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墓葬\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通過對大墓出土的7具人骨進行分析,我們發現,他們的植物類食物來源以小米等旱作農作物爲主,氮同位素數值全部高於千分之九,這說明他們喫的肉類食物比較多。\"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發掘現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就拿繪圖來說,需要按比例一點一點地把遺蹟現象落到圖紙上,既要保證數據準確,還得畫得像纔行。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作爲孔孟之鄉的齊魯大地,山東這個地方可謂歷史文明悠久,人文氣息厚重。山東地區文物資源豐富,在國務院公佈的前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山東的總數也是名列前茅。自2013年度山東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的項目之後,近年2017年度的山東章丘焦家遺址的發掘再次引發了學界的轟動。那麼這個焦家遺址到底是什麼來歷?在這裏到底出土了什麼東西如此受到考古界的關注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個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寧靜的小村的際遇\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這裏的村民哪裏見過什麼領導,這下好了,不光省文物局,連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專家都見了個遍。”在焦家遺址的發掘成果問世之後,當地的一名文物幹部曾如此打趣道。\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9d2cb8766c14e269292a0f2ebccf75a\" img_width=\"787\" img_height=\"597\"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位置示意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山東章丘的焦家村雖然屬於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管轄,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寧靜村子。村子周邊幾乎都是廣袤的莊稼地。所謂的焦家遺址,就是分佈在焦家、蘇官、董家和河陽店等周圍幾個村莊之間的農田區域。考古學上的遺址,通俗點講就是埋藏於地下的古代人類活動的遺蹟,在地表上基本什麼都沒有。焦家遺址在1987年考古調查時被發現,進入90年代以後當地的文物部門又進行了一些調查和試掘工作。不過這似乎並沒有對村子的發展造成什麼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初,作爲山東大學考古與文博專業學生的實習任務,這支來自山東大學的考古隊入駐了這個寧靜的小村子。但他們到來之時,這裏甚至沒有直通市裏的公交車。村民們進趟城需要騎一二十分鐘的電動車,到附近的唐王鎮或者龍山鎮去等公交車,當然,這種往來於城鄉的公交車也是路線繞、班次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是在這麼一個頗有些“世外桃源”意味的小村子,這麼一個學生實習的考古工地,卻發現了堪稱代表近三十年海岱地區史前的重要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caf4b2c71f344a5985d6bdf2b72ece3\" img_width=\"606\" img_height=\"464\"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發掘現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16年和2017年,山東大學的老師和學生用兩個春夏季——兩個學校規定的實習期,在焦家完成了兩千多平方米的考古發掘。發現了豐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遺存,包括1周夯土牆和壕溝、215座墓葬、116座房址和1座陶窯以及974座灰坑。\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千年文明璀璨奪目\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大汶口文化是分佈於海岱地區(大致涵蓋今山東大部,江蘇、安徽北部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前段的一支考古學文化。存續時間在距今約6500—4500年之間,是不折不扣的山東地區的老祖宗。大汶口文化又以各式的彩、白、黑陶器聞名。這些陶器,在焦家遺址基本出土了個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eb7a018f5a64848ad5f3c6744dd105e\" img_width=\"531\" img_height=\"225\"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出土部分陶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僅第152號墓就出土了這麼多陶器。中國作爲陶瓷古國,製陶工藝在當時就可見一斑。白陶的原料其實是瓷土,需要淘洗到十分細膩,對火候有所控制才能燒成白色;黑陶則需要滲碳處理,髮色成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個謎;彩繪陶就更不必說了,用各色染料畫出各式的圖案花紋,體現了原始先民的審美與信仰……不僅如此,陶器製作規整,厚度均勻,這在當時需要很高的技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中華民族自古對玉器有着獨特的偏愛。玉器在焦家遺址的出土也是比例頗高。手指、手臂、耳後、胸前……焦家先民對玉的喜愛可謂無可附加。\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5065526c940477aa19096ae14a78690\" img_width=\"600\" img_height=\"260\"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出土的部分玉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當然,文物是古人遺留下來的器物,除此之外,考古學工作者也關注古人留下來的活動痕跡。例如生活場所,它們往往能反映更多的信息。房屋其實在大汶口文化的遺址中發現得不多,但這次焦家的資料從早到晚可謂十分豐厚。需要注意的是,幾千年前的房子到現在也只剩下當時地面的痕跡了,就像下圖這座隊員們清理出來的房基,這些只能靠他們通過觀察土質土色的細微區別然後用刷子和鏟子一點點清出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體質人類學也是考古學的一個分支。根據骨骼的保存情況,還原當時的種種信息。比如性別、身高、年齡、疾病甚至是容貌。以184號墓爲例,除了棺槨之間和人身上放置的近20件陶器、玉器隨葬品外,引人關注的是,男性墓主經過實測復原身高能到2米。像這樣的大個子在焦家遺址大墓中尤其多,“山東大漢”的名號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已名不虛傳。