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撰文\u002F趙立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實在是太深刻了,對於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來說,回憶童年的悽慘是歷歷在目,尤其是年少失學的遺憾讓他揮之不去。終於公元1375年,朱元璋下發了一份諭旨 ,諭旨中說:有司立社學,延師儒,以教民間子弟。《大明會典社學》)這是他對童年最大遺憾的一種代償,不管怎麼說,這是歷史上少有的帶有溫情的一道諭旨,正是這道諭旨改寫了當時農村娃娃讀書難的歷史,也是朱元璋關愛農村子弟的一種具體表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27822fac9df4a7ea3d8d5dc19109e8b\" img_width=\"634\" img_height=\"396\"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朱元璋與讀書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朱元璋讓地方官府幫助民間辦學校,這種學校叫社學。還要請老師來教學。並要求“有司不得干預”,給學校充分的辦校自主權。這種學業校既不是官辦的正式學校,也不是民辦的私塾,辦這種學校,就是要儘可能普及民間教育。 朱元璋不僅不限制老百姓唸書識字,而且鼓勵各地開辦學校,讓老百姓家的孩子能多一點兒讀書機會,這些都源自於他早年失學的遺憾,爲此他希望像他一般出身的農村娃娃能夠有學習的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那時候老百姓家的孩子讀書,一般都是從小在私整裏面讀書認字,學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去考官辦學校。明朝的官辦學校有兩種: 一種縣地方上府、州、縣的儒學, 另一種是京城裏的太學, 正式的名稱叫國子監。除了這兩種學校之外,還有一種民辦官助的學校,這就是朱元璋詔書中要求地方上建立的社學。\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486ffa0866b404c88406126a55f77d8\"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相關畫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明史》中說: 社學,自洪武八年, 延師以教民間子弟,兼讀《御製大誥》及本朝律令。 既然皇上下了諭旨, 讓地方建社學, 地方上當然不敢怠慢, 一時間各地紛紛建校。一些地方誌上記述了明初社學的盛況, 一個比較大的府,也就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多的可以建有四百多處社學,平均每個縣就有幾十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社,就是鄉社的意思, 明朝的社也叫里社,社學指的就是鄉里村社的基層行政區的小學校。社學的校址一般都建在廢舊寺院,祠堂之類的地方。由地方政府撥出一些田地,或者由當地富戶大族贈出一些田地,供給辦學之用。這就是江南一些宗廟祠堂至今還保留着大量教書育人的信條的主要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2e4693bfa14caaa692bcdb71a1bee3\" img_width=\"1500\" img_height=\"2450\"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明代士大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開辦社學以後大約五年時間,到了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 朱元璋又下令停辦社學。用朱元璋的話說,就\u003Cspan\u003E叫作\u003C\u002Fspan\u003E“好事難成”。按照朱元璋解釋:“ 且如社學之設,本以導民爲善,樂天之樂。奈何府、州、縣官不才、酷吏害民無厭,社學一設,官吏以爲營生。有願讀書者,無錢不許入學。有三丁四丁不願讀書者,受財賣放,縱其愚頑,不令讀書。有父子二人,或農或商, 本無讀書之暇,卻乃逼令入學。有錢者,又縱之; 無錢者,雖不暇讀書,亦不肯放,將此湊生員之數,欺誑朝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元璋發現了這些問題,決定停辦社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經過長期整頓的三年以後, 到了洪武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83年, 朱元璋又下令讓各地“復設社學”。這次復設, 地方上辦學就不再像上一次那麼火熱了。從此社學因地方官重視程度不同,歷經幾盛幾衰,但終明之世, 始終與私塾、義學相輔,成爲鄉間教育的一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社學雖然不比正式官辦的府、州、縣學校,但它畢竟是半官辦的,不僅規模大,一般是“凡三十五家皆置一學,願讀書者,盡得預焉”。(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22), 而且有學校校產田地供養,因此就能夠請到當地最好的老師,教學質量也比一般私塾要高一些。這些社學的學生叫“鄉里學舍生員”,老師,一般也叫“社師”。\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36daecfa2024fffa1f63eb42c84dfa8\" img_width=\"690\" img_height=\"457\"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明代讀書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早期社會教育起到了培養早期教育的作用,當時的小學生讀朱元璋《大誥》的故事,說的是一位六歲的小學生,因爲能背誦《大誥》,得到朱元璋接見,還給了獎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六歲小孩子能夠把朱元璋的語錄《大誥》全部背誦下來,確實是件新鮮事兒,不管他背的是朱元璋語錄還是唐詩,都應該算得上是一位小神童了。因爲他是響應朱元璋的號召,背的是朱元璋的語錄《大誥》,所以朱元璋格外高興,給他一些獎勵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不過六歲的孩子,按照年齡規定,還不能上社學,他就只能在私塾裏接受識字教育,到八歲以後才能進社學,在社學裏面學得好,才能進入官辦的儒學繼續讀書。沒有進入官辦儒學的讀書人,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年齡大的人,都叫“童生”。意思就是念書的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這些少年童生,一旦進入官辦的儒學,不管是府學,還是州、縣學, 就都成了儒學生員,就開始有了不同於一般人的身份了。