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1943年10月,國民政府空軍以美國代訓的第1、第3、第5大隊爲基礎,與美方共同組建了中美混合團,美方司令爲摩斯上校,中方司令爲張廷孟上校(實際由副司令蔣翼輔中校負責)。\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9410302e2cb4e649d410e4e7fa921bc\" img_width=\"2669\" img_height=\"2008\"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摩斯上校和蔣翼輔中校\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中美混合團的建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中美混合團隸屬第14航空隊指揮體系,不脫離國民政府空軍建制,飛機統一塗畫“青天白日”標誌。其中第1大隊爲\u003Cspan\u003E中型轟炸機\u003C\u002Fspan\u003E大隊,下轄第1、第2、第3、第4中隊,於1943年10月至1944年8月間編成;第3大隊爲戰鬥機大隊,下轄第7、第8、第28、第32中隊,於1943年10月至1944年1月編成;第5大隊亦爲戰鬥機大隊,下轄第17、第26、第27、第29中隊,於1944年1月至1944年4月間編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美混合團成立之初,大隊長以下至分隊長各級指揮官, 均由中美雙方各派一人擔任,每個中隊約有美籍飛行員7至10人。第5大隊第26中隊中隊長奧斯達後來回憶說:“\u003Cstrong\u003E在喀拉蚩(今屬巴基斯坦)我們訓練中國飛行員,我們不會說中文,但是有些中國飛行員英文講得很好,他們部分曾在美國接受飛行訓練,個個都優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汪夢泉時爲第3大隊第7中隊飛行員,他說:“\u003Cstrong\u003E我的記憶中,我們與美國隊員除了作戰時要密切合作外,生活上相處的也不錯,美國飛行員都是兢兢業業地從事自己的工作,對我們也很尊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18fd446666d445981e1eaecd51c3935\" img_width=\"2453\" img_height=\"3647\"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汪夢泉與美方飛行員合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截止1944年夏,混合團共裝備60架轟炸機和100多架戰鬥機。轟炸機初期爲B-25D,後改爲G、H、J型。該型轟炸機是美國北美飛機公司在二戰時期研製的三大出色機種之一,杜立特1942年4月率隊轟炸日本本土的即爲B-25B型。戰鬥機初期爲P-40K型,後逐漸改爲P-40M、N和P-51B、C、D、K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飛行員認爲P-40系列“哪方面都不出色”,1943年8月升任第3大隊第7中隊上尉中隊長的徐華江不以爲然:“\u003Cstrong\u003EP-40靈活度不若零式,兩機進行纏鬥,P-40可能無法全然取勝;但是該機型具有馬力大、火力強,機身堅固的特性,若能適當利用,不失爲一種優良戰機\u003C\u002Fstrong\u003E。”至於P-51型戰鬥機,無論馬力、裝甲、火力、靈活度均優於日軍在中國戰場所使用的任何機種。\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d2c6b6a9897496d9c1ea285ea7048df\" img_width=\"3495\" img_height=\"1970\"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1943年底,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後,返國途中巡視在印度受訓的中國空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奇襲海口”之役\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中美混合團的作戰任務,通常都是以掌握敵情比較確實的美軍爲主導。1944年初,第14航空隊決定對海南島的日軍機場進行一次空襲,幫助混合團建立威望。美軍通過有計劃地派出P-38偵察機至海口機場反覆偵察,逐漸蒐集到了敵機每日動態和調動情形。中美混合團第3大隊第7、第8中隊接過任務,掩護第14航空隊的6架B-25轟炸機出擊海口機場並對敵地面目標加以掃射破壞,第14航空隊同時出動8架攜帶火箭彈的P-40助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徐華江的戰鬥日記完整記錄了當時的“敵情判斷”:\u003Cstrong\u003E在瓊山機場約有敵驅逐機三四十架、轟炸機30餘架。但停處不知,可能停於場東,其高射炮火力在營房前約有對空機槍12挺,兩跑道交叉之西及南有高射火力、營房在場之北,其高射炮位不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d2dc02ec9c1461caf20edb3c785fe45\" img_width=\"2277\" img_height=\"3283\"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徐華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3月4日上午10時,第7、第8中隊的16架P-40從桂林二塘機場起飛,升高後與第14航空隊的轟炸機、戰鬥機會合,浩浩蕩蕩殺向海口瓊山機場。12時20分到達目標上空,日軍毫無察覺,首先進入視野的是懶洋洋睡在停機場上的10餘架零式戰鬥機。各編隊由不同方向進入目標區,第8中隊率先開火,接着第14航空隊實施轟炸和火箭彈攻擊,據徐華江的說法,這是二戰期間首次由飛機上發射M19火箭彈進行實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7中隊最後登場,8架雄鷹依次從機場南方切入,徐華江回憶說:“\u003Cstrong\u003E有1架中島式戰機正由我上空約500呎迎頭飛過,原來想要調頭予以痛擊,但是一來雙方高度差距過大,二來想起‘僅攻擊一次’的命令而作罷。