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iIEwi3kkGLQ2\" img_width=\"561\" img_height=\"339\" alt=\"一口小皮箱,伴她革命風雨——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繆伯英的故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上圖,繆伯英用過的手提小皮箱。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iIEx1CIoAD5x\" img_width=\"562\" img_height=\"566\" alt=\"一口小皮箱,伴她革命風雨——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繆伯英的故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上圖,繆伯英用過的日製藍色玻璃座鐘。楊開慧紀念館供圖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蘇莉 通訊員 龍琛 黃震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口印有“長沙走馬樓”字樣的手提小皮箱,一個小巧精緻的鎏金花卉蝴蝶紋鑲寶石帶鏡梳妝銅盒,一件日製藍色玻璃座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幾樣物品,曾經屬於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繆伯英。如今,成爲見證她革命生涯的實物檔案。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記者在繆伯英故里——長沙縣開慧鎮飄峯山村瞭解到,今年是繆伯英誕辰120週年,繆家親屬打算將包含這3件珍貴革命文物在內的30餘件遺物,捐贈給繆伯英故居,用於陳列展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位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身上,有着太多鮮爲人知的故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李大釗發展入黨,成中共第一個女黨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中午,記者來到飄峯山村繆伯英故居的時候,烈日當空,碧空如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居爲三進院落,坐北朝南,迄今已有近200年曆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繆伯英父親繆芸可是職業教育家,曾經東渡日本留學,主張興辦“新學” ,尤其重視女子教育。1919年秋,20歲的繆伯英不負父親期待,以長沙地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繆伯英留下來的藍色玻璃座鐘,是父親從日本帶回來的。繆伯英很喜歡,去北京讀書時,便將座鐘隨身攜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北京,繆伯英認識了對她一生影響至關深遠的人——李大釗,並有幸成爲他的學生。在李大釗的指引下,繆伯英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成爲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0年11月,爲了充實組織力量,李大釗決定從青年團員中吸收繆伯英、何孟雄、鄧中夏等5人入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關於繆伯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南大學教授、湖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曾長秋曾經做過考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共一大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一共53人,其中女黨員只有2個,一個是繆伯英,一個是劉清揚。”7月17日下午,記者在長沙採訪曾教授時,他告訴記者,劉清揚是在前往法國勤工儉學的船上被髮展爲黨員的,時間在1920年12月至1921年初之間。因此,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非繆伯英莫屬。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曾長秋在考證過程中發現,在長沙烈士名單上找不到繆伯英的名字。1983年,曾長秋將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考證結果撰文發表在長沙市黨史研究室的內部刊物上。長沙市民政局以此爲依據,爲繆伯英補辦了烈士證明,交予其弟繆立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婦女運動先驅者的膽識和魄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繆伯英在李大釗領導下,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婦女運動和學生運動中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4年6月,繆伯英回到湖南老家。遺物中的手提小皮箱,便是繆伯英從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自置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下午,記者在長沙縣開慧鎮採訪時,在代管繆伯英故居的楊開慧紀念館,見到了這口皮箱。經歷一個世紀,皮面依然透出光澤,內裏的襯布卻留下了歲月的斑駁痕跡。皮箱很小巧,長55釐米,寬30釐米,高15釐米。楊開慧紀念館副館長劉向上介紹,因攜帶方便,皮箱一直跟隨繆伯英走南闖北,從湖南到武漢,再到上海,成了她半個家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向上介紹,繆伯英深受父親影響,關注婦女解放。在北京時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家庭和女子》,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自己的獨特見解。回到湖南,繆伯英顯示出她婦女運動先驅者的膽識和魄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湘後,繆伯英受聘爲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附小主事(即校長)。又在黨內先後任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委員、湘區委員會婦委書記等職務,還參與湖南省進步婦女團體——省女界聯合會的領導工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繆伯英已臨近分娩,卻終日奔忙,指導各校女學生成立了“女子宣傳隊”“女子糾察隊”“女子募捐隊”等,夜以繼日奔走於大街小巷宣傳愛國與革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湖南婦女運動在繆伯英的領導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當時的中共湖南區執委書記李維漢,稱讚繆伯英爲“傑出的婦女工作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英”“雄”夫妻“以身許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來自湖南,一同求學北京,一同入黨,一同投身革命鬥爭。繆伯英和何孟雄,被稱爲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中的“英”“雄”夫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7年10月初,黨組織安排何孟雄、繆伯英到上海開展地下工作。繆伯英隨身攜帶的行李當中,就包括了那個精緻的梳妝盒,在她開展地下工作喬裝打扮時,派上了用場。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孟雄與繆伯英一家住在租界內,一有情況發生,他們就會假裝吵架,然後立即搬家。繆伯英族弟繆位榮跟隨他們,幫助照料孩子、協助工作,也過着居無定所的日子。史料記載,1929年10月,繆伯英突然得了傷寒病,被送入上海仁濟醫院,因搶救無效,溘然辭世。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7日上午,記者輾轉找到繆伯英親侄兒繆純祖,他爲記者講述了一個不爲人知的故事。繆純祖從繆位榮及其兒子繆文華處瞭解到,繆伯英之所以會患上傷寒,是因爲在一次躲避敵人追捕時跳入河中,在冰涼的河水中躲藏了一個多小時。當時,繆伯英爲掩護何孟雄,主動引開敵人,以爲自己可能會犧牲,情急之中一把扯下衣服上的3粒釦子交與何孟雄留作紀念。遺憾的是,繆伯英躲過了追捕,卻沒有躲過病魔的襲擊。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彌留之際,繆伯英囑咐何孟雄:“既以身許黨,應爲黨的事業犧牲,奈何因病行將逝世,未能戰死沙場,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堅決鬥爭,直到勝利。你若續娶,要能善待重九、小英兩孩,使其健康成長,以繼我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幸的是,1931年2月7日,何孟雄也被國民黨殺害。一雙兒女失散於戰亂中,下落不明。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犧牲時,繆伯英30歲,何孟雄33歲。這對“英”“雄”夫妻,用青春和生命實踐了“以身許黨”的誓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人們來到湖南烈士公園,在烈士紀念塔內,還能看到繆伯英和何孟雄的肖像比肩而立,宛如一百年前那樣。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5125896457753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