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近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分析蔬菜價格上漲原因時表示:由於冬春蔬菜主產區受倒春寒和持續陰雨寡照影響,今年春季蔬菜生產和上市進度推遲,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近期隨着天氣好轉,蔬菜集中上市,菜價快速走低。對於下半年蔬菜價格,唐珂表示,“全年來看,受前期菜價水平偏高的影響,預計下半年部分品種擴種意願較強,如果不發生大範圍災害性天氣,後期及秋冬蔬菜供應有保障,蔬菜整體價格或將高於去年,但漲幅是有限的。

原標題:發展蔬菜生產保障供給,對未來穩定蔬菜價格具有現實意義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近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分析蔬菜價格上漲原因時表示:由於冬春蔬菜主產區受倒春寒和持續陰雨寡照影響,今年春季蔬菜生產和上市進度推遲,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近期隨着天氣好轉,蔬菜集中上市,菜價快速走低。

據農業農村部提供的監測數據,6月份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83元,環比跌7.0%,同比高10.7%。

唐珂表示,隨着應季蔬菜大量上市,加之前期推遲上市的蔬菜集中供應,預計後期蔬菜價格以季節性下行爲主,部分品種還可能存在滯銷風險。

對於下半年蔬菜價格,唐珂表示,“全年來看,受前期菜價水平偏高的影響,預計下半年部分品種擴種意願較強,如果不發生大範圍災害性天氣,後期及秋冬蔬菜供應有保障,蔬菜整體價格或將高於去年,但漲幅是有限的。”

那麼,如何看待今年蔬菜價格變動,未來哪些因素將會對穩定蔬菜價格起到關鍵作用?

“蔬菜屬於居民生活基本消費品,又是不耐儲藏的鮮活農產品,因此,供給端的變化會直接導致價格波動。”針對上半年蔬菜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系教授穆月英分析道,“觀察蔬菜價格要從長期趨勢、季節性波動、超常性波動3個層面來看,當前蔬菜市場價格波動符合歷年規律。”

“從長期變動看,蔬菜價格呈現一定上漲趨勢,這與宏觀經濟背景、CPI、石油價格等因素有關。今年蔬菜價格同比高於去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長期變動趨勢。”穆月英還表示,蔬菜價格帶有鮮明的季節性波動特點,同時,種植期內受自然災害等偶然因素的影響,也會引發蔬菜價格出現超常性價格波動。

統計數據表明, 2017年,我國蔬菜播種面積3億畝,佔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12%,是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專家認爲,和糧食等大田作物相比,蔬菜生產者種植規模性小,專業化程度低,蔬菜銷售渠道不規範,這些都是導致蔬菜價格極易受到異常天氣、突發因素影響的原因。穆月英強調,菜賤傷農、菜貴傷民,有必要促進蔬菜市場價格的穩定。

穆月英說:“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蔬菜種植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特點,蔬菜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在逐步完善,蔬菜種植的組織化程度在逐步提高,蔬菜種植專業村、合作社的發展,對未來穩定價格都具有現實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