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今看來,獨立後的印象筆記充分考慮了產品的工具屬性、內容屬性、平臺屬性和社交屬性,一方面專注於對高價值信息場景的挖掘,產品功能在一年間不斷擴展、深化,覆蓋了個人用戶數據和信息的抓取、存儲、編輯、共享、分享、任務管理等各個環節,貫穿了知識管理的全鏈條。\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隨着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傳統企業對於知識型團隊的需求增加,需要將團隊成員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成爲團隊的顯性知識,把個人智慧上升爲團隊的集體智慧,印象筆記也由此生髮出了拓展產品外延的契機,規劃將服務團隊客戶的印象筆記企業版進行全新升級。

"\u003C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據透露,今年是印象筆記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年,產品迭代速度前所未有,實現了用戶增長率、用戶活躍度增速、營收增速均翻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c70ef89c6344ef1bc70db98ed3b4245\"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印象筆記:成立7載,創業1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7月18日,是亞馬遜在中國市場的策略調整正式生效,電商業務全面轉向海外購的日子。這一天,印象筆記在北京的鳳凰中心舉辦了一場七週年線下活動,如同一年前那場帶有“重組宣言”意味的六週年活動,這一次活動的內涵也遠遠超越了週年紀念,更像是印象筆記在對外公佈一份獨立後的年度答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6月6日,在進入中國6年後,印象筆記宣佈完成重組——在Evernote開放全部源代碼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印象筆記成爲一家由Evernote、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中國管理團隊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資公司,並引入中方資本紅杉寬帶數字基金數億元人民幣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意味着印象筆記成爲了一家中方控股的獨立的互聯網公司,此次重組也被認爲是外企在中國本地化最爲徹底的創新模式,是硅谷科技公司本土化進入3.0階段的標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時隔一年,經歷了團隊擴充、產品迭代、品牌煥新的印象筆記,精心準備向外界展示年度成果,在亞馬遜中國電商市場份額不斷丟失、甲骨文裁員等外企本土化紛紛失利的大背景下,這場活動顯得格外引人注目。\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64b187672da45c298d7469438add05e\"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印象筆記:成立7載,創業1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樣本還是例外?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印象筆記的分拆、獨立曠日持久。早在2015年底,剛剛出任印象筆記CEO的唐毅便與時任Evernote CEO的聶坤瑞(Chris O’Neill)、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探討中國區業務的發展,並得出了用一個新的股權獨立的框架來挖掘中國市場潛力的結論。此後,經過了32個月的漫長談判,印象筆記於2018年6月正式宣佈重組,但因所涉環節衆多且無先例可循,細節處理一直持續到不久前纔剛剛結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一年之後提及這次重組,唐毅用了“適時、適合、適應”三個詞來形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適時指的是符合行業變化、客戶需求以及企業和團隊的追求。”唐毅解釋說,“適合是因爲公司通過架構重組得到了賦能,包括管理意願的實現,團隊的激勵,技術的追求,產品的獨立,文化的融合等,包括從客戶的反饋中都體現出印象筆記是適合走拆分獨立這條路的。獨立之後,我們整個團隊在技術研發、產品改進、市場推動等各方面工作的開展都覺得很適應,工作效果也很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3aa40d71a65482a8d858248894d9bb5\"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印象筆記:成立7載,創業1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透露,今年是印象筆記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年,產品迭代速度前所未有,實現了用戶增長率、用戶活躍度增速、營收增速均翻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這並不意味着印象筆記的本土化路徑可以被廣爲複製,成爲硅谷科技公司本土化的樣本或解決外企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良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中最不具有可複製性的因素在人。在國內互聯網企業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外企冗長的決策鏈條、慢吞吞的反應速度,對中國本土消費習慣和人文環境的漠視一直飽受詬病,這背後的癥結早已不是什麼祕密,早在2011年,時任亞馬遜中國CEO的王漢華就曾說:“亞馬遜中國在全球市場扮演運營中心,而非決策中心。”