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8日訊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萬寅 唐薇頻 姜國)湖泊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折射出城市的靈魂。能否超越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透過夏風吹過的湖面風光,發現波光之下的厚重底蘊?即日起,在“城市發現”的主欄目之上,我們開闢“讀湖”系列,走向湖畔,品讀這些城市中的斑斕明珠,試圖挖掘出一點湖底之泥,燒製成一組文化陶片,爲長沙的特質、調性、品格,留下一點有硬度的記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AmXtBnYl9VR\"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83\"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湖泊名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松雅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松雅湖位於長沙星沙大道盡頭,是集防洪調蓄、城市安全飲水、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佈局、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於一體的綜合性工程,湖泊溼地面積爲4000畝。湖泊及周邊共有溼地植物126種,溼地脊椎動物7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2019年4月,松雅湖獲評“長江經濟帶美麗湖泊”,成爲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湖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夏日的傍晚,雨後初晴。松雅湖上浮光躍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漫步、嬉戲、流連……人們從城市的高樓來到湖畔,用最放鬆的姿態與松雅湖親密接觸。\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1cQE4jW1H7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6\"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長沙縣星沙,愜意的湖居時光已流淌了十年。十年前,原團結垸退田還湖,4000畝松雅湖從地底湧出,橫空出世。逐水而居的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松雅湖畔安家,織造新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年來,作爲湖的老朋友,湖畔的人們發現,松雅湖還結交了更多“新朋友”——與湖共生的鳥、魚、植物品類超過百種,且在逐年增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長沙最年輕的湖,松雅湖有着怎樣的“朋友圈”?近日,記者又一次走近這個湖南省最大的城市湖泊。溼潤的夏風徐徐拂過湖面,滿湖的故事就像一圈圈漣漪,層層盪漾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跨越物種交朋友 50多種鳥類把這裏當成了越冬勝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2009年人工開挖的城市湖泊,松雅湖不僅是全市最年輕的湖,甚至一度是長沙縣這座工業城市的“異類”,孤獨到沒朋友。在喧鬧的城區,臥着一環清清的湖水,實在是這個城市的福分。正是因爲有了松雅湖的存在,“中西部第一縣”的剛性的縣城纔會顯得豐富和柔軟,人們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纔會點綴着詩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1cQbFrXziEq\"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湖底空蕩蕩,湖岸光溜溜,連水都是從撈刀河‘借’的。”10年前,團結垸圍堰成湖,長沙縣松雅湖管理局工程師施勝紅回憶,爲了把松雅湖養“活”,第一步就是要讓水“活”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自上海、西安等地的專業植物研究團隊,給松雅湖請來第一批朋友——水生植物。它們帶着使命來這裏安家:菖蒲吸收氮磷,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美人蕉沉澱淤泥,讓水質清澈;蘆葦叢裏培養微生物,形成食物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質好了,魚蝦來了,進而水鳥被陸續吸引過來。攝影師餘敏拍攝的照片,清楚記錄了許多新朋友的到訪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年6月,蒼鷺被發現在淺水區捕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3月,鳳頭 首現松雅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11月,兩隻戀愛中的小天鵝,在一處蘆葦蕩約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幾位接受採訪的觀鳥愛好者,都提到了2018年5月一個驚喜的發現:在松雅湖西部的溼地區域,鳳頭 帶着剛孵出不久的幼鳥寶寶在湖面上,或悠閒遊弋,或親密餵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AmYM1YGQBmQ\"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55\"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鳳頭 是一種越冬候鳥,3、4月份陸續遷往北方繁殖。