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奧維雲網數據顯示,雖然上半年銷售面積同比提升了3.3%,但電視行業卻遭遇量價齊跌的尷尬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圓圓當日還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電視行業的低價競爭對上游的代工廠、面板廠以及和渠道的合作等均帶來壓力。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gKfgo6Ir21Xf\" img_width=\"415\" img_height=\"277\" alt=\"上半年彩電業“量價齊跌”價格戰下零售額猛降11.8% 行業被指已到最危險時刻\"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奧維雲網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朱圓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覺得現在彩電行業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7月18日,奧維雲網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朱圓圓在總結今年上半年電視行業發展狀況時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說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奧維雲網數據顯示,雖然上半年銷售面積同比提升了3.3%,但電視行業卻遭遇量價齊跌的尷尬局面。其中2200萬臺的零售量同比下滑2.7%,640億元的零售額同比下滑11.8%。此外,今年上半年電視行業2909元的零售均價同比下滑9.4%,這個數字也是自2013年以來電視均價遭遇的最大跌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量價齊跌背後,電視行業正陷入價格戰泥潭。但另一方面,華爲等新玩家的不斷湧入也體現着電視市場的價值。如果說2013年樂視、小米靠內容付費顛覆了電視行業的傳統玩法,而新進入者又將如何攪動幾經洗牌後的電視江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量價齊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彩電廠商們對於電視行業的冷暖感受深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CL實業產品中心副總經理左波在7月18日的發言中稱,目前整個電視行業基本處於無序激烈競爭,“主流55英寸、65英寸產品的零售價跟材料成本相當,甚至局部低於材料成本。”奧維數據顯示,目前電視機市場中55英寸電視以34%的份額位列第一,65英寸電視則以25.2%的市佔率排名第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索尼(中國)家用顯示產品部副總監高明當日也在發言中坦承,索尼電視今年618促銷四周的線上規模跟去年相比有明顯下滑,此外線下618的銷售也不是特別理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電視行業量價齊跌的態勢或許會延續到整個2019年。奧維雲網預計2019年整個電視行業銷量爲4678萬臺,同比下滑2%,而全年預計1365億元的銷售額則同比下滑8.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量價齊跌背後,電視行業正陷入激烈的低價競爭。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副處長丁傑在7月18日的發言中也提到,彩電行業的過度競爭導致利潤低下,價格戰讓彩電企業苦不堪言,“彩電業沒有找到刺激消費的好辦法。”奧維數據顯示,2018年黑電行業的淨利潤率只有2.1%,當期白電的淨利潤率超過其四倍,而廚電行業的淨利潤率則近其七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圓圓當日還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電視行業的低價競爭對上游的代工廠、面板廠以及和渠道的合作等均帶來壓力。而“價格戰短期內仍無法避免”。她還提到,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面板行業已經出現供大於需,未來供需關係還會繼續惡化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價格戰愈發激烈,電視行業的洗牌也在加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奧維數據顯示,2018年有14個電視品牌退出市場。2019年上半年則有9個品牌退出。此外,行業格局也愈發集中。今年上半年電視行業前五大廠商合計佔據64.2%的市場份額,處於自2016年以來最高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需要提及的是,除了量價齊跌外,另一個困擾電視行業的問題是電視的開機率也在下降。KKTV總經理楊俊鋼當日援引第三方數據稱,目前電視的開機率普遍低到20-30%,“這意味着家裏電視機10臺中可能只有2到3臺被打開,很多電視機放在家裏變成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玩家進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另一方面,中國顯示產業在全球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丁傑當天在發言中提到,中國的各種顯示終端產能佔全球的75%以上。此外,電視行業還在有新玩家不斷進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5日,榮耀宣佈將在8月上旬正式發佈全新大屏品類“智慧屏”。榮耀總裁趙明當時表示,榮耀將像做手機一樣來做智慧屏,像發展智能手機產業一樣發展大屏產業。而今年3月,華爲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華爲不會做傳統的電視產品,目前正在研究具備電視功能的大屏產品,會在今年推出樣板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溯電視行業,上一次出現標誌性跨界玩家還是在2013年。那一年樂視和小米雙雙殺入互聯網電視戰場,“硬件免費”的互聯網模式給傳統電視行業帶來巨大沖擊。據記者瞭解,目前整個視聽場景的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百億元。但也就在一年後,硬件免費帶來的低價競爭造成了與今年基本相同的慘淡局面。2014年彩電銷量同比下滑了6.6%,零售均價則下滑了8.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次新老玩家將如何刺激電視行業的消費興奮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屏、超高清以及OLED成爲電視機廠商看到的共同未來。而它們發力的重點也不再是低端市場。此前海信發佈了超過萬元的疊屏液晶電視,而創維則將原來售價超過萬元的OLED 電視的價格一口氣調低了4000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顯示技術帶來的更新主要針對巨大存量市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祕書長彭劍鋒當日表示,“我們的內需還有潛力可挖,現在目前有4億臺是非智能電視,還有3億臺電視屬於超期服役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隨着AI和5G的發展,萬物互聯下的更多場景則爲電視廠商提供更大市場。彭劍鋒認爲,IoT時代電視將24小時存在。朱圓圓也認爲,未來的顯示空間無處不在,辦公、安防、購物、遊戲等都是未來電視擴展的空間,“未來可以結合更多智能家居場景做無限的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中國的AIoT市場規模在2018年爲1800億元,而到2020則預計達到五千億。在這兩年將近兩倍的增長中,電視機廠商能否抓住自己的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3881602572948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