是其基本制度支撐。各國也都建立起了新型的軍事制度,封爵制度等等。戰國七雄在本質上區別不大,他們都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的國家。他們都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國家了。他們爲了能在激烈的鬥爭中生存,不得不爭取人才,尚賢之風盛行。激烈的社會變革,也促使了思想界的空前活躍。原有的文化壟斷被打破之後,出現了文化的爆發。百家爭鳴即是如此。而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迅猛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的巨大進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dce3f8b80b648c3aea1d5f960367417\"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49\"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秦朝的疆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秦漢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出現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不斷強化的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秦始皇和漢武帝所作所爲都是以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爲目的。郡縣制和官僚制被進一步強化。漢武帝爲了強化君權,設置內朝,丞相的權力被剝奪。這是兩千年之中君權與相權之爭的開端。郡縣制和官僚制下,面臨着一個如何產生和選拔官員的問題,於是察舉制應運而生。爲了培養人才,政府設置了太學,而太學之中所學就“六經”,其他的學派則被禁止。這就是罷黜百家。爲了進行文化專制,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表彰六經,漢宣帝召開石渠閣會議,漢章帝頒佈《白虎通義》。在秦漢統一以後,空前統一的農耕民族與北方的遊牧民族之間的關係也成爲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一個重要因素。漢匈和戰對雙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abbe25b23034b23b709abc87a987985\" img_width=\"605\" img_height=\"375\"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漢武帝畫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秦漢四百年間,中央政府也試圖掌控經濟權利,爲此漢武帝先後頒佈了均輸平準、算緡告緡令,王莽也有五均六管政策的出臺。在王莽失敗之後,東漢政府也試圖掌控經濟權利,但在度田失敗後,東漢政府基本採取了放任的政策,於是出現了豪強莊園經濟的迅猛發展。豪強莊園經濟造就了豪強勢力的迅猛發展,宦官和外戚勢力就是在政治上的代表。東漢時期,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他們是寄生在皇權上的毒瘤,是皇權在特殊時期的變態形式,在本質上與專制皇權是一體的。但是,東漢黑暗的政治加劇了民生的凋敝。而正直士人的抗爭卻導致了黑暗勢力的瘋狂反撲,黨錮之禍使得東漢的政治黑暗走向了極點。\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d68c8b8ffba410d96887f89a846310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42\"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東漢的疆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黃巾軍起事之後,東漢政府名存實亡。接着出現了大規模的軍閥混戰。軍閥混戰之中,曹操脫穎而出挾天子以令天下,統一了北方。而劉備集團和孫權集權也都抓住機遇,建立了自己的功業。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出現。而在夷陵之戰後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定型。三國的分立有着複雜的歷史背景,其中東漢豪強勢力興起後中央集權衰落是一個重要原因。而這種局面在西晉統一後,並沒有改變。九品中正制本身是爲實現人才的規範化、制度化,但卻導致它成爲門閥世族保證其政治利益的工具,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而西晉政府統一以後,西晉統治集團迅速腐化,西晉統治集團的分封制度和都督領兵制度,又加劇了西晉王朝的崩潰。爲了爭權奪利,在晉惠帝的時代裏出現了八王之亂。就在西晉統治集團內訌的時候,大量從東漢以來不斷內遷的少數民族紛紛起兵。內遷的少數民族從304年劉淵起兵到438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前,在北方先後有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個少數民族以及其其他的一些漢族上層分子建立了許多政權,被成爲十六國。(事實上,十六國中前涼、西涼、北燕等都不是少數民族,而成漢也不在北方)。十六國大體上可以按照淝水之戰分爲前後兩個不同的階段。在第一階段裏,主要是前後趙的更迭和前燕與前秦的紛爭,最後前秦統一北方。前秦統一北方後發動了對南方的戰爭,這就是淝水之戰。淝水之戰失敗後,前秦崩潰,出現了空前的混亂。大體上可以劃分爲這樣幾個區域。在涼州地區,有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在關中地區則是出現了後秦、西秦、赫連勃勃的大夏,而在華北則是出現了後燕、南燕、北燕。最終,北魏完成了對他們的統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47520f8a91748c2b1ee429e1bbd86ce\" img_width=\"394\" img_height=\"401\"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十六國時期的形勢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16年西晉滅亡後,東晉政權在江南建立,北方南渡的士族成爲東晉政權的主要依靠力量。在東晉出現了典型的門閥政治,號稱王與馬共天下。王、謝、桓、庾等北方南下的士族把控了江東政權。佔田制、給客制保證了他們的經濟利益,而僑置州郡也是對他們利益的一個保證。在進入南朝之後,出現了皇權加強的局面。寒人掌機要是皇權加強的標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十六國時期,北方地區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尖銳。北魏統一北方之後,北方地區各民族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之內實現了進一步的融合。民族融合的成果就是北魏孝文帝時期所進行的改革。孝文帝遷都之後,北魏統治階層迅速腐化,最終導致北魏的分裂。西魏、北周時期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優勢。577年,北周消滅北齊,北方實現了統一。在南北朝時期,北方逐漸取得了對南方的優勢。最終581年,隋朝取代了北周之後,579年隋朝完成了對南朝的統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5b50b64273f4c618c5d601d8a8b3519\"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49\" alt=\"《中國古代史》(上)複習要略\"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南北朝前期形勢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中國古代史的授課,一般來說,第一學期就是到這裏截止。至於下學期,中國古代史的下半段,你就自己總結吧。注意,一定要在大的脈絡之下,把知識點串聯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學歷史,很多學生還很頭疼年代。我從來不會在試卷中考年代。但我並不認爲年代不該記住。我覺着年代的問題,首先要記住一些主要的年代,比如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公元前475年進入戰國,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統一等等。在記住了大的年代之後,慢慢地往裏面補充細節。不用刻意地去記住他,只要足夠熟悉之後,就完全可以記住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0232718734791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