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期的內容當中

除了看到常見的ODS

還會看到

CFCs、HCFCs、HFCs

以及很多R開頭英文簡稱

它們不僅很陌生

而且長得像

是不是很難分清了?

快和我們一起來認清臭氧層破壞的元兇吧

CFCs、HCFCs、HFCs這三大類物質,都是製冷劑,從左往右,簡單地理解就是現在已經禁用、現在尚可使用、以後使用。至於R開頭的物質,都是這三大類產品的子項,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能知道有R開頭的物質,就已經很不錯了哦。

CFCs

事實上,爲了區別各類氟利昂對臭氧的不同作用,美國杜邦公司於1988年首先提出用CFCs表示氯氟化碳,CFCs爲氯氟烴類製冷劑,含氯元素,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最大,且會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被列爲一類受控物質。CFCs主要包括R11、R12、R13、R114等,按《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除特殊用途外,全面禁止CFCs的生產和使用。

HCFCs

HCFCs爲氫氯氟烴類製冷劑,主要包括R22、R123等。由於存在氫元素,大大減弱了其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目前尚可繼續使用,屬於過渡型製冷劑。按照《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最新的調整方案規定,對HCFCs實施分階段淘汰,計劃於2030年實現除維修和特殊用途以外的完全淘汰。

HFCs

HFCs爲氫氟烴類製冷劑,主要包括R134a、R23等。由於其不含氯元素,不會對臭氧層產生破壞,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逐漸成爲替代型製冷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