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fFX2TIvGT969\" img_width=\"595\" img_height=\"314\" alt=\"廣袤原野沐新風——我市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霸州市南孟鎮東北岸村村民敲起歡快的鑼鼓,豐富文化生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月的廊坊,紅似火,綠如黛,夏花灼灼柳垂青。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天,比夏花更燦爛的是固安縣牛駝鎮郭翟村彩虹舞蹈隊隊長段洪影的心情。7月16日,段洪影激動地對記者說:“村裏修建文化廣場,爲鄉親們健身娛樂提供了場地。入夏以來,我們舞蹈隊每天都有新成員加入,已經發展成50多人的大隊伍了。姐妹們現在越跳越起勁、越跳越開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百姓們燦爛的笑臉,正是我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最生動最美的寫照。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深化和拓展“善行河北”爲統攬,以農村“十個一”建設爲抓手,狠抓鄉村道德建設,倡樹文明鄉風,弘揚傳統美德,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符合人民羣衆利益、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之路,譜寫了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構築陣地 培育道德風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的話,我還是會這樣做。”回想起4個月前下水救人的事,永清縣劉街鄉楊青口村52歲的村幹部任克華說。如今,任克華勇救落水兒童、傳遞人間大愛的感人事蹟以圖文的形式,出現在該村設立的“善行功德榜”上。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青口村把設立“善行功德榜”作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崇尚“身邊好人”、學習道德模範已在全村蔚然成風。近年來,我市在各村民中心、文化廣場等場所設立“善行功德榜”,按照互助、誠信、敬業、創業、孝敬等主題分類,適時發佈典型人物的圖片和事蹟,將善行滲透到農民羣衆的心裏。目前,“善行功德榜”已實現村街全覆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講文明樹新風……春光無限好,正是讀書時……”近日,走入安次區楊稅務鄉東風村,一面面文化牆生動述說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東風村乾淨、豁亮,鄉里鄉親熱情友善!”村民楊大姐自豪地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市將村文化牆作爲扮靚鄉村環境、傳播鄉村文明的重要陣地。市、縣兩級投入資金800多萬元,在全市農村繪製文化牆3萬餘平方米,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善行河北等內容,讓農民羣衆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弘揚新風正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全市各鄉鎮、村街依託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村民中心等場所建設“道德講堂”,堅持樹好典型、選好故事、誦好經典,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活動,提升廣大村民思想道德水平。目前,鎮村兩級全部建設“道德講堂”。今年,依託“道德講堂”全市共開展活動6000多場次,受教育羣衆20餘萬人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健全組織 催生實踐養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當夜幕降臨,三河市楊莊鎮中門辛村的廣場上,歡快的音樂準時響起,村民們隨着明快的節奏慢慢聚集,鍛鍊身體、談笑風生,一片和諧。“不只是廣場舞,村裏每週還會舉辦‘彩色週末’。不但有村裏的姐妹舞蹈隊演出,還有市裏、鎮裏和鄰村的文藝隊來村裏大舞臺一展風姿。”村民王大媽高興地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我市堅持把“送文化”和“種文化”結合起來,在每年開展“三下鄉”等活動的基礎上,選派文藝骨幹深入各鄉鎮、農村組建民間文藝宣傳隊。目前全市共建立起鑼鼓隊、秧歌隊、舞獅隊、舞蹈隊等各類農村文藝團隊1500多支,羣衆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組建農村文藝宣傳隊一樣,我市努力在健全紅白理事會、健全道德評議會、建強農村志願服務隊上下功夫,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常態化。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指導村街建立農民志願服務隊,積極引導志願者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志願服務活動,帶動村民道德實踐養成。目前,全市共組建農村志願服務隊1800多支,註冊志願者達2.5萬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力推進農村紅白理事會建設,健全完善紅白理事會規章制度。目前,全市農村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3024個,建成紅白理事會辦事場所1600個,爲羣衆操辦“紅白事”40000多件,形成了儉辦新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結合“善行功德榜”的推廣,在全市3166個村街建立健全農村道德評議會,定期開展道德評議,對村內好人好事進行褒獎,對不文明行爲進行點評勸導,培育良好鄉風民風。2017年以來全市共評選出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15000人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創新載體 厚植鄉風文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成立“善行天下”志願者團隊,幫助孤寡老人、困難學生等弱勢羣體;他帶領志願者們走遍了大城、滄州地區近60戶貧困家庭,累計募集善款20多萬元;他爲了實現心中的公益夢,一刻也沒有停歇……這段文字描述的主人公是大城縣廣安鎮張零巨村村民張哲,是我市“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評選出的2019年6月份助人爲樂好人之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是這些像張哲一樣的“廊坊好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整個社會吹響了正能量的嘹亮號角。我市組織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道德建設百佳和“最美廊坊人”評選表彰等活動,以身邊模範教育人、影響人、感染人。目前,全市共有4人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7人獲得省級道德模範稱號,83人(集體)獲得市級道德模範或“最美廊坊人”稱號,17人當選河北好人,累計101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在我市農村,3000多個村街參與“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達29萬餘戶,營造了“家家爭星創星,戶戶認星護星”的良好氛圍;深化講孝道、講誠信、講公德、講互助“四講”活動;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湧現出一大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文明家庭;“我們的節日”活動形成全面展開、梯次推進的良好局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文明新風正在我市廣大農村慢慢浸潤,並在潤物細無聲中激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精神力量,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3194242759726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