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秀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d73d7dd3d7844a48f390b6071810668\"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40\"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明代讀書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朱元璋說過,治理國家,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農桑,二是辦學。抓農桑是爲了解決穿衣喫飯的問題,辦學是爲了解決國家人才問題,這兩件事當然最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們前面說過了,朱元璋這個人,小時候家裏窮,沒有讀書的機會只讀過幾天私整,後來打天下要用文化的時候,就感到沒讀書很喫虧 深知窮家孩子不能讀書的苦處,所以他當了皇帝以後,就格外重視教育。可是比一般教育還要重要的是通過學校爲國家培養人才,而這些人才,還必須是根據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的政治需要培養出來的。因此,朱元璋在全國建立正式官辦學校,比提倡民辦學校還要早好幾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同時,朱元璋對中書省的官員們說:“學校之教,至元其弊極矣。上下之間,波頹風靡,學校雖設,名存實亡。兵變以來,人習戰爭,惟知干戈,莫識俎豆。朕惟治國以教化爲先,教化以學校爲本。”(《明史·選舉志一》)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f66967f2bb04a0c8d447b33767bc86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13\"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這一年,朱元璋特地讓各地儒學老師公費到京師來,並接見他們。這不是表示對教育的重視嗎,可是等到朱元璋見到這些老師的時候,就高興不起來了。原來這些老師中的許多人,只是書呆子。朱元璋向他們詢問民間疾苦,他們回答說:“臣職在訓士,民事無所與。”《明史·門克新傳》皇上問他們民間疾苦,他們回答說:我們的職責是教育學生,與民事無關。這還不是找捱罵嗎!朱元璋聽了很不高興,說道:“宋朝的胡瑗爲蘇州、湖州儒學教授,他教學生們要兼通,用學到的經義做實事。漢朝的賈誼、董仲舒雖起自田間,都能談時務。唐朝的馬周即使不能親自見到太宗,也要教武臣們代其言事。如今我把你們請了來,親自接見你們,問詢民間之事,你們居然無言以對,難道你們學的聖賢之道就是這樣的嗎?”他一怒之下,把這些教師都趕到邊遠地區去了,而且還爲此專門下了一道榜諭給全國的學校,使爲鑑戒。這些教師也不能不服氣,人家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說起話來引經據典, 處處在理,而他們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如果教育出一羣新的書呆子, 怎麼能爲朱元璋的大明朝服務呢? 朱元璋希望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是國家有用的人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9e3b239df5641f0bc02b491c9f93133\" img_width=\"480\" img_height=\"270\"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朱元璋書法\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朱元璋建立的府,州、縣儒學校, 其實就好比我們今天的市立中學、州立中學、縣立中學,不過每個府、州、縣都只有一所, 學校等級是 一樣的,只是教官級別有所不同。府一級的學校教官叫“教授”, 州一級叫“學正”, 縣一級叫“教諭”, 他們的下面還有一些教員 ,叫“訓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這幾個級別的教官中,只有府學教授是從九品官員, 從九品是有品級的官員中級別最低的一級, 其他的教官連個品級都沒有, 就叫不入流。這些教官雖然品級很低,或者根本沒有品級,即使是一般的教員訓導,也有冠帶,就是有官服官帽, 跟一般讀書人不一樣; 而且不允許地方官差遣教官以示朝廷重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元璋這麼重視教育, 那麼全國有多少府、州、縣,就應該有多少學校。那時候只有十二個省, 府、州、縣加上軍隊衛所設立的學校, 一共只有教師四千二百多人。我們今天聽起來, 覺得怎麼這麼少呀?可是那時候, 這就算得上是相當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學生最多的是應天府學, 應天府是京師所在地,所以學生多一些,共有六十名學生, 其他各地, 一個府在學校的學生,只有四十名定額,州、縣只有三十名。就這麼點兒學生, 那可算得上是重點而又重點的學校了吧? 這些學生叫生員,也叫秀才。我計算了一下, 估計當時全國在校學生多的時候達到三萬至五萬人,能佔到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多一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別看這些秀才雖然只是箇中學生,那可是國家的寶貝。都是公費生, 每月每人給六鬥米,後來又加到一石,還給魚肉, 不僅管飯,而且管衣服穿。不過衣服也是有規定式樣的,是統一的校服:戴四方巾,穿生員服,長袍,離地一寸,袖長過手,翻回來的袖口,不能超過肘部三寸。後來因爲這套衣服跟吏員的服裝有些像,又做了式樣改進,改進的衣服有個專名,叫襴衫,用玉色布絹做成,寬袖,後來又讓戴個遮陽帽。史書中說:“太祖親視,凡三易乃定。”《明史·輿服志三》這種統一的校服,都是朱元璋親自審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1e78eb75cbc4bc98b3009401a8f3d27\"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00\" alt=\"朱元璋如何辦農村教育?親自編纂教材,南北優秀教師對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朱元璋畫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朱元璋覺得當時北方文化水平比南方低,爲了加強北方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他還特地下令,調南方的老師到北方學校任教。 學生珍貴,教師就更珍貴。那時候山西襄垣有位縣學訓導,不久被提升爲御史,沒幾年工夫,又提拔成爲尚書,明朝國子監最初的監規就是他增定的。所以《明史》中說:明開國時即重師儒官,許存仁、魏觀爲祭酒,老成端謹。(宋)訥稍晚進,最蒙遇。與訥定學規者,司業王嘉會、龔敬。三人俱年高,鬚髮皓白,終日危坐,堂上肅然。而張美和、聶鈘、貝瓊等皆名儒,當洪武時,先後爲博士、助教、學錄,以故諸生多所成就。在朱元璋親自下大氣力主抓下,大明王朝的教育水平空前得到了提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1689140299371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