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1848:革命之年》为读者描述了一场革命风暴横扫欧洲的景象:2月,革命圣地巴黎,人民走上街头、筑起街垒,七月王朝统治崩溃。3月,保守秩序的缔造者、欧洲的“消防队长”梅特涅仓皇逃出维也纳。革命之火随即燃遍欧洲大陆,保守体系土崩瓦解。巴黎、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米兰、威尼斯,各大城市扬起了三色旗,自由派组建了政府,各地热火朝天地\u003Cspan\u003E开起\u003C\u002Fspan\u003E了制宪会议。“民族之春”来临,流亡他乡的马志尼、加里波第赶回祖国,期待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德意志各邦代表齐集法兰克福,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同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备受大工业打击的手工业者、工厂里食不果腹的劳工纷纷组织起来,争取工作的权利,要求摆脱贫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防止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蔓延,维护邻国哈布斯堡帝国王朝权威,尼古拉一世在1849年6月派出30万军队,镇压匈牙利革命。到年底,随着俄国西部边境的安定,尼古拉一世将注意力转向镇压国内的反对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99f90002-c2fe-4675-8c5f-daa2493bf464\" img_width=\"1023\" img_height=\"682\" alt=\"被专制镇压和残酷折磨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苦难升华为精神财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受到1848年革命的影响,俄国激进的年轻贵族米哈伊尔·彼得拉舍夫斯基聚集了一个小组,每周在其家中开一次会。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大都反对农奴制,希望在国内改革。但是,沙皇秘密警察第三厅注意到了他们的行踪,并于1849年4月逮捕了他们。9月,一个调查委员会认定28人犯有煽动罪。12月22日,他们被押送到谢苗诺夫广场,第一组三个人被绑到柱子上,射击队在四米远的地方举起了枪。28岁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46年出版过《穷人》,他被排在下一个三人组。他内心的想法,构成了《白痴》中最著名的段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五分钟在他像是无穷尽的期限、数不清的财富……他目前存在着,活着,而三分钟以后便将成为某个……某人还是某物?到底是某个什么?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一切他打算在那两分钟内想出个名堂来!不远处有座教堂,它那金色的圆顶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闪亮。他记得当时十分固执地望着这教堂的屋顶以及从上面反射出来的光辉;他无法移开视线不去看那光华,他觉得这光芒是他新的血肉,三分钟以后他就将通过某种方式与之化为一体……。那新东西究竟是什么,不知道;它使人感到极其可憎,但它必然会有,而且即将来临——想起来实在可怕。但是他说,彼时对他说来最难受的莫过于这样一个持续不断的念头:‘如果不死该多好哇!如果能把生命追回来,——那将是无穷尽的永恒!而这个永恒将全都属于我!那时我会把每一分钟都变成一辈子,一丁点儿也不浪费,每一分钟都精打细算,决不让光阴虚度!’他说,这个念头终于变成一股强烈的怨愤,以致他只希望快些被枪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枪声并未响起,一个副官飞奔而至,宣读了尼古拉一世的赦免令他们将与普通罪犯一起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各地的刑罚堡,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处在鄂木斯克服苦役四年,其后终身服兵役。显然,这是沙皇故意设计的戏剧性情节:先让他们感受到死前的恐惧,接着又示以“宽大”。\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87789f7a-66b1-4c86-b3e7-ba8a42d80ebb\" img_width=\"695\" img_height=\"1024\" alt=\"被专制镇压和残酷折磨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苦难升华为精神财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陀思妥耶夫斯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2月24日午夜的钟声敲响之时,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戴上脚镣,和两位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一起坐上宪兵守卫的雪橇,离开了圣彼得堡。1850年1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达托博尔斯克,被关在中转监狱。当地流放官员安排了三位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和他见了一面,给他们三人每人送了一本福音书,每本书的封皮里面都夹着10卢布钞票。1月20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难友再度启程,11天后到达鄂木斯克监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做了一些笔记,这些成为了《死屋手记》一书的基础,这部书在1861-1862年出版后,迅速引起了轰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鄂木斯克刑罚堡是典型的19世纪刑罚定居点。按照《死屋手记》的描述,是“一个大院子,长约200步,宽约150步,院子周围是不规则六角形高钙的立柱围墙。”罪犯们的住房狭窄且夏热冬冷,夜间放一个木桶让罪犯大小便,跳蚤、虱子和蟑螂横行,这种环境让罪犯们陷入了一种肮脏而亲密的关系。这与监狱制度本身相似,都是一种惩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刑罚堡,普通罪犯对于受过教育的罪犯怀有敌意,但仍然在心理和文化上习惯了尊重他们。大多数时候,两个阶层的鸿沟无法跨越。受过教育的罪犯对此很痛苦,因为他们正是为了争取民众的自由才被流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钱“在监狱里拥有惊人的意义和能量”,它可以获取物品,贿赂警卫,同狱友交易等等。另外,花钱狂饮伏特加和葡萄酒,还能让罪犯获得某种自由的幻像。在刑罚堡,罪犯们成立了罪犯公社,每个公社大约100名成员,每个公社选举一个社长,负责管理公共储备金中国的钱款,与监狱管理者谈判。罪犯公社最不能容忍背叛行为(告密),一旦发现就会严厉惩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苦役四年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终身创伤,狱友的经历为他描写盗贼和杀人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心理学依据,这些变成了《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著作中扣人心弦的心理描写。在狱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发现了普通罪犯对绅士阶层的仇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51329b97-0366-4752-bdc1-571dc5ab063d\" img_width=\"681\" img_height=\"1023\" alt=\"被专制镇压和残酷折磨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苦难升华为精神财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陀思妥耶夫斯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854年2月,陀思妥耶夫斯基从额木斯克刑罚堡获释,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西伯利亚的陆军第七营服役。直到1859年,他才返回圣彼得堡。后来,他加入了一个“根基派”的作家团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他大肆鼓吹“穷人的美德”,然而这并不可信;主人公面对不可化解的冲突和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给出的出路是“受苦”,通过对身体的惩罚实现精神的规训与自我和解——显然,这近似于自虐,而且不可能真正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u003Cstrong\u003E一些沉痛的历史证明,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惩罚性、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只能摧毁他们的身体和健康,并白白消耗他们的生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作用。统治者希望借此将知识分子驯服,然而这只能暴露他的残暴。那些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持续的饥饿和重体力劳动折磨致死的知识分子,每一个人的血泪史都是一份血粼粼的控诉书,将统治者的罪恶永远铭刻。而这些专制统治者,也终将被历史所审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缺陷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最重要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配得上他所承受的苦难,他将苦难升华为精神财富,为世人贡献了多部不朽的文学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047604786482433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