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b4629e9a6874f96ab59d7bee94a6dac\"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02\"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文|江徐\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記得很多年前有人問,你最喜歡怎樣的生活?那個時候,雖然對自己向外的生活方式還不夠清晰,輪廓卻已擺在那裏——不去管理別人,也不要被別人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首歌,這樣唱道:“你說人生如夢,我說人生如秀。”每個人,既是自己生活秀的主角,也是戲劇的主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好像總有一些好事者,習慣指點別人的言行,評判別人的生活,將自己意願強加到他人身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缺乏獨立思想,就會隨波逐流,甚至淪爲他人意志之下的木偶,被細線牽引着起起落落、來來往往。如果一個人心裏有主見,並且能夠識破權勢的虛殼,就會拿出勇氣,反抗別人對自己的掌控,從而活出自我。\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b2b0efd72ef4e7ba3d2f4b9836caf6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2\"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簡·奧斯汀在小說《傲慢與偏見》中,塑造了一個喜歡對別人生活進行指點評判的人物,以及幾個對之或順從或反抗的年輕男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凱瑟琳是一位生活在上流社會的貴婦,有錢有勢,生活富裕,莊園豪奢。她是個身材高大的女人,與人交談時候,就算表現出應有的禮儀,神態中依然流露出傲慢,而且以一種盛氣凌人的口吻,表明她的自命不凡,也讓對方想起自己的卑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柯林斯是一位生活寬裕的牧師,他將凱瑟琳夫人奉爲自己人生當中的恩主,將她的話語視作金科玉律。當他向表妹伊麗莎白求婚時,說出三點結婚的理由,其中一點,也是他自認爲最重要的一點理由,用柯林斯自己話說就是:“我有幸奉爲恩主的那位貴婦人特別勸囑我要結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難道,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很大程度上爲了遵循別人的意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柯林斯這個人倒心甘情願活在別人旨意下,甚至以此爲榮。\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4a319232e6448499cb9f60a8f7f2ef1\"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5\"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後來,伊麗莎白的閨蜜夏洛特嫁給了柯林斯。有一次,伊麗莎白隨同其他人去柯林斯家裏做客,在此期間,大家受邀去到凱瑟琳夫人家宴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閒聊之際,伊麗莎白髮現,凱瑟琳夫人不管談及何事,發表的意見總是顯得斬釘截鐵,不容許別人辯駁。之前,她指點柯林斯一個人的生活,如今柯林斯遵照她建議娶妻成家,於是她又對夏洛特進行思想訓導,對此書上這樣寫道:“她毫不客氣地仔細問起了夏洛特的家務,並且就如何持家,向她做了一大堆指示,告訴她像她這樣一個小家庭,一切應該如何精打細算,還指教她如何照料母牛和家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她到了柯林斯家中查探他們的日常起居與家務狀況,勸導他們更換方式,批評他們傢俱擺放不妥當,指責他們家的傭人偷懶。一言一行,無不擺出過來人的姿態,對話中沒有平等與尊重可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之,只要能夠遇到對別人指手畫腳的機會,凱瑟琳絕不會放過。\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858bb2565eb4709a6b3496e9d3d3862\"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97\"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對於第一次見面的伊麗莎白,她也毫無顧忌地詢問各種問題,比如“家裏有幾個姊妹”、“一個個比她大還是小”、“其中有沒有快要出嫁的”、“她們長得好不好看”、“在哪裏讀過”書“父親用什麼馬車”“母親孃家姓什麼”諸如此類的話題,問得非常唐突,她自己卻不以爲意。尤其說道關於家庭教師的事情,聽聞伊麗莎白家沒有請家庭教師,她便表現出極大的錯愕,錯愕中帶着鄙視,並且爲之反對。然後圍繞這個話題,再發表一通意見,還以很多人家的家庭教師都由她介紹爲榮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凱瑟琳夫人與柯林斯夫妻之間,很有“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意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僅對柯林斯夫妻如此,凱瑟琳將自己視爲整個鄉村“最起勁的執法官”,村裏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求柯林斯彙報給她。哪個村民愛吵架,哪個村民發牢騷,又或者哪個村民哭窮,她都會跑過去指責一通、痛罵一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把自己很當回事,不把別人當回事——說的就是凱瑟琳這樣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9daea6bf8d049478aa230b2c183d4f2\" img_width=\"407\" img_height=\"361\"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伊麗莎白與達西互生愛戀,她雖然暫未將心意向對方表明,卻也是心有所屬。凱瑟琳夫人知道此事後,找上門來,神情傲然——她以一貫高高在上的姿態,讓伊麗莎白從“維護尊嚴、顧全體面”的角度考慮事情,放棄達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達西是凱瑟琳夫人的侄子,更重要的是,凱瑟琳夫人已將自己女兒許配給達西——這只是她的一廂情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凱瑟琳夫人她思考問題自以爲是,看待事情憑空猜測,卻認爲伊麗莎白不知天高地厚,癡心妄想。自己是達西最親近的親戚,所以有權利過問他的終生大事。這是凱瑟琳夫人的處世邏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麗莎白並不像是柯林斯那樣願意任人擺佈。她伶牙俐齒地給予反擊:“你沒有權利過問我的事。你這種態度也休想逼我招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凱瑟琳盛氣凌人的逼問,她不卑不亢,絲毫不作出退讓縮:“我即使把他迷住了,也絕不會說給你聽。”“要是沒有別的理由妨礙我嫁給你外甥,我絕不會因爲他母親和姨媽要他娶德布爾小姐,而就此止步。要是達西先生既沒有義務,也不願意跟他表妹結婚,那他爲什麼不能另做選擇?要是他選中了我,我爲什麼不能答應他?”\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674c1671659422984e44f1db8dbad85\"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3\"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覺得怎麼做會使我幸福,我就怎麼做,你管不着,與我無關的人都管不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伊麗莎白最後的回答,也是她的人生生活態度——爲愛勇敢,爲自己的幸福負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凱瑟琳夫人、柯林斯、伊麗莎白,簡·奧斯汀筆下這幾個人物之間的關聯與糾葛,讓我想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家木心的一句話:“\u003Cstrong\u003E先做生活的導演,次之做演員,再次之做觀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有能力做自己人生的導演?有多少人,有勇氣做自己人生的演員?又有多少人,勞勞碌碌,來來往往之間,一直做着生活的觀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593200042160e6fe27a8\"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9\" alt=\"你的生活,不需要別人的指點與評判\"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2648126511191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