這次發現,意味鳳頭 從遷徙候鳥變成了留鳥。長沙縣松雅湖管理局工作人員監測發現,黑水雞、夜鷺、小白鷺也已在此繁殖幼鳥,由“度假”變爲“定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岸上種的,與松雅湖有過親密接觸後,都成了它的‘忠粉’。”長沙縣松雅湖管理局90後妹子劉思做過統計,10年來,松雅湖的朋友圈成員以讓人欣喜的速度逐年增加:目前溼地植物達126種,魚類、爬行類動物72種;50多種鳥類把這裏當成了越冬勝地。這些新的成員,又以自己獨特的語言呼朋引伴,吸引更多新朋友相約松雅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最好的朋友是人 湖滋養着人,人守護了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瓦爾登湖》完美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而松雅湖畔,人和湖的故事同樣如此動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1cPu1eCIoR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9\"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有人說,松雅湖如蒙面美人,漸露嬌顏,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令人傾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個晴天的早晨6時,家住星沙城區的白領周杉都會出現在松雅湖的濱湖路入口,騎一輛共享單車,戴上耳麥,沿着環湖騎行道衝向前方。30分鐘後,當城市醒來,他已經在湖光中大汗淋漓地完成了一圈10公里騎行。“與松雅湖越親近,就越有勁。”周杉認爲,湖就是自己的能量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藝青年李尹喜歡與湖共讀。在松雅湖畔的長椅上,捧一本書,讓身體和心靈同時在路上。有一次,她讀《瓦爾登湖》,發現梭羅筆下的湖,和自己心目中的松雅湖如此相像。她模仿梭羅的文筆,在微信朋友圈裏寫道:松雅湖是一面明亮的鏡子,清晨,太陽用朦朧的羽刷爲它擦拭灰塵,小鳥澄淨的眼睛裏蘊含着天空的倒影,哪怕蜜蜂飛過耳邊微弱的嗡嗡聲,聽來也是音樂。在這裏,人和大自然融爲一體,每個毛孔都散發着喜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AmZKA29EbRx\"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96\"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幾乎每個人都有專屬的松雅湖“打開方式”。馬拉松發燒友天天“打卡”,雷打不動繞湖跑兩圈;廣場舞愛好者在湖畔的養心亭排練;北部沙灘上大人小孩玩得不亦樂乎……松雅湖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均每天有20000人光顧松雅湖,高峯時一天超過50000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湖滿足人的需求,人關注湖的感受,湖與人,成爲對方最好的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AmZnDpw2d3v\"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58\"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居住在湖畔的李先生每天繞湖萬步。他記得,四五年前,松雅湖也曾很受傷。野釣、野炊、野泳的人成羣結隊,破壞了生態平衡,留下垃圾遍地。有一天,他散步時,看到了一塊“禁止野釣”的標牌。一塊標牌就能禁住野釣?他笑笑,不以爲然地搖着頭走開了。但很快,他發現,野釣的人真的一個也沒有了。這背後是許多人付出的心血。松雅湖管理局人手緊張,面向全社會招募志願者護湖,吸引數百人報名。志願者見亂象就勸、見垃圾就撿,並與管理局一道,擬定了公園管理辦法、市民公約。很快,不文明行爲得到遏制,受傷的松雅湖又逐漸恢復了健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修復後的感情更懂得珍惜。如今,湖的每一寸肌膚都得到人們溫柔呵護。湖岸上,環衛工人全天巡查,不使一片垃圾入水;水質淨化系統定期給湖水“洗澡”;護鳥隊、護魚隊日夜守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專業人士則在探索更長遠的松雅湖保護機制。去年8月,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聯合長沙縣松雅湖管理局,在松雅湖畔開辦自然學校——以自然爲課堂,爲保護講故事。於是,松雅湖的朋友圈又多了一羣小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然學校向市民開設免費課程,教會人們探索溼地、服務溼地。截至目前,一共開展了50堂課,輻射超過1200個長沙家庭。每逢週末,一羣朝氣蓬勃的少年來到自然學校。他們是如此專注,不放過湖的每一個故事,想認識湖的每一個朋友,立志成爲湖的新守護者。松雅湖的未來,因此更加明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朋友在精不在多 寧願慢開發,給松雅湖留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松雅湖的名聲越來越大,它所在的長沙縣,數次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來,主動要求加入松雅湖“朋友圈”的人多了起來。