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目前我國最先進的胸腔鏡輔助漏斗胸矯正術,其方法是在小兒一側胸下腋中線部位切一2釐米的小切口,用胸腔鏡向胸腔內剝離並引導,然後將一自制矯正器材向對側穿插開口後翻轉,從而實現矯正目的。

(一)手術指徵:

手術指徵:認定存在恆定的畸形(即嬰幼兒應在用力呼氣時有明確的畸形),漏斗胸指數>0.2,合併有心肺功能障礙及精神負擔較重者。

只要有明確的畸形,就應手術。因3歲以前有假性漏斗胸,很可能自行糾正,漏斗胸手術以3~10歲最適宜,年齡越輕,手術範圍越小,療效也越好;而較大年齡的患兒術中往往須切除骨性肋骨,且常需輸血。漏斗胸影響心肺功能及有精神負擔的,應該手術治療。漏斗指數大於0.2的均應手術。手術時機的選擇尚有爭論,多數專家認爲3~10歲手術爲宜,也有人主張只要看到明顯的畸形,無論年齡大小都應立即手術,而不應該等到有嚴重的臨牀症狀以後再手術,年齡越輕,治療效果越好,需要手術的範圍越小。

(二)手術方法:

1、肋骨成型術:

單側較深而不涉及胸骨的漏斗胸,可以行肋骨成型術。方法是從中線向患側作一曲線切口,在肋軟骨骨膜和肋骨骨膜下解剖畸形的肋軟骨和肋骨,做多個橫行切口糾正畸形後,將肋軟骨向上拉向胸骨,用縫線將肋軟骨縫在胸骨前面,然後縫合骨,用縫線將肋軟骨縫在胸骨前面,然後縫合皮膚,這種手術簡單,適合於較輕的漏斗胸。

2、胸骨抬高術:

是將畸形的全長肋軟骨(第3~6肋軟骨),自肋軟骨骨膜下切除使胸骨自第2肋骨以下完全遊離,在胸骨的上端相當於第2肋骨水平的胸骨後板作磺行截骨,在截骨處鉗入肋軟骨片,並縫合固定,這樣就使胸骨抬起了。然後再將第2肋軟骨由內前向外後斜行切斷,將肋軟骨的內側端重疊在肋軟骨的外側端上縫合固定,即三點固定法,最後將肋間肌和腹直肌分別縫合在胸骨上,並縫合皮膚。這種方法術後可能出現反常呼吸,有人用金屬針或金屬板加強固定,可以避免術後反常呼吸及術後胸骨再度塌陷。此法的缺點是需要再次手術取除固定金屬材料,因此不太受歡迎。

3、胸骨肋骨抬高術:

特別適用於肋軟骨肋骨骨質都比較柔韌的較年輕的患者。正中切開皮膚後,顯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軟骨,在肋軟骨骨膜下將肋骨遊離出來,在接近胸骨處切斷第3至7肋軟骨,並將各肋間肌向側方切開,使肋骨及肋軟骨前端具有充分的遊離性,將肋軟骨腹面作多處橫行楔狀切除,使肋軟骨向上抬起,恢復到正常的走行位置,剪除過長的肋軟骨,用滌綸線將相應的肋軟骨斷端縫合,使胸廓的前後徑加大接近正常形態,兩側肋軟骨向上牽拉的合力將凹陷的胸骨向上抬起,故稱胸骨肋骨抬高術。

溫馨提示:無論何種手術由於要切斷肋骨,破壞了胸廓的完整性,肺部感染,肺不張致使缺氧引起腦損傷的手術風險仍然存在。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