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從線上走向線下,已經是互聯網行業的集體共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前,蘇寧出資48億元鉅款,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再度“重倉”線下,擴張了自己的門店場景和數量。當然,家樂福中國一度的緋聞對象是騰訊和永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早些時候,蘇寧作爲傳統零售的代表,則一直在大舉進攻、獲取線上流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推出蘇寧易購,到更名爲“蘇寧雲商”,再到整體更名“蘇寧易購”,這隱約透露出企業對線上、線下看法的一路變遷。到了現在,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讓消費者更容易買得到,就是好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伴隨着線上走向線下,作爲線下代表的傳統行業也越來越重視線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街頭上的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等等餐飲品牌隨互聯網的興盛爲日漸活躍,客流量只增未減。這些餐飲消費等“硬核”的線下場景仍有其無法取代的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這場“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變革中,傳統線下業態該如何謀存、以什麼樣的思維,看待互聯網、看待線上流量,是一個值得考量的課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01.\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品牌思維or流量思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CNNIC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57.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意味着,人們的生活已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手機。網上購物、線下支付,乃至找餐廳、點外賣、打車等等“衣食住行”,這些需求構成了巨大的線上流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這些流量僅僅是流量嗎?它們除了“帶貨”之外,還有着什麼樣的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以“品牌思維”重新看待流量的呼聲漸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品牌思維由來已久,簡單來說,是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認知。傳統營銷行業認爲,針對於某一類商品,消費者能記住的品牌往往不超過7個,很多時候只有1-2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在消費者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企業往往通過打造品牌,樹立獨特的價值觀,影響目標用戶,從而從情感上產生連接,吸引同好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爲了當人們有需要時,品牌能成爲腦海中的1\u002F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流量思維則伴隨互聯網的興盛,此前已經頗受新一代企業的關注和歡迎。從人氣茶飲到網紅零食,好多新興消費品牌,都誕生於“流量思維”——用線上流量彌補線下流量,激發用戶購買衝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02.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立體化思維看待線上與線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一個長久、健康經營的企業或商家來說,不僅要有流量思維,更要關注品牌思維,也就是如何在線上去搭建用戶的陣地,實現立體營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餐飲商家爲例,線下的門店和招牌,既體現了流量思維,又體現了品牌思維。門店選址就意味着客流,需要滿足消費者切實存在的剛需;同時又需要店招以及整體的VI系統,建立區隔度和品牌意識,讓顧客記得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線上,餐飲老闆需要更加清楚地將渠道、投放、營銷策略想清楚,哪些途徑引流獲客,哪些打造品牌,甚至哪些可以流量、品牌並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過流量思維提升獲客、拉動即時收益;藉助品牌思維培育品牌、拉動中長期復購。短中長期相結合,才能最大化流量的價值、用戶的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03.\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新餐飲時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團點評以“喫”爲核心,很早就注意到餐飲商家遇到的新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店事業羣總裁張川曾提到新餐飲時代的三大趨勢:線上線下一體化、供應鏈垂直整合、以及餐飲零售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趨勢,可以從品牌和流量兩方面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核心線下場景而言,互聯網並非淹沒城市的洪水猛獸,而是載舟航行的大江大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流量思維看來,餐廳通過線下服務建立消費者的品牌認知,佔到用戶心目中的1\u002F7,再通過線上渠道銷售,讓品牌依託線上流量,拓展門店觸達範圍之外的新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典型的流量思維應用場景,是外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西北家常菜起家的西貝莜麪村,就在外賣上找到新的增長點。2018年,西貝莜麪村收入56億,外賣收入佔了8億,堂食約5000萬人次,外賣則近1100萬次訂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外賣客單價也高達73元,僅比堂食客單價低2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觸網之前,餐飲品牌的線下門店服務能力極爲有限,大致爲周邊1-2公里。