\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fdb2bc3f38b479daa3215bb48d86f1b\" img_width=\"511\" img_height=\"634\"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墓葬\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通過對大墓出土的7具人骨進行分析,我們發現,他們的植物類食物來源以小米等旱作農作物爲主,氮同位素數值全部高於千分之九,這說明他們喫的肉類食物比較多。”考古隊長王芬教授說道。此外,在遺址中還發現了大量魚骨,既有淡水魚,也有少量遠距離而來的海魚。看來穩定、豐富的食物來源——喫得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長得高。當然,具體的原因還需要綜合環境等具體分析。但焦家先民確實顛覆了我們對原始人體質體貌的認知。\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禮制曙光的東方王者之城\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如果只是着眼於器物和遺蹟,那麼考古學家的眼光和格局未免就小了點。研究總需要上升到深層次的本質的東西,可喜的是,焦家帶給我們的收穫真不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聚落的角度來看,焦家遺址發現的房址早期多爲半地穴式單間房,到了晚期則發展成了地面式聯排房。這種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的演進歷程,很可能體現了焦家從一個普通村落到一箇中心城邑的發展。因爲考古隊員在焦家還發現了當時的夯土牆及外圍的壕溝。夯土牆只解剖了部分,有明顯的版築痕跡。並且還發現了祭祀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牆外的壕溝經勘探摸清了情況:平面形狀近橢圓形,外圍東西長425~435、南北寬250~360米,總面積達到12萬多平米。這些大型防禦設施以及高等級墓葬的發現,昭示着焦家遺址在當時的超然地位——這可是迄今發現的海岱地區最早的城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4b53eab9-913d-48de-b0db-08beea0252d8\"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9\"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展覽\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從墓葬來看,一棺一槨,一棺兩槨的形制可謂喪葬等級觀念的區分。同樣器形不同規格的隨葬品也代表着禮制的差異。大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也是不折不扣的高端產品……這種埋葬制度上的穩定的禮儀制度和文明化標誌,不但在山東,在全國範圍內也是最豐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形成,距今五千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段。長江中下游、遼河流域、中原地區都發現了一些距今五千年左右具備初級文明的遺存。但山東一帶的發現都是距今4500年及以後。“焦家遺址的發掘恰恰填補了黃河下游距今4500年到5000年時段的空白。說明濟南這個區域在5000年前在全國來說已經是文化和社會發達先進的區域之一。原來缺乏材料證明,現在扭轉了這個觀點。出土的墓葬規模之大,很有可能墓葬制度就是起源於黃河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王巍如是說。\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1cf1b09655e42be897272b7551f4db3\" img_width=\"751\" img_height=\"497\"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王巍先生宣讀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餘音:焦家考古背後的故事\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我國的文物工作一直奉行“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16字方針,其實許多考古工作都是配合建設而成的搶救性發掘。例如要蓋房子或者修公路,地不得不深挖,這才趕時間進行發掘。在平時則是以原地保護爲主。以科研爲目的主動發掘則是慎之又慎,少之又少。學生實習就是其中之一。作爲主動發掘,除了需要各種手續外,還需要大量細緻的前期工作,比如前期調查,既包括對遺址地表和剖面進行拉網式的系統調查,也包括問訪羣衆和查閱相關文獻等。前期調查需要走很多路,那段日子考古隊員們一直出現在微信步數的前幾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掘也不是靠挖掘機的重機械,更多時候是用刷子鏟子一點點的刷和刮。這個流程,起初還覺得新鮮,但時間久了,也容易令人枯燥。作爲考古的成果,考古隊員需要對考古出土的器物或現象進行詳細的記錄,既包括文字記錄,又包括拍照、繪圖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781e34a0eb941ef8769bc00f1f87616\" img_width=\"645\" img_height=\"430\" alt=\"古老東方的神祕文明:山東焦家到底挖出了啥?爲何會引起轟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焦家遺址發掘現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就拿繪圖來說,需要按比例一點一點地把遺蹟現象落到圖紙上,既要保證數據準確,還得畫得像纔行。就拿上圖這個一堆陶片的坑來說,連量帶畫,連畫帶改,可得好一陣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焦家遺址奮戰的這支考古隊,除了幾位老師外,大部分學生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而且女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一直是個話題,尤其在軍訓、體測時會暴露不少問題。但就是這幫學生,春夏兩季,田野之上。與可能比自己父母都大的民工一起,從事着看似神祕卻有些枯燥的考古。習慣了教學樓的舒適生活,這次的田野發掘,也確實讓這些青年學子們結結實實得體驗了一把農村與田野。不過,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參考資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何德亮:《大汶口文化考古五十年曆史回顧》,《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李佳霖:《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呈現發掘原貌,關注美的體驗》,《中國文化報》2018年7月20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章丘焦家遺址:中國上古文明的一塊拼圖》,《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6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山東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等:《濟南市章丘區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2018年第7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26183198720005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