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 “中國網事·感動2019”二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結果近日揭曉。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作爲平凡人,他們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點亮自己,照亮他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0後”老藥師章臣桂——生於舊中國,章臣桂見證了缺醫少藥的過去;立足新時代,她在傳統典籍中探尋中藥的無限可能性,並研製出速效救心丸、清咽滴丸等藥物。如今八十多歲的她,從未停止對中醫藥研究的腳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山護林人”劉文鑫——66歲的劉文鑫,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守着一片林子。“不辛苦”是劉文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年輕時,他騎着摩托車巡守,歲數大了,他和老伴直接“住”守在林子裏,每天24小時瞭望,把崗哨過成了“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超能大叔”何永雲——汽車不慎墜江,車上三人危在旦夕……聽到呼救聲,在山坡上種地的何永雲急忙跑下山,奮勇跳江救起一家三口,並用所學急救知識對其中兩人進行心肺復甦急救,及時挽救了寶貴的生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車輪爸爸”倪金紅——今年52歲的倪金紅是一名出租車司機。2009年,他開始義務接送吳江社會福利院的孩子上下學,並一直堅持到現在。整整10個年頭,倪金紅每天風雨無阻,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爲“倪爸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獨臂支書”李健——歷經11次手術,拖着空蕩蕩的袖子和再造的左腿,生活的貧困讓李健越發堅強。經歷斷臂生死,從貧困戶到“獨臂支書”,李健從幫助羣衆致富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譜寫了一曲奮鬥不屈的人生華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世紀的音樂志願者”曹鵬——今年94歲的他,是耄耋而不輟的著名指揮家,是相信音樂“善民心”的交響樂普及者,是孤獨症兒童口中陪伴他們十餘年的“曹爺爺”。曹鵬用近一個世紀的時光,譜寫着城市間一曲關於音樂與愛的交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家暴先行者”萬飛——從警30年,萬飛接觸了大量家暴受害人,看到無數家庭因家暴破碎。他和“藍天下”的志願者推動建立了“婦聯+公安+社會組織+X”多部門聯動的反家暴支持體系,並被多地借鑑。四年來,他修復了數百個家庭受損的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背骨人”郭海波——郭海波,山西太行山區黎城縣孔家峧村的村民。7年裏,他已經從太行山中背出了21具八路軍戰士的遺骸。儘管山高溝深,大都沒有路,但郭海波依舊堅持找尋。“他們把命都丟在了這裏,我做這點事不算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腦癱“博士”謝炎廷——患有腦癱,只有一根手指能夠自如敲擊鍵盤,謝炎廷卻一路在蘭州大學讀到了“博士”。在周圍老師與同學的幫助下,沒能夠通過高考走入大學學堂的這位編外學生卻如常人一般完成了大學的課業要求。希望能夠將學業更進一步的謝炎廷把霍金作爲自己的榜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留守兒童的“家長”黃才義——無償提供房屋,爲留守兒童建立“心靈歸處”。“朝陽留守兒童之家”至今已走過12個年頭,共計接待留守學生和少年兒童2萬餘人次。在幫扶留守兒童的路上,儘管遇到許多難題,但黃才義無怨無悔,將真摯的感情投入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網事·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由新華社發起,新華網、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承辦,自2010年起已成功舉辦九屆,今年進入第十年。該活動是國內首個以基層普通百姓爲報道和評選對象,由新華社記者走訪基層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機構推薦候選人,發動網民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線上、線下評選並進行年度頒獎典禮的公益品牌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郭成\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2693403058181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