本分隊開始進行攻擊,我見到前方一座水塔即開始射擊,擊損後再對停放在機場南方的四五架中島式瞄準射擊,造成敵機爆炸濃煙大起,我的機身差點衝入濃煙中,爲避免意外,於是趕緊將機身拉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2db552b5e6e43708dade0a1cca1a0ec\" img_width=\"2166\" img_height=\"2662\"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晚年徐華江在臺灣口述抗戰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打擊突如其來,很多日機沒有機會升空迎戰,飛機上的日軍飛行員滿身帶火往下邊跳,地勤人員拼命往外飛奔,整個瓊山機場一片火海,被擊中的彈藥庫烈焰沖天。奇襲海南島的行動十分成功,事後經正式查證,中美雙方在空中擊落戰機10架、轟炸機1架,地面摧毀戰鬥機18架、轟炸機2架。第7中隊少數幾架P-40被日軍地面炮火輕微擊傷,大部分均毫髮無損。第8中隊和第14航空隊同樣無損失,不過第8中隊的兩架飛機分別在南寧、桂林機場降落時翻身,還好飛行員無大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翌日召開檢討會,第7中隊美方隊長瑞德和中方隊長徐華江彼此謙讓,紛紛誇讚雙方隊友都很英勇善戰。瑞德此前反覆提醒中方隊員切勿貪戰,當他激動地反覆描述自己在行動中多次冒險開火後,不禁有一美軍軍官脫口問他:“\u003Cstrong\u003E你不是告誡中國朋友不可貪戰嗎?爲何你可以多攻擊兩次?\u003C\u002Fstrong\u003E”全場忍不住鬨堂大笑。瑞德後來調升爲中美混合團第3大隊大隊長,不幸在一次作戰返航途中油量耗盡,跳傘時頭部撞上飛機,未及拉開降落傘而墜地身亡。\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35c944376714e929a04b045f4dc13f6\" img_width=\"2891\" img_height=\"3639\"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美術作品:瑞德和徐華江的戰鬥座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奮勇搏擊河南戰場\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44年春,重慶軍委會獲悉華北日軍調集人馬,趕修黃河鐵橋,研判日軍有可能在黃河流域發動一場局部攻勢,由鄭州和信陽南北打通平漢鐵路。蔣介石希望第14航空隊、中美混合團必要時全力轉移北戰場,南戰場可暫停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月初,周至柔、蔣翼輔等與美方協商作戰事項,陳納德不贊同蔣介石的主張,答應抽調部分力量用於阻止北方日軍進攻。周至柔建議使用B-25轟炸機破壞修復中的黃河鐵橋,第14航空隊參謀長葛蘭認爲目標太小,不易成功,摩斯後來提出P-40戰鬥機可以掛載火箭彈低空攻擊。經過幾次交換意見,中美雙方達成一致,調用轟炸機36架、戰鬥機120架、照相偵察機2架,應對豫中戰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afef3a20ca44289bf0a3f35174e4604\" img_width=\"2559\" img_height=\"3640\"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美術作品:中美混合團使用的飛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4月17日,日軍強渡黃泛區,大戰拉開序幕。據《中原會戰空軍戰史紀要》統計,當時對黃河鐵橋的轟炸被視爲重中之重,前後總共進行了13次之多。6月中下旬,中美混合團的B-25接連出擊,有一次投彈命中鐵橋北端一至二孔,後據地面情報人員反饋,大約200米橋面毀壞嚴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月2日,中美混合團第1大隊第2中隊奉命再炸鐵橋,007號正駕駛員楊訓偉十分機智,故意僞裝迷途飛過黃河,然後掉頭低空進入轟炸區,由於轟炸員過於緊張,投彈沒有成功。楊訓偉急躁地大聲喊道:“\u003Cstrong\u003E你準備好,我再來一次!\u003C\u002Fstrong\u003E”007號仍舊以50米低空飛向橋區,轟炸員瞬間把3枚炸彈投向橋面,楊訓偉立刻操低機頭大幅度轉向,貼近黃河水面脫離防空火網。參與行動的另外兩架B-25沒有返航,一架被日軍高炮擊中,墜落在宜陽縣境內,機組成員全部犧牲;另一架迷失方向後飛到陝南上空,飛行員棄機跳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ca68ec1435841618eed206fbd4a0004\" img_width=\"2652\" img_height=\"3652\"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證明美方飛行員抗日身份的“血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航委會的一項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止,空軍對地攻擊取得良好戰績,“\u003Cstrong\u003E計毀敵卡車、裝甲車、坦克車等千餘輛,火車頭一個;殲滅步兵四千餘人、騎兵約一團\u003C\u002Fstrong\u003E”。實際戰果難以細緻統計,亦不免誇大之處。不過日軍第12軍參謀菊池義藏坦言:“\u003Cstrong\u003E臨汝到宜陽之間,遭到美(中)空軍的轟炸,損失很大。路過野戰重炮聯隊的一個大隊主力被全部炸死的現場,在大批倒斃的士兵當中,拉炮車的軍馬被炸得四腿朝天。有一個輜重大隊,發出‘不能行軍’的無線電報後就斷絕了消息,80輛卡車全部報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40戰鬥機攜掛火箭彈,往往能夠精準擊毀卡車、炮車、騎兵等顯著目標,飛行員戲稱伊河流域爲日軍的“閻王路”。