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小结

过完年,孩子们松了一口气,

大人们“逗娃套路深”!

不是红包式“引诱”乱叫辈分,

就是在你即兴尬舞,

不情愿,还被扣上“上不了台面”的帽子……

慎入·逗娃雷区

陷阱1:马上要有弟弟妹妹了,你妈不要你咯!

后果:有弟弟妹妹了,孩子本来就心存顾虑,大人们的玩笑仿佛在印证自己的顾虑。孩子会因此而不安、封闭自我。

陷阱2:爸爸和妈妈掉进水里,你救谁?

后果:强迫孩子做选择,让父母的整体关系演变成对立关系。

陷阱3:你的玩具必须送给我!

后果:混淆了孩子的物权,会让孩子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危机感。

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曾说过:“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请不要捉弄孩子!

☛孩子从小就有敏感的意识,懂得察言观色,如果大人没有平等地看待孩子,毫不顾忌开不合时宜的玩笑,会严重破坏孩子安全的心理状态。

☛在孩子的成长语境中,除了父母,接触最多就是亲戚,亲密熟悉的人开的玩笑,更容易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疏离。

☛大人不负责任的玩笑,具有欺骗性,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模仿他们“开玩笑”,逐渐养成撒谎的坏习惯。

☛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说:被大人们欺骗、愚弄和吓唬,孩子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在其今后的人际关系里,甚至会有交往障碍。

面对“熊大人”的捉弄,怎么机智化解?

场景一:跟我念一遍:你的手就是脚,脚就是手。

见招拆招1.杜绝开认知的玩笑

你可以说,宝贝,你一点都没有错,他们在误导你!

目的:孩子的认知刚起步,爸妈需要肯定孩子的立场,并且教会他辨别玩笑。

场景二:你不是你爸妈的孩子,你是我的孩子。

见招拆招2.帮替回复

对于孩子来说,玩笑可能是事实,有些玩笑说出来令人害怕。这时候如果有人当面开诸如此类的玩笑,爸妈可以学着用孩子的语言说,才不是呢,我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孩。

目的:维护了孩子的立场,又没有让对方特别难堪。

场景三:把玩具送给我,不送就是小气鬼!

见招拆招3.提前“排练”

针对大人一系列的逗娃方式,爸妈通过场景排练,提前为孩子进行心理预设。可以礼貌性地回复,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的东西,你们的东西也属于你们。

目的:既明确了物权,又帮助孩子掌握沟通技巧。

场景四要孩子做不愿意的事情

见招拆招4.换位思考

可以跟孩子说,你想表演就表演,不想的话,邀请叔叔来一个?

目的:你守住了孩子的安全防线,同样在今后他们也能守住内心的底线。

详情

详情

《超级填色书》可供多人一起填色,

也可折叠起来独自慢慢填色。

内页展开足足有1.5米长!

在家中,陪伴孩子一起涂色度过温馨的亲子时光;外出时,也能让旅途变得更悠然惬意,从此不再为旅行中等待的时间而烦恼。将完成的超凡作品悬挂在墙上,还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超级填色书》为孩子量身打造,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目不暇接的巨幅童话情境,生动可爱的造型,喜闻乐见的主题,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自由创作。优质环保纸张,让孩子尽情运用彩铅、蜡笔、水彩笔等画材,享受填色的乐趣。1.5米长,0.6米宽,足以成为墙壁上夺人眼球的装饰画,完成后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段异彩纷呈的回忆,获得成就感!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