人們發現,松雅湖已經悄悄開啓了身份識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久前,有個地產商看中了湖北岸一處地塊,擬高價拍下來做高端商業綜合體。商務部門經過討論後,婉拒了對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拿出小片土地做商業,不考慮配套建設用地,無法保證投資者的權益;拿出大片土地做商業,則無法保證羣衆的公共權益。不如先放一放,等考慮清楚了,再作計議。”長沙縣商務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沙縣歷任主政者關於松雅湖環湖建設有一個共識:寧願慢開發,甚至不開發,給松雅湖留白,也不要因爲亂開發而給後人留遺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大多數城市內湖的標配,湖畔大樓上的景觀燈帶常常被看做繁華的象徵。而璀璨的燈光秀,從來都不是松雅湖的“朋友”。長沙縣城市管理部門在聽取市民意見時,發現大家並不是那麼渴望松雅湖燈火輝煌。有位羅姓市民代表的意見成爲主流聲音——城市高樓上五彩斑斕的霓虹見多了,我們更喜歡欣賞湖水裏萬家燈火的倒影。在隱隱綽綽的湖畔步道上走一走,感覺步子慢了下來,生活也慢了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AmaABOgjN91\"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17\" alt=\"松雅湖的朋友圈\"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尊重市民意願,松雅湖的“原味”夜色被保留了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市人享受着城市帶來的交通、消費、娛樂便利,但在意念上嚮往着鄉村,而‘素顏’松雅湖,安撫了大多數城市人的鄉愁。”松雅湖的規劃設計師、中國建築技術集團副總規劃師張穎說,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氣質,湖也是如此。松雅湖的“氣質”就是自然、秀美、知性。爲了與之匹配,所有的環湖建設項目也遵循這樣的理念,體現高端的品質,知性的文化,宜精不宜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環湖一週,“朋友圈”故事聽了一路。坐在湖邊的長椅上,我們閉上眼睛,享受着微涼的湖風,也享受着一種回家的平靜,甚至忘記自己只是個過客,只是個松雅湖的新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讀湖問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爲什麼我們這麼喜歡松雅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建築技術集團副總規劃師張穎:城市居民對自然的嚮往跟我們人類幾十萬年的進化有關,我們的基因在山川森林裏野慣了。離不開城市,又嚮往自然生活,怎麼辦呢?這種需求反過來又成爲城市進化和迭代的強刺激,也成爲城市設計師的靈感源泉,在城市裏建設自然公園就是一種城市進化方式。松雅湖之所以“討喜”,也是這種設計思路的有效印證,它恰好拯救了現代都市人的“鄉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紐約曼哈頓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方,寸土寸金,單位面積創造的產值也是最高的,它的城市活力和市中心的中央公園直接相關。而今天的倫敦、巴黎、東京、上海,但凡大城市,都會建設大型城市公園。公園改變了城市的景觀,提升了城市的生活質量,也滋養着城市居民的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市民將在松雅湖收穫怎樣的新體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沙縣松雅湖管理局副局長何偉:經過近十年的耕耘打造,如今,一個頂級城市溼地生態湖泊已然成型,一個集商業金融中心、旅遊休閒中心、生活居住中心等於一體的核心經濟區域正在崛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松雅湖生態公園總面積7000餘畝,沿湖將形成8個城市功能區:遊樂港口—購物休閒區、友誼林—都市濱湖區、綠繞洲灘—溼地文化區、戶外探險—家庭探索冒險區、康體養生—健康體驗區、幸福林—歷史文化區、湘楚之光—文化創意展示區、香島—文化休閒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怎樣保護好身邊的松雅湖溼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周燦英:松雅湖是長江經濟帶美麗湖泊,是長沙不可多得的生態財富。加強對松雅湖溼地的保護,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建設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戰略部署的具體舉措,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長沙美麗願景的迫切需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保護溼地需要多措並舉,從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技術手段等方面共同發力。同時,要不斷加大宣教力度,讓更多人蔘與到溼地保護中來。\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1517786455577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