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fA9QL7b0wTHn\" img_width=\"554\" img_height=\"291\" alt=\"*ST雛鷹(002477):“養豬第一股”正步入中弘股份的後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據數據統計,2007年至2017年11年間,公司的淨利潤總和爲20.12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fA9PT8rptLJj\" img_width=\"554\" img_height=\"406\" alt=\"*ST雛鷹(002477):“養豬第一股”正步入中弘股份的後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行情來源:富途證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中弘股份成爲A股歷史上第一支因上訴條件而退市的公司。

"\u003Cp\u003E去年8月,中國非洲豬瘟爆發。這加快了整個生豬養殖行業產能出清,豬價也走上了快車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別是,最近一個月,豬價持續上漲,全國平均漲幅竟然超過15%。上市豬企中大多都在二季度出現虧損大幅銳減甚至是扭虧。現在的豬企正站在風口上,以後豬價每漲一點,均是豐厚利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誠然,豬肉行業是有周期的,有時虧,有時賺,但整體來說養豬非常賺錢。看看進入豪排行榜的養豬富豪有多少個就知道了:入選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榜單的中國養豬大戶有近十位——飼料大王劉永好、牧原秦英林家族、正邦林印孫、溫氏家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賺錢的行業,並且剛站上新一輪景氣週期的時候,*ST雛鷹(002477.SZ)卻被市場殘忍拋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5日,雛鷹報收0.98元,低於1元退市紅線。截止到昨日,雛鷹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低於1元。對此,公司發佈公告稱,自己存在被退市的風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日,雛鷹依然我行我素下跌4.3%,報收0.89元,最新總市值爲27.9億元。要知道,根據深交所規定,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將被強制退市。留給雛鷹翻盤的時間不多了,僅僅只有9天。\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fA9PT8rptLJj\" img_width=\"554\" img_height=\"406\" alt=\"*ST雛鷹(002477):“養豬第一股”正步入中弘股份的後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行情來源:富途證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中弘股份成爲A股歷史上第一支因上訴條件而退市的公司。雛鷹的市場表現,難道正要步入中弘的後塵,成爲A股第二家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深陷債務違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雛鷹農牧,創始於1988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1年,“公司+基地+農戶”的“雛鷹模式”成行。憑藉這一模式,雛鷹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並最終與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被業界譽爲“中國養豬第一股”。上市後,雛鷹兩次對“雛鷹模式”進行調整,最新模式是“公司+合作社+農戶”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雛鷹模式”調整的同時,雛鷹也在試水更多領域,並將這一舉措稱爲“產融結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雛鷹成立新融農牧,佈局“互聯網+”領域。2016年,參與設立數只產業基金,投資佈局與農業及相關領域、與公司相關業務產業鏈上下游。2017年,參與遼寧昌圖農村商業銀行的股改,爲“產融結合”再添重要一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對金融板塊的佈局,雛鷹互聯網、類金融及其他營收佔比逐年提升,同時,總負債和資產負債率連年爬高。這爲公司此後的資金鍊危機埋下伏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1月6日,*ST雛鷹發行的“18雛鷹農牧SCP001”違約,應償本息共計5.28億元。這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後,公司向投資者提出兩種解決方案。其中一個方案爲使用存貨償付部分資金,包括禮盒系列、火腿系列、紅酒系列等。這被市場人士稱爲A股公司的違約“肉償”事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司2018年11月8日公告,計劃對公司現有債務調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公司已與小部分債權人達成初步意向,涉及本息總金額2.71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雛鷹成爲A股首例“欠債肉償”的公司,也被市場廣泛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2月,“18雛鷹農牧SCP002”違約,不能按時償付,本息共計10.55億元。6月27日,雛鷹公告稱,2014年發行的總額8億元的“14雛鷹債”已於6月26日期滿。因公司資金週轉困難,無法償還。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雛鷹總資產196.4億元,總負債18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2.6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業績異常慘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1月31日,雛鷹農牧發佈公告稱,報告期內公司虧損約29億-33億元。對於業績爆雷原因,雛鷹農牧解釋稱,企業的融資渠道減少,公司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由於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於預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於預期”,30多億的鉅虧,市場調侃爲“沒錢買飼料,豬被餓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月25日,雛鷹披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爲35.56億元,同比下降37.60%;歸母淨利潤虧損38.64億元,同比下降8650.78%。2019年一季度,雛鷹繼續虧損,實現營業收入3.96億元,同比下降65.10%;歸母淨利潤虧損11.03億元,同比下降977.53%。\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fA9PzBaGdjdm\" img_width=\"554\" img_height=\"245\" alt=\"*ST雛鷹(002477):“養豬第一股”正步入中弘股份的後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13日,雛鷹披露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虧損14.8億元-16.2億元。掐指一算,一年半的時間淨利潤鉅虧53.44億元-54.84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fA9QL7b0wTHn\" img_width=\"554\" img_height=\"291\" alt=\"*ST雛鷹(002477):“養豬第一股”正步入中弘股份的後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據數據統計,2007年至2017年11年間,公司的淨利潤總和爲20.12億。也就是說,最近一年半,雛鷹不僅虧光了過去11年的積累,還賠了30多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結語\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雛鷹董事長侯建芳對媒體表示,“盲目擴張肯定是沒什麼說的,自己確實太過度自信了。我這30年成也槓桿,敗也槓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養豬第一股”,現在淪落到如此境地,讓人唏噓不已。目前,雛鷹還有18.4萬股東,在未來的9個交易日,且投且珍惜。雛鷹真的危險了,它正在步入中弘股份的後塵,請注意投資風險,小心被永久活埋。\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3139895359247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