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eK8D5CqPuoyH\" img_width=\"650\" img_height=\"433\" alt=\"“中國天然氧吧”地區再增51個,河南嵩縣等三地入選\"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光山 資料圖片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章繼軍 攝)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8日上午,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聯合主辦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佈會。會上,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浙江省青田縣、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浙江省遂昌縣、黑龍江省鐵力市等51個地區榮獲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並接受了授牌,河南嵩縣、魯山、光山三地成功入選,捧得榮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由中國氣象局指導、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發起,每年度由地區自願申報,經過規範程序,對地區的氣候、空氣質量、大氣負離子水平等生態環境質量、生態及旅遊發展規劃、旅遊配套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對符合條件地區予以認定、授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天然氧吧”自2016年創建至今,已有115個地區先後獲此稱號,創建活動被列入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爲氣象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典型。去年的評選中,我省首次榮獲該稱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創建中國天然氧吧,是氣象部門助力旅遊、康養等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國各級氣象部門面向需求、主動融入、開拓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能力建設,在服務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系統保護、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創建活動現場還發布了《2019中國天然氧吧綠皮書》,綠皮書通過綜合評價2016-2018年的64家氧吧創建地的年均負氧離子濃度、氣候舒適度時長、空氣優良天數全年佔比、森林覆蓋率、區域內水質等自然生態指標,評選出各項生態條件都優越的“天資”氧吧TOP10,位於前三甲的是廣東省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安徽省石臺縣和浙江省泰順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51個2019年度“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浙江省青田縣、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浙江省遂昌縣、黑龍江省鐵力市、江西省靖安縣、雲南省雙柏縣、湖南省古丈縣、浙江省雲和縣、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安徽省潛山市、浙江省縉雲縣、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江西省德興市、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重慶市石柱縣、江西省樂安縣、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福建省德化縣、 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湖南省雙牌縣、西藏自治區錯那縣、湖南省洪江市、雲南省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廣東省揭西縣、浙江省松陽縣、重慶市巫山縣、陝西省略陽縣、湖南省江永縣、陝西省藍田縣、浙江省桐廬縣、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重慶市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河南省嵩縣、四川省興文縣、安徽省廣德縣、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河南省魯山縣、重慶市銅梁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鞏留縣、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陝西省漢陰縣、河南省光山縣、山西省沁源縣、江蘇省溧陽市、山西省翼城歷山、山西省靜樂縣、山西省夏縣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26111091779225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