令徐華江悲痛的是,6月2日晨,第7、第8中隊聯合出擊鄭州車站及其附近目標,返航途中遭遇日機攔截,第7中隊分隊長張樂民在空戰中被擊落,英勇犧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8756670395442ba97f06a7de7df90d9\" img_width=\"3368\" img_height=\"2343\"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中國空軍留美第二批畢業學生集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湘鄂上空的飛鷹\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44年6月18日,長沙失守,衡陽的得失成爲抗日正面戰場焦點所在。周至柔、陳納德調集轟炸機68架、戰鬥機166架協助陸軍作戰,中美混合團主力主要負責協助第九戰區,一部與第14航空隊聯合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汪夢泉憶起往事彷彿昨日重現:“\u003Cstrong\u003E7月23日,我們大隊一共出動21架P-40,掩護第1大隊的6架B-25,前去轟炸湖南羊樓司車站及附近的倉庫。到達目標區約在早上8時多,從7000呎高度進入投彈,順利完成任務;返航經過洞庭湖上空時,遭遇40餘架零式戰機攔截,敵我雙方發生激烈空戰,結果擊落敵機10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位於岳陽東北的白螺磯機場是日軍航空前進基地,第5大隊美方作戰官丹寧中校策劃了一套奇襲方案:“\u003Cstrong\u003E我們先以部分戰機飛抵衡陽,但我機不做真正的攻擊,而是消耗日機油量,等他們返回機場加油掛彈,我方主力即刻飛往白螺磯機場上空進行對地攻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9a4bd37ae5b4b97b5d60ee8cbbd1f6c\" img_width=\"727\" img_height=\"712\"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英勇奮戰的中美混合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丹寧話音剛落,大家爭先恐後擔任主力,第26中隊最後以丟銅板的方式勝出。參與這次行動的中隊長奧斯達後來回憶說:“\u003Cstrong\u003E7月24日早晨7時,我帶領22架P-40從芷江起飛,爲了避免敵人發現,採用低空飛行,有時甚至低到只掠過樹梢,有一位中國飛行員因油料用盡,中途墜入洞庭湖。飛了250哩後,我以手錶測時,判斷機隊應該到達目標區上空,全隊就拉高高度進入攻擊位置。日軍完全沒有發現我們,於是我們開始掃射並投擲子母彈,隔天的戰果評估偵照顯示,總共摧毀了31架日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8日,奧斯達再度率隊出征,日軍飛行員多半未及升空迎戰,即遭掃射身亡,空中實力受到沉重打擊。8月初,第14航空隊重新獲得充足的補給,不過事與願違,堅守47天的衡陽城在幾天後宣告陷落。日軍付出重大代價佔領衡陽,制空權卻完全不在掌握之中,“只有黎明和傍晚的僅僅20分鐘的時間,可以勉強利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ffe758878a4d7fab232988dc513360\"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中美混合團轟炸鄭州黃河鐵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45年春天,曾經不可一世的日軍航空兵幾乎完全喪失了活動能力。就拿湘西會戰來說,日軍僅出動過7架飛機,進行5次空襲,總共才投彈22枚。中美混合團在空中找不到對手,基本上都是執行對地攻擊,不過偶爾也會遇上一些小麻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凱牧當年是第1大隊第3中隊飛行員,有一次駕駛B-25轟炸湖北宜城一帶的日軍倉庫,返回途中右發動機中彈着火,左發動機開始漏油。緊急關頭,都凱牧果斷下令棄機跳傘,他本人降落在當陽境內,雖然只是負了一點小傷,但由於身處敵佔區,不免感到凶多吉少。幸好當地老百姓第一時間上山搜救,魚鴨鄉12保12甲的李仁山裏長首先發現都凱牧:“\u003Cstrong\u003E航空員啊!同志啊!我是李里長,我來找你了!\u003C\u002Fstrong\u003E”李仁山等人後來把都凱牧打扮成當地農民,混過日僞軍的檢查哨所,將其安全送往鄂西后方。\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368a7f0b014725907971d67646628c\" img_width=\"2271\" img_height=\"3089\" alt=\"壯志凌雲:中美混合團攜手抗日,國軍老兵口述光輝歲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都凱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08年夏,86歲高齡的都凱牧接受口述訪問,他說:“\u003Cstrong\u003E我最感恩的就是那位把我從鬼門關就出來的李仁山裏長,沒有他我真的不知道是否會被日軍俘虜。如果你問我,在中美混合團中最大的心得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相誠以待的道理,不論中國人或美國人,尤其是轟炸機組人員同在一架飛機上,都是生死與共的弟兄。美國人也是個可愛可敬的民族,很誠實很愛國,當年千里迢迢來到中國戰場,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兩國熱血沸騰的青年,造就了中美混合團非凡的戰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參考文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徐華江:《天馬蹄痕:我的戰鬥日記》,臺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10年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飛虎薪傳:中美混合團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2015年編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陳應明、廖新華著:《中國空軍抗日戰史》,航空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5740693721257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