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家長本來就已焦頭爛額,如果還因爲模凌兩可、措詞不明確的說明書而不知如何用藥,是不是更讓人頭疼。

除了措詞不明,兒童用藥很大程度上以成人藥來代替,減量如何減量?

上游新聞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市面上許多藥品說明書存在說而不明、表述模糊等問題,家長感嘆不少藥品說明書像“天書”一樣,看了也白看。

關注孩子“喫藥煩惱”·調查 | 說明書不明、劑量多,用量酌減……兒童用藥問題多

A

孩子喫藥故事

這些看着像故事 卻是真實發生的

故事1

“適當增減”難倒媽媽

關注孩子“喫藥煩惱”·調查 | 說明書不明、劑量多,用量酌減……兒童用藥問題多

家住渝北兩路的魏丹今年32歲,是一位4歲男孩的媽媽。在兒童用藥問題上,她就曾遭遇過煩惱。

3個月前,孩子肚子疼服藥後嘔吐,還伴有血絲。送到醫院檢查診斷爲胃潰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情況有所好轉,醫生建議可以適量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於是她去藥房買了麥滋林,回來之後發現用量用法上並沒有寫明孩子一天喫多少,只有一句:根據年齡、症狀適當增減。

“我又不是醫生,怎麼敢隨便增減。”魏丹說,後來她專門去諮詢了醫生,纔敢給孩子服藥。

和魏丹一樣,35歲的張霞也遇過同樣的煩惱,她女兒今年5歲,之前孩子咳嗽,她去藥房買了一瓶止咳糖漿。

拿回家準備給孩子服用時,卻傻眼了。

“上面寫着一日三次,一次15-30毫升,小兒酌減。”

張霞說,這個酌減太模糊了,到底是一半,還是1/3,家裏也沒個懂醫的,根本不敢給孩子喂藥。

比糖漿類更可怕的是片劑藥品,一頓喊喫1/4、1/6,那個量更不好拿捏。

關注孩子“喫藥煩惱”·調查 | 說明書不明、劑量多,用量酌減……兒童用藥問題多

故事2

兒童用量咋比成人還多

因爲給孩子買藥的事兒,43歲的高潔也遇到過煩惱。

兒子今年14歲,之前因爲呼吸道感染,她去藥房買了一盒阿莫西林分散片,按照上面的用法用量,小兒每日按體重50—100mg/kg,分3-4次服用,正準備給孩子喂藥時,她覺得有些不對勁。

“我自己之前也喫過這個藥,感覺孩子的用量有點多。”於是她仔細看了一遍,上面寫的成人一次0.5—1g,一日3-4次。就算按照一次1g來算,一天最多也就喫4g,兒子體重已有50公斤,如果按照100mg/kg計算的話,孩子一天的劑量爲5g。

“孩子喫的比大人還多,這個明顯不合理啊。”高潔說,看了這個用法用量,她產生了很大的質疑,不能確定該給孩子喫多少藥,後來還是去了醫院。

“現在醫院人多打擠,遇到一些小病小痛,傷風感冒,本想去藥房買點藥喫就行了。但遇到這種’說而不明’的說明書,讓人一頭霧水。”

關注孩子“喫藥煩惱”·調查 | 說明書不明、劑量多,用量酌減……兒童用藥問題多

故事3

“頓服”到底啥意思

說起喫藥的煩惱,30歲的張莉也忍不住吐槽。

她兒子7歲,之前孩子扁桃體發炎,她去買了一盒阿奇黴素膠囊,哪曉得回來看到說明書就犯難了,上面寫着第一日按體重12mg/kg頓服,這個“頓服”到底是說每頓飯之後服用,還是喫飯時服用?

後來諮詢了醫生,才知道“頓服”是說一次性將一天的量全部服下。

“一個藥品說明書,整得像看’天書’一樣,讓人看不明白,這說明書到底是不是給老百姓看的。”張莉說,不止她自己,身邊好些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事。

B

上游調查

用藥超成人說明書不明......

孩子藥物問題多

市面上這種藥品多嗎?是普遍存在還是偶然現象?

近日,上游新聞記者走訪了重慶多家藥房,發現這種現象比較普遍,隨便就找出了幾種讓人“煩惱”的藥。

部分藥品兒童用量超過成人

3月7日下午,上游新聞記者在渝北區大竹林附近的康衆大藥房看到,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莫西林分散片其“用法用量”一欄爲:“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時1次。小兒一日劑量按體重20—40mg/kg,每8小時一次”。

按照這樣計算:成人每天的服用量爲1.5g,而一個體重50kg的孩子,每天的服用量爲2g,孩子用藥量大大超過了成人。

同樣,國藥集團汕頭金石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阿莫西林膠囊等藥品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說明書表述不明、模糊不清現象普遍存在

隨後,上游新聞記者走進康莊美地附近的燕懷堂大藥房,表示要給孩子買一點止咳糖漿,店員走到一排貨架前,推薦了幾款藥品。

記者拿起一瓶江西銅鼓仁和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克快好川貝清肺糖漿,上面的用法用量欄寫道:“口服。一次15-30毫升,一日三次,小兒酌減。當問到這個酌減怎麼個減法時,店員表示,可以喫15毫升,也可以喫20毫升,影響都不大。

同樣,哈爾濱兒童製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雙黃連顆粒用法用量爲:一次10克,一日三次;6個月以下,一次2-3克,6個月至一歲,一次3-4克,一歲至三歲,一次4-5克,三歲以上兒童酌量或遵醫囑。

“那10歲的孩子該喫多少克,逐年遞增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店員一時也答不上來,建議諮詢醫生。

在觀音橋步行街的和平藥房,上游新聞記者找到了魏丹所說的麥滋林(L-谷氨醯胺呱侖酸鈉顆粒),在用法用量上,的確沒有提到兒童的具體用法,只有一句:“可根據年齡、症狀在醫生指導下給予適當增減。”

而這些藥房的銷售人員對如何正確用藥也不太瞭解,當對這些“說而不明”的地方提出疑問時,一般都會建議諮詢專業醫生。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攝影 胡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