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賽迪顧問發佈的《2019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2018年我國醫藥健康產業融資事件數量首次下滑。2018年醫藥健康產業共發生824起投融資事件,較2017年降低34%,融資數量大幅下降,表明我國醫藥健康資本市場經歷高位增長後,逐漸迴歸理性。

原標題:首次下滑!賽迪顧問:2018年我國醫藥產業融資數量僅824起 同比下降逾三成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7月19日,賽迪顧問醫藥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陳衛星在醫藥健康高峯論壇上表示,2018年全球整個醫藥市場規模約在2萬億美元左右,增速爲5.5%,這在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的增速。

增速穩定的同時,陳衛星指出,應看到結構性的變化。“美國仍然是主要的貢獻者,但以中國爲代表的新興國家貢獻率正大幅增長,我國的貢獻率達到了19%。”

“中國已經成長爲全球第三大醫藥產業大國。”陳衛星說,從歷史來看,之前,我國在醫藥健康領域是追隨者,而2015年-2020年,我國則處在質量提升和本土創新的階段。

從國內1.1類化學新藥申報情況來看,陳衛星指出,2012年是97例,2013年達到183例,幾乎翻了一倍。到了2018年新藥申報數量持續增長,達到323例。

這與政策環境優化、鼓勵創新有關。陳衛星表示,2015年以前我國醫藥審批繁瑣,等待週期比較長。但2015年後,國內藥品臨牀試驗審批許可由批准制轉變爲到期默認制,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使審批環境大大優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着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狂熱的資本逐漸趨於理性。

賽迪顧問發佈的《2019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2018年我國醫藥健康產業融資事件數量首次下滑。2014-2018年我國醫藥健康產業融資事件數量經歷了從增速放緩到增速下降的過程。2018年醫藥健康產業共發生824起投融資事件,較2017年降低34%,融資數量大幅下降,表明我國醫藥健康資本市場經歷高位增長後,逐漸迴歸理性。

儘管數量減少,但金額卻在增加。白皮書指出,2014-2018年我國醫藥健康領域融資總金額持續上升,年均增速達到37%,2018年融資事件總金額上升至787億元,較2017年上升42%,表明我國醫藥健康資本市場飛速發展勢頭不減。

白皮書顯示,從融資輪次來看,天使輪融資事件佔比快速降低,從2014年的49.5%下滑至2018年的22.6%,而A輪和B輪融資事件佔比快速上升,分別從2014年的32.1%和8%上升至2018年的33.7%和20.5%,戰略投資佔比也從2014年的4.6%上升至2018年的9.7%。

白皮書指出,融資輪次向後部集中,表明投資者更傾向於成熟度更高、風險更低的項目,逐漸迴歸理性投資,謀求長期穩定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