不肯放權、不願放權,始終是外企在中國市場屢屢失利的致命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在印象筆記的分拆中,中方的推動固然重要,但唐毅也坦言“美方的意願很強”,面對Evernote 全球第二大市場,美方一直希望“解鎖中國市場全部潛力”。而作爲投資方的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中國寬帶產業基金董事長田溯寧也是促成談判的關鍵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關於印象筆記的中方管理團隊,有三個角色被認爲是不可或缺的:被信任的全球公司的中國管理者;有能力、有經驗的交易談判者;既能創新也能推動業務升級的創業者。曾任職K&A Venture創始合夥人並有豐富跨國公司管理經驗、長於溝通協調的唐毅無疑是最佳人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人和之外,印象筆記的獨立還佔據了天時、地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正式宣佈重組時,印象筆記進入中國已經6年,有了一定的用戶積累,在原有的股權框架和決策機制下,未滿足的用戶需求也累積到了一個臨界值,企業的品牌方向和發力點非常明確,獨立是邁向下一個臺階的必經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與此同時,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筆記類產品的C端使用場景不斷豐富,多端同步需求日增。面向B端的在線文檔類、協同辦公類的工具產品則進入了爆發期,巨頭們看中了企業服務市場的廣闊前景,併購動作頻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此時的印象筆記,用戶基礎在C端,但也在辦公場景下廣泛使用,具備了跨入B端市場的條件,獨立可以說是恰逢其時。\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獨立之後,何去何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獨立後的印象筆記,迅速低調上線了自己的App,將本地數據遷移到了騰訊雲,補上了手機號註冊、微信登錄、手機支付等基礎功能,並在重組兩個月後推出了Markdown 編輯器、電腦端密碼鎖、Widget 剪藏等新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現在的狀態非常像在帆船比賽中一邊奮力比賽,一邊升級船隻。我們不可能進港升級完船隻再去比賽,只能邊比賽邊升級,更大的挑戰是肯定的,但我們賽得還不錯。”唐毅這樣形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對印象筆記來說,在減少對用戶干擾的情況下完成過渡、補課是緊急的事,但印象筆記其實還面臨着更重要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印象筆記獨立前後,正是國內市場包括雲筆記、在線文檔等在內的泛筆記類產品市場風起雲湧之際。2018年4月,騰訊推出騰訊文檔,不僅有馬化騰親自站臺,而且宣佈個人版永久免費;5月,網易有道推出企業級Wiki產品“有道雲協作lite”,提供協作共享辦公方式;12月,釘釘和金山WPS聯合推出釘釘智能文檔;同一年,快手收購了在線文檔一起寫;字節跳動在投資石墨文檔後,又收購了效率工具幕布,佈局B端意圖明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系列動作背後折射出兩大趨勢:一是泛筆記類產品普遍瞄準B端發力;二是此類產品將融入巨頭生態,發展方向體現巨頭意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中國智能移動辦公行業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將達到近500億元。龐大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吸引着巨頭入局,而在線文檔是打開企業級SaaS服務市場的重要切入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企業戰略和生態角度來看,騰訊文檔意在滿足微信、QQ用戶龐大的移動辦公需求,通過打通旗下多款產品,做到辦公社交無縫銜接;對於釘釘來說,在線文檔也是企業整體在線辦公生態的一部分;字節跳動不斷加碼企業辦公產品,內部的企業即時通訊工具Lark與石墨文檔、幕布一同搭建了B端入口;快手收購一起寫,不僅可以爲內部團隊提供提高生產力的協作工具,還可以輸出服務給平臺上的中小企業,增加機構賬號粘性,同時能將一起寫的部分客戶轉化到自己平臺上,爲他們提供廣告營銷服務;擁有有道雲筆記、有道雲協作lite等工具型產品的網易有道於2019年一季度宣佈轉型教育後,其工具類產品的發展也必然納入企業整體戰略考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市場熱點起起落落,巨頭們各懷心事,在泛筆記類產品各有皈依的市場中,“獨立”成爲印象筆記的特點和標籤之一,這對剛剛取得戰略決策權的印象筆記是一個考驗。產品功能是“表”,企業定位是“裏”,獨立後的印象筆記去向何方,是未來成敗的關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今看來,獨立後的印象筆記充分考慮了產品的工具屬性、內容屬性、平臺屬性和社交屬性,一方面專注於對高價值信息場景的挖掘,產品功能在一年間不斷擴展、深化,覆蓋了個人用戶數據和信息的抓取、存儲、編輯、共享、分享、任務管理等各個環節,貫穿了知識管理的全鏈條;在企業端,嘗試探索從個人知識管理到團隊知識管理的自然拓展,挖掘企業獨特場景、提升團隊協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內容端小步探索,搭建高價值信息的內容社區。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定位和一條獨一無二的發展路徑。\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找到方向找到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帆船比賽中,帆的角度、船的平衡、好的線路是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我們一直在思考印象筆記的下一步是什麼,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方向,也通過調整帆的角度,收穫了最大的風力。” 