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已经拉开序幕。

这是我第23次采访两会。来北京之前,我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作了几场有关日本企业创新转型的讲演,有机会与中国企业家们座谈,倾听他们对于两会的期待。我感觉到,当今中国企业家们最缺的不是资金与市场,而是:信心端口!

“信心端口”是一个新词,它想说明一个概念:信心就如同电脑一样,有电,但是找不到数据输入与输出的连接端口。

为什么会出现“信心端口缺失”的问题?归纳起来,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产业转型与创新找不到端口

在过去十几年的狂奔中,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而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受伤,更关键的是,在如何转型的问题上,一些企业家们产生了迷茫。而之所以产生这一迷茫,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年来,企业过于追求“做大做强”,盲目发展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却没有致力于创新与研发。这种“偏食”行为,自然就会造成企业营养不均衡,一旦遭遇政策与市场的冲击,发现转型后劲没有,创新底气不足,开始找不到前行方向。

也就是说,企业听惯了政府的指导、习惯了争取政府的奖励,却没有培养起一种“自愈能力”。就如一个人,生了病,就靠医生给你说几句宽心话,给你吃几包药,而自身没有免疫能力,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健康产生担忧,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担忧

中国政府正致力于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平安落地,但是看着特朗普琢磨不定的个性与对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机制和市场的诸多过剩要求,到底这一场摩擦以及结局对于市场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对于产业会带来多大的压力?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或专家愿说或说得清,这就导致了企业家们一种“观望情绪”的出现与蔓延。

中国政府部门没有公布太多的经济数据,但是,日本政府公布的对华精密仪器设备的出口数值,出现了月月下滑。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1月份,日本对华精密仪器设备的出口额比前一年同期暴跌7成。这一数据虽然不能说明全部,但是能够说明一点,那就是中国一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扩大投资的欲望在降低。

第三,金融机构的老套路让企业感觉不到温暖

面对经济下滑压力,企业信心端口缺少的问题,中央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领导赴地方视察鼓劲、政府发布一系列改善融资与减压政策,但是,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家们依然感觉不到“温暖”。

原因在哪?在于银行的应对!

在广州参加一次闭门的圆桌会议,听到一场企业家与银行家之间的对话。

企业家:中央已经三令五申,要扩大对企业的融资,为什么我们500万元的贷款申请了这么长时间就放不下来?

银行家:我们银行的老板是银监会,我们只接受银监会的考核,银监会的考核标准没有改,我们自然只能按照现有的放贷标准执行。如果某一位领导说了话,我们就立即听领导的,那么,我们自己就会丢饭碗,因为领导的话不是行业的考核标准。

企业家:元旦前,市领导来慰问,问我们企业有什么困难?我说“贷不到款”。领导说,中央正在制定相关的政策,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

银行家:市领导也是说说而已,因为银行现在只执行自己的规则,不会接受地方政府的纸条,地方政府也不敢在贷款问题上帮企业承担责任。

这一场对话注定不会有理想的结果。但是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不缺政策,就缺执行。

所以,在今年两会上,如何提升企业家的信心,让他们尽快找到“信心端口”?政府工作报告将会是大家擦亮镜片密切关注的焦点,而政府部长的记者会能否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信心材料,是一个关键。当然,代表委员们的真实心声能否通过媒体起到代表民意,与民沟通的作用,是一个风向标。

许多事情是:越透明,越容易让人安心。

——————————————————————————

女神节来了!全日空海淘奉送特别的化妆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