接入外賣、開通網上的“第二門店”之後,服務就可以拓展到周邊5公里,甚至更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早些的團購也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過團購套餐的設計,餐飲商家可以把消費者的不確定、非標準化的需求固定下來,成爲可以直接在美團購買和預約的標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品牌思維看來,線上流量不僅是廚房生產力的另一個銷售渠道,更關鍵的是,線上也是品牌營銷的陣地,可以增強線上顧客與品牌的互動,並吸引用戶到線下門店,幫助門店維繫長期的品牌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美團最近推出的聯名推薦功能,就是這樣一個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個基於興趣點頁面爲基礎的知名品牌優質菜品導購功能,聯名推薦標籤下的套餐由平臺和品牌共同優中選優,加以推薦。目前,已經有肯德基、漢堡王、必勝客、卡樂星、永和大王、CoCo都可、滬上阿姨、哈根達斯、味多美等多家品牌加入了美團“聯名推薦”計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肯德基上線“聯名推薦”產品後,最近的成績單是幫肯德基在33天內在線上賣出了15萬支原味花筒,6萬份吮指原味雞,堪稱爆款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ihtTi9kJC1L1\" img_width=\"549\" img_height=\"372\" alt=\"如何用好流量構築品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另一家餐飲連鎖品牌德克士,於6月27日上線了一款雞翅,一週銷量也從0躍升至3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肯德基獲得的並非15萬個原味花筒和6萬份吮指原味雞的銷售額,而是每一單單品消費背後,來店裏用正餐的潛在消費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晚上出門散步納涼的一家三口,很可能會因爲買了1份“聯名推薦”的甜筒或雞翅,會把附近的肯德基、德克士加入散步路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只要步入店內,就意味着新的消費可能性,以及更強的品牌黏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譬如黑珍珠餐廳指南、大衆點評必喫榜,對於餐廳老闆來說,這兩個榜單無疑具有巨大的品牌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異地旅遊客戶來到陌生城市,可以跟着黑珍珠、必喫榜進店,然後選擇團購套餐推薦的“招牌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託線上流量聚合的品牌勢能,餐廳的服務範圍可以觸達異區、異城、異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04.\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聯名推薦背後的品牌思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線下極重、門店數量多的餐飲品牌,在餐飲消費開始分流到外賣等線上預訂渠道的時候,除了重視“流量”價值,更需要喚醒自身的“品牌思維”,以流量構築長期品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餐飲老闆內參”的一篇文章曾如此形容“聯名推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聯名推薦=數據分析師+流量池+爆款運營者+門店獲客利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套爲線下餐廳場景定製的組合拳,而非一個單純的營銷工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聯名推薦可以爲品牌大數據選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肯德基門店中,正在主打“柚子冰淇淋”等新品。而美團點評並未與肯德基“聯名推薦”這一單品,而是基於用戶消費大數據,選出了更加具有民意基礎、潛在的線上爆款單品“原味花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聯名推薦帶動了線上流量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團點評已經打造以“喫”爲核心的生活服務超級平臺,擁有幾個億的餐飲目標人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聯名推薦在美團點評的產品體系中,在包括不限於商家詳情頁、商家品牌館等多個位置,形成有力曝光,幫助線下商家獲取線上流量,也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體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次,聯名推薦爲爆款商品運營消費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從5月27日上線後,KFC原味花筒持續在商家詳情頁、品牌館等露出,並配合四次平臺促銷活動推廣活動和一次秒殺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33天的時間裏,訂單量完成了從0 到15萬+的爆炸性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ihtU4D8M229k\"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75\" alt=\"如何用好流量構築品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最後,聯名推薦通過對消費者的運營,成功向線下引流消費,完成從流量價值到品牌價值的轉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像是大平臺、大流量加持的黑珍珠、必喫榜,使得餐廳的品質感從周邊一干餐廳中脫穎而出,更好得聚合平臺流量與消費者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化流量爲品牌,這就是“聯名推薦”和黑珍珠、必喫榜爲商家打造爆款的深層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川曾提出,堂食、外賣、點餐、零售的組合,才能真正提升餐廳坪效,是未來餐廳的形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線上線下融合加強,顧客在線上點餐、下單,門店成爲“履約場景”,或者說成爲品牌與顧客的情感聯接。屆時,餐廳的坪效也會實現質的躍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大勢中,平臺與品牌融合共贏,或許是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5388513868846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