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女生有這樣一個信念

  ▼

  我相信終有一天

  我的意中人會踏着七彩祥雲來娶我

  但!在心願成真前

  請擦亮雙眼

  深圳有位楊女士

  本以爲收穫的是愛情

  沒想到卻和閨蜜擁有了“同款男友”

  再仔細一查

  更令人氣憤的事情出現了……

  網上交友遇到“真命天子”

  今年年初,一名頭像英俊的男性通過微信“附近的人”主動添加事主楊女士。

  ▲對話截圖

  他介紹自己姓“文”,是寶安福永這邊的本地人,之後幾次線上交談裏,該名文姓男子主動把自己的生活相冊,“身份證”照片發送給楊女士,表明自己“誠心交友”。男子還曾向女事主楊某某表示,自己有投資房地產、茶莊等生意,收入不菲。

  不久,二人第一次線下見面,文姓男子乘坐一輛寶馬小轎車一身名牌地出現在女事主楊某某面前,他用流利的粵語與女事主交談,還介紹自己出行都是由自己私人司機接送的。這一切都更加讓女事主相信,自己遇到命中註定的“白馬王子”。第二次見面,二人發生了關係。

  “如意郎君”要借錢

  一個月後,這位“身家不菲”的文姓男子向楊女士表示,自己曾在內蒙古呼倫貝爾投資房地產兩千萬元,如今出現資金週轉困難,如果不盡快追加三百萬元,前期的兩千萬就會打水漂。

  由於怕失去這個“如意郎君”,楊女士前後四次,向男子轉賬35萬元。

  閨蜜:這是我男友啊

  謊言終會被拆穿,當楊女士正沉浸在該男子的甜言蜜語裏時,一個意外插曲讓她開始懷疑“男朋友”的真實身份。

  前段時間,楊女士將二人出外遊玩的親密合照放在朋友圈,楊女士的一名女性朋友廖女士私下聯繫她,詢問她,照片上的男性明明是自己的男朋友,怎麼又變成了楊女士的男朋友了。

  emm,一條朋友圈發揮了斷案的功效。

  二人一番交流,都覺得事情不對勁,於是楊女士選擇了報警。

  “男友”到底是誰?

  楊女士報警後,南沙所立即組織精幹警力進行調查,最終警方獲知嫌疑人真實身份和住址位置。9月10日民警在沙井某商場附近將嫌疑人捉獲。

  ▲“富二代”被抓

  寶安警方介紹,這名外表光鮮的福永“富二代”,真名胡某烽,江西人,曾經在福永一印刷廠打工。

  近兩年來,他在網上謊稱自己是深圳福永本地“富二代”,騙取多名女子的財物。

  被捉時,胡某烽還堅稱“二人戀愛時,女方自願借款”。然而,此時他手機裏與他同時保持聊天狀態的女性,還有十幾名。

  警方初步統計,胡某烽詐騙金額接近一百萬元,被騙女性多分佈於寶安沙井、松崗、福永。

  原來這“白馬王子”不僅僅是楊女士和其閨蜜的男友。

  “男友”到底有些什麼套路?

  辦案民警總結道——

  嫌疑人主要通過幾個手段來精心包裝自己,欺騙女事主們。

  

  一、使用虛假身份證;(別以爲看過身份證,就確定是本人了!)

  二、編造自己參與各種生意;

  三、他朋友圈裏都是網上下載的能突顯其奢侈生活的照片視頻;(眼見未必爲實)

  四、購買各種名牌A貨,固定租賃同一臺豪車;

  五,花言巧語,天天對被騙對象微信轟炸,即使關係破裂被懷疑,也不會火速把被騙對象拉黑刪除,保持穩定聯繫。

  六、當二人發生關係不久後,嫌疑人便會以資金週轉不靈爲由向被騙對象騙取錢財。

  

  溫馨提示

  不婚人羣受騙比例高,傷感情又傷錢

  據《中國網民網絡安全意識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八成網民遭遇過網絡詐騙,其中女性網民被騙比例爲7.1%,略高於男性。

  ▲不同性別網民被騙人羣比例

  另外,在網民調查中還顯示,離異人羣屬於易受騙羣體。在曾被騙的人羣中,已婚人士佔比爲5.1%,未婚和離異人士比例分別爲7.3%和8.1%,均高出於已婚人士。(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中國不同婚姻狀態網民被騙人羣比例

  安全專家建議廣大用戶,在使用網絡交友時,一定要加強自我防範意識,陌生人面前不可放鬆警惕。

  當網戀涉及到金錢往來時,更需謹慎小心,切勿因對方的花言巧語和禮物矇蔽雙眼,一旦發現可疑苗頭,與家人和朋友溝通的同時更應當向警方反饋,及時報案,以免被騙財騙色。

  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主編、運營:田詩

  實習編輯:李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