唐毅說,“我們希望不斷拓展思維邊界,成爲用戶的,甚至人類的第二大腦。這與我們的追求一致,與企業的屬性、文化一致,與印象筆記創立的初衷一致,也與我們擅長做的事情一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具體而言,印象筆記的發力方法是以場景爲切入點,將多項功能串聯,新功能的開發、取捨都以是否符合用戶場景需求爲標準。例如,一位C端用戶在使用印象筆記時,最初的需求是簡單記錄信息,抓取並儲存外部信息素材,此後可能會編輯、閱讀、整理甚至在會議中投屏演示,還有相當大的幾率會分享,也可能會與夥伴共享或協同編輯。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形式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圖片、音視頻等,伴隨着思考和行動還會產生一系列需求,例如整理思維導圖、列出清單和任務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初,Evernote的大象形象來自美國諺語:“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大象永不忘記)幫助人們記憶也是Evernote產品創立的初衷,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產品的進化,筆記工具類產品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印象筆記商務及運營高級副總裁喬遷表示,印象筆記產品的設計充分參考了DIKW理論,並有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DIKW是知識管理的經典金字塔理論 —— Data(數據)、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識)、智慧(Wisdom)由下至上組成了DIKW金字塔模型。數據經過整理變成信息,綜合信息能解決某個問題就形成了知識,知識通過反覆實踐昇華成了智慧。這是知識管理的價值獲取流程,也是人類的認知習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印象筆記近一年的功能更新軌跡來看,基本是以DIKW的理論爲基礎,以場景爲主線在深化產品內涵:通過小程序快速批量保存文檔,輔助數據收集;完善OCR技術,方便用戶提取文字、二次編輯;內置筆記模板以幫助用戶完成數據整理;提升搜索功能以提高知識回溯能力;推出素材庫,便於將數據進行分類存儲;開發了微信小程序分享筆記的功能,促進知識和信息流動;提高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幫助用戶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以進行多維度思考和判斷、形成智慧。此外,喬遷提出,印象筆記也在通過待辦清單、思維導圖、空間協作等功能,推動思考向行動轉化,探索DIKW模型向DIKWA模型的升級,其中的“A”代表Action(行動),讓知識產生更大的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隨着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傳統企業對於知識型團隊的需求增加,需要將團隊成員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成爲團隊的顯性知識,把個人智慧上升爲團隊的集體智慧,印象筆記也由此生髮出了拓展產品外延的契機,規劃將服務團隊客戶的印象筆記企業版進行全新升級。\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C端、B端、內容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印象筆記的用戶以C端爲主,但同時覆蓋了生活場景和工作場景,這爲印象筆記將產品延伸到B端提供了機會。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B端是我們一定會深耕的,但我們並非轉型B端,而是在C端基礎上,自然而然生長出了B端屬性,並且通過不斷微調,基本找到了B端航向。”唐毅表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唐毅認爲,印象筆記的用戶大多具備個人和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而產品要同時賦能到“作爲個人的人”和“作爲企業員工的人”,必須找到二者間合理的邊界,當需要跨邊界賦能時,邊界要降低甚至打開,當涉及企業數據安全和機密時,邊界要上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印象筆記在B端的功能定位,可以看作是企業知識庫+企業協同和效率平臺,涵蓋企業知識的留存、傳播、共享,在去中心化的信息結構中,實現信息流動和團隊內多重角色的互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服務B端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產品的標準化功能與企業定製化需求之間的平衡,“每個行業的關鍵流程不同,我們會在水平的解決方案和垂直的深度方案上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和思考。”唐毅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C端和B端之外,內容端是印象筆記的另一個發力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悉,印象筆記曾組織過一次小範圍的讀書筆記徵集活動,由印象筆記的用戶主動報名參與,提交寫作計劃,承諾每週更新一次讀書筆記並無償分享到共讀羣。活動只定向發送了少量用戶,超過20%的用戶報名參與了活動並在實際參與過程中持續提供高質量的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印象筆記上的筆記內容包羅萬象,用戶不乏各類大V甚至行業大師級人物,高質量的筆記內容和強烈的內容分享意願滋養了印象筆記內容端的機會,面向內容的各種形式的探索也在持續進行中,無論是線下系列主題沙龍“大象識堂”、還是主打在線課程的“大象學院”,都帶有嘗試的痕跡,但內容端最終的發展方向尚未有定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果說C端已經有了非常準確的航線,B端是大致準確的航線的話,內容航線是需要不斷修正的。” 