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吳堡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共投入資金11278.4萬元,建設5個移民安置點,搬遷815戶,2430人,幫助衆多農村羣衆挪出“窮窩”,開啓幸福新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政策扶持 移民搬進“幸福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寇家塬鎮井道上村的貧困戶宋萬財家是吳堡縣2016年易地移民搬遷縣城安置點的首批住戶,回想起自己的“進城記”,宋萬財感慨萬千:“當年在村裏住着舊窯洞,天天和老伴兒羨慕別人家的單元樓,自己又買不起,沒想到黨的政策好,我們只花了5000元就分到了城裏的新房!”宋萬財家現住在怡佳小區,出了大門就是古城路農貿市場,買菜也方便,晚上喫過飯還能在廣場上扭秧歌,他的日子越過越舒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出農村,過城裏日子,這是所有大山羣衆的心願,但大多數人都像宋萬財家一樣苦於經濟原因難以實現。爲了讓移民“搬得出”,吳堡縣創新推出了扶持移民的置房政策。率先利用閒置保障房安置易地扶貧搬遷羣衆,並將保障房專項補助資金全部回退。同時,出臺“四免一優”政策:免費對全縣所有集中安置房進行室內簡裝、按規定時間入住的搬遷戶免費安裝天然氣壁掛爐、實際入住搬遷戶免交天然氣開戶費、免費爲搬遷羣衆辦理不動產權登記證書,優先爲先行入住搬遷戶安排小區物業管理崗位和公益性崗位等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就業幫扶 羣衆開啓“新生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清晨,走進吳堡縣寶船玩具公司的生產車間,縫紉機、電腦繡花機、激光切割機聲聲入耳,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廠裏的工人,大部分由樓上怡馨小區的103戶易地搬遷脫貧戶組成,他們每天在這裏大顯身手,用勤勞的雙手編織着各自的“致富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工廠是吳堡縣結合移民戶女性勞動力居多的特點,與揚州寶船嬰幼兒用品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吳堡縣首家社區工廠,廠子就設在移民安置小區樓下,方便搬遷戶就近就業,讓他們不僅“安居”更能“樂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要讓移民搬遷戶住上新房,還要過好日子,該縣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發展的“後半篇文章”,同步推動挪窮窩、興產業、斬窮根,最大程度釋放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紅利。除了聘請專家授課,邀請創業典型宣講,讓廣大移民掌握自主創業知識外,針對一些沒有勞動技能的家庭婦女,縣上組織她們趕赴揚州進行崗前培訓,確保全面掌握入職技能。寶船玩具公司女工薛莉花,2018年在揚州經過近一個月的培訓,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玩具廠的工作技能。提到新的工作,薛利花滔滔不絕:“現在我工作起來非常順手,每月能賺1600元,如果加上全勤獎可以領1900呢,我家以後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紅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讓移民逐步“富得起”,就業幫扶是關鍵。吳堡縣目前已爲搬遷羣衆安排公益性崗位101個,組織就業技能培訓38人,與住建部門協調安排縣城環衛崗位92個,務工410人,服務業98人,自主創業37人,自主就業336人,發展種植養殖84人;產業扶持方面,有533戶搬遷戶通過搭載合作社、光伏電站等資產獲得收益,31戶羣衆靠發展農業種植養殖致富;除此之外,還通過小額信貸使得212戶搬遷羣衆受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訊員 郭嬌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上一篇: \u003C\u002Fstrong\u003E沒有了...\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35028653942426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