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年,皇帝下诏命大家推荐武力勇猛的人才,许多人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推荐与自己交好的人,以便在官场培养自己的势力,唯独良贺没有举荐,顺帝问他什么原因,良贺回答说:“我出身于荒野民间,在宫廷中长大,既没有识别人的聪明,\u003Cspan\u003E又没有和\u003C\u002Fspan\u003E有才能的人士交往。"\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唐宝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五伦是汉代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在朝中任职时,他一心奉公、尽守节操,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唐宝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五伦是汉代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在朝中任职时,他一心奉公、尽守节操,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有人曾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本可以随口敷衍过去,但他却回答道:“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未接受,但每次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心里都无法忘记此事,却始终没有任用此人。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前去看望十次,回来后却安然入睡;我的儿子生病,虽然没去看望,却整夜难眠。这样看来,怎么可以说没有私心呢?”这既是一种诚实心态,也是一种宝贵的慎独意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良贺也是汉朝的一名官员,在朝中担任大长秋一职,为人清廉淡泊、谦让敦厚。有一年,皇帝下诏命大家推荐武力勇猛的人才,许多人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推荐与自己交好的人,以便在官场培养自己的势力,唯独良贺没有举荐,顺帝问他什么原因,良贺回答说:“我出身于荒野民间,在宫廷中长大,既没有识别人的聪明,\u003Cspan\u003E又没有和\u003C\u002Fspan\u003E有才能的人士交往。过去,卫鞅由宦官景监推荐,有识之士就预见到他没有好结果。现在,能得到我推荐的人,他不仅不会引以为荣,反而觉得是一种耻辱。因此我不敢举荐。”顺帝从此开始赏识良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膺是汉朝颍州郡襄城县人,历任孝廉、青州刺史、司隶校尉等职,因正直无私而素有才名,许多读书人便投在他的门下做他的门生,并以此为荣。李膺后受党锢之祸牵连而遭免职,回到故里后住在阳城山中,后来张俭事发、搜摘党人,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离开了。”可李膺回答说:“遇灾难不适避,有罪过不推卸,这是做大臣的节操。”于是他前往诏狱,最终被拷打致死。侍御史蜀郡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学生,但是没有登在名册上,所以没有遭到处分。景毅却慨然叹道:“我本来就是认为李膺贤能,才送儿子去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在名单上漏记了姓名,就苟且偷安了呢!”于是自己上表免官回乡,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有道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司马直是汉代河内人,公元前185年3月被任命为钜鹿太守。按当时的风俗,官员上任时,要向朝廷缴纳一大笔钱,名曰“修宫钱”,其实就是变相勒索。但这是潜规则,如果你不交,官儿就别当了。虽如此,但官员们却会想方设法把这笔钱交上,因为他们亏不着,当上官后,很快就会以各种名义从百姓那里搜刮回数十倍的钱来。司马直本来也可以这么做,但他是个善良之人,接到诏书后,怅然长叹:“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要剥削百姓去迎合当前这种弊政,我于心不忍。”遂借口有病而辞职,但是未获批准,无奈只好去赴任。走到孟津,他越想越痛苦,便上书极为详细直率地陈述了当时的各种弊政,然后服毒自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几个故事,都是笔者在读《资治通鉴》时读到的,这几人的品行无疑是高尚的。但笔者想强调的是,他们的选择,并不是被人逼迫,完全是一种自我行为。没有人逼着他们那样做,他们完全可以做出另一种选择,但他们依然还是要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慎独精神,即康德所说的“高高在上的道德律令”,支撑他们的,不是他律,而是自律;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拥有慎独精神的人,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税务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17802584499866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