唐毅坦言,“我們希望印象筆記也能逐步從一個高質量內容產生和積累的平臺,逐步進化爲一個內容分享和閱讀的平臺。目前來看,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兩方面意願都很強。我們樂觀其成,非常想看看它最後會演變成什麼形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對C端、B端和內容端這三個方向,在唐毅看來,在“成爲3億人的首屏應用”這個大目標下,三個方向分別對應着“管理個人信息的智能助手”、“提高團隊效率的協作工具”和“富集高價值信息的內容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的自身積累和我們的用戶特點,剛好讓我們能同時抓住好幾個機會,這幾個機會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完善了我們的初心,這讓我們覺得前途光明。”唐毅說。\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大象的未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補上了此前六年落下的課後,印象筆記已經進入了密集的新功能推進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今年6、7月份,印象筆記一口氣推出了清單、思維導圖、空間、助理、素材庫、模塊化編輯器等一系列Evernote尚不具備的新功能,並全面支持了中文OCR功能以便於高效準確地進行文字整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悉,最新推出的模塊化編輯器的理念和技術實現方式在業內處於領先水平。升級成模塊化編輯器後,最小計量單位不再是筆記,而是模塊。例如,一篇筆記裏的段落、引用、待辦事項、圖片、附件等都可以算作是一個模塊,某種程度上類似於樂高積木,不同的積木塊可以拼裝爲任何形態。由於模塊可以靈活拖拽,信息的蒐集、編輯、整理都變得更加自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唐毅認爲,印象筆記的產品不易被模仿,因爲“你是誰,你才能做出什麼樣的產品“。獨立後,印象筆記的團隊從30多人迅速擴充到120多人,成員背景各異,既有來自國內創業企業或大公司的本土員工,也有海歸畢業生,還有硅谷回國人員,年齡層跨過了70後和90後,這樣的差異讓唐毅一度擔心團隊的文化衝撞,但實際的融合效果卻很好。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們的態度是:堅持不放棄硅谷文化,重度擁抱創業文化,結合中西方的優勢,堅持原則和方向,打造有中國特性和全球格調的產品。“唐毅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至此,這頭入鄉隨俗的大象已經有了明確的戰略定位、產品方向和成熟的團隊,但遙望“第二大腦“的願景,這一切似乎纔剛剛開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印象筆記7週年的線下活動中,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識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李涓子受邀作爲嘉賓出席,並作了《知識圖譜與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演講。在當前的產品層面上,成爲人類的“第二大腦“還是一個遙遠的願景,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則是向這個遙遠願景邁出的一小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唐毅認爲,來自經驗積累的知識的標籤和圖譜與對數據的處理和機器學習相結合,是知識總結、提煉、內化最好的方法,而技術如何在其中運用則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未來,“如何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語義理解以及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結合用戶對模塊化的信息、標籤和知識圖譜的運用,結合編輯和知識組織方式的變化等,真正爲用戶提供增強的人工智能,幫助用戶聯想、創造,在已有知識和信息的基礎上提煉、理解、行動,這是我們要長期思考並深耕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悉,印象筆記已經與科研機構、開放平臺等多渠道開展合作,充分連接外部的研究成果,爲未來的願景鋪路——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語義理解等各種形式的人工智能與增強智能技術,讓產品真正達到“第二大腦”的層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自2002年,斯捷潘·帕奇科夫(Stepan Pachikov)研發Evernote以來,這頭大象有時順風順水,有時跌跌撞撞。一路從硅谷走進中國,特別在印象筆記獨立後,大象被激發出全部潛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當人們對它的期待從幫助記憶進化爲知識管理,乃至協同、共享、爲決策和行動提供支持和幫助之後,大象的未來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變得更加富有想象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大象究竟能走多遠?或者說,知識管理工具的未來形態會是怎樣的?是否能夠幫助人們規劃行程、安排事務,與我們的大腦配合呼應?這已經超出了某一家公司的努力範疇,必須依託整個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和突破,但無論如何,保持進步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印象筆記的未來值得期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1790524092912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