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6f92b9a21b4bcd9ae23884e81c65f9\" img_width=\"893\" img_height=\"412\" alt=\"從馬楚的茶葉貿易入手,談談五代十國對宋代商業的促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筆者認爲,高鬱是五代十國時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他的經濟思想是超越時代的,這主要體現在兩點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高鬱在湖南實行的鑄造鉛鐵錢的措施,體現了他“貨幣只是一種財富憑證,而貨幣本身可以沒有價值”的經濟思想。\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f8652cf02cc44f99e2f288aee4d4c48\" img_width=\"620\" img_height=\"433\" alt=\"從馬楚的茶葉貿易入手,談談五代十國對宋代商業的促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於是,全國各地茶葉市場到處是湘茶唱主角,從開封到洛陽,從青州到鳳翔。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茶葉又名“茗”、“荈”,起源於先秦時期的古蜀國(今四川境內)。戰國時期,古蜀國被秦軍所滅,茶葉始傳人中原地區。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以看出早期的茶葉是一種藥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漢代以降,得益於古人豐富的飲食文化,茶葉逐漸發展爲一種飲品。但由於製作工藝尚不純熟,茶的製作成品頗高,故當時只是作爲一種宮廷御用飲料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製作工藝的進步,烹茶技術逐漸得到推廣,飲茶之風逐漸在民間流行。到了唐代,隨着茶聖陸羽的《茶經》問世,茶已經成了唐代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了。《唐會要》記載,“茶爲食物,無異米鹽,人之所資,遠近同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晚唐時期,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江淮地區由於水路縱橫、運輸便利,遂成爲主要的產茶地。淮南節度使治下的歙州、浮樑等地成爲當時最重要的茶葉交易中心。這裏的茶葉沿着大運河北上,輸入山東地區(太行山以東)。再沿着黃河西進流入東西兩都,形成了一條龐而不雜的茶葉貿易網。茶稅,也成爲唐王朝最重要的稅收項目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唐末,淮南節度使、吳王楊行密與唐政府的實際掌控者朱溫交惡,江淮地區的茶葉已不能直接北上。於是楊行密採取了折中的辦法,通過與朱溫一直保持良好關係的楚王馬殷,將茶葉通過湖南地區銷往內地。由於能賺到不菲的差價,馬殷自然也樂得其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a9c9b0d-0632-4c3d-bea2-fb51a3445b12\" img_width=\"582\" img_height=\"395\" alt=\"從馬楚的茶葉貿易入手,談談五代十國對宋代商業的促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王楊行密去世,繼位的楊渥與馬楚交惡。此時江淮地區的茶葉已不能通過湖南銷往中原,另一個重要茶產地川蜀地區由於統治者王建與朱溫勢同水火,也難以銷往中原。故當時中原地區茶葉緊缺,存在着巨大的商機。此時,馬殷的一個謀士,敏銳的看到了通過茶葉振興馬楚經濟的前景,這個人叫做高鬱。高鬱是馬殷的謀主,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鬱治湘,第一步就是大力發展茶葉市場,在湖南民衆中推廣茶葉種植。湖南氣候適宜,丘陵綿延,是極好的茶葉生產地。湖南民間也一直有小規模種植茶葉的傳統。但由於交通不利,再加上湖南茶的質地較江淮、川蜀略遜,這些茶葉難以銷往外地。所以,湖南的茶葉種植一直以來就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高鬱制定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政策:允許民間自由進行茶葉貿易。在唐代,茶葉和鹽鐵一樣,都是國家壟斷的項目,民間私自買賣被抓到,輕則杖責,重則殺頭。茶葉買賣,在唐朝是一條民衆不敢碰觸的禁區線。這條頑固保守的措施,無形中爲唐王朝的茶葉貿易設置了一道枷鎖。高鬱能摒棄這道枷鎖的束縛,可以說具有超越時代的經濟眼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楚允許民間自由貿易茶葉後,全國各地的茶商源源不斷的來到湖南,與茶農進行直接交易。茶葉有了銷路,茶農的種茶採茶積極性大大提高,“屬內民皆得摘山收茗筭,募戶置邸閣以居”,民衆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三湘之地迅速代替江淮成爲全國最大的茶葉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f8652cf02cc44f99e2f288aee4d4c48\" img_width=\"620\" img_height=\"433\" alt=\"從馬楚的茶葉貿易入手,談談五代十國對宋代商業的促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於是,全國各地茶葉市場到處是湘茶唱主角,從開封到洛陽,從青州到鳳翔。甚至嶺南、八閩、吳越等地都是湖南的茶葉在唱主角,湖南的經濟迅速騰飛。此時高鬱再出妙招。由於朱溫與淮南交惡,中原地區的茶葉供應只能依靠湖南這個唯一市場,此時高鬱迅速抓住機會,在朱溫無奈讓步的情況下,馬楚在開封、唐州、江陵等地設置了經營茶葉的專營機構“回圖務”,完全壟斷了中原地區的茶葉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鬱可謂是五代十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在茶葉市場繁榮的背後,他敏銳的眼光又捕捉到了另一條生財之道。那就是:鑄造鉛鐵錢。“湖南地故產鉛鐵,用都軍判官高鬱策,鑄鉛錢,以十當銅錢一;已而又鑄鐵錢,圍六寸,文曰‘乾封泉寶’,用九文爲貫,以一當十”。茶葉市場的繁榮拉動了馬楚的商業,當時赴馬楚做買賣的商人數以萬計,“是時王關市無徵,四方商旅聞風輻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鬱限制民間銅錢流通,代之以鐵錢,於是“商旅出境,無所用錢,輒易他貨去,故能以本土所餘之物,易天下百貨,國以富饒。”商人在湖南境內交易來的鐵錢在出境後必將是一堆廢鐵,於是這些商人就只能把賺來的鐵錢在湖南境內就地採購其他物品,出境後再把這些物品賣掉換成銅錢。這對湖南的商業是巨大的刺激,湖南一躍成爲晚唐五代商業最繁榮的地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6f92b9a21b4bcd9ae23884e81c65f9\" img_width=\"893\" img_height=\"412\" alt=\"從馬楚的茶葉貿易入手,談談五代十國對宋代商業的促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筆者認爲,高鬱是五代十國時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他的經濟思想是超越時代的,這主要體現在兩點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高鬱在湖南實行的鑄造鉛鐵錢的措施,體現了他“貨幣只是一種財富憑證,而貨幣本身可以沒有價值”的經濟思想。在我國古代,銅是主要的貨幣材料(秦漢時期的金即是銅)。高鬱用鐵錢代替銅錢,而鐵本身的價值比銅低得多,所以湖南的鐵錢只是一種交易憑證而已,本身並不貴重。這其實和後代出現的交子是同一種理論,而高鬱的鐵錢,比交子提前了一百多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鬱規定,民間用一銅錢兌換十鐵錢的政策同樣是超越時代的,在這個政策實行後,湖南官方發行鐵錢的數量是與民間銅錢的數量掛鉤的,我們可以稱之爲“銅錢本位”。這和後世的銀本位、金本位無疑有異曲同工之妙。試想下,四百多年後的大明朝,紙幣的發行還處於“想印多少印多少”的初級階段,高鬱在唐末就有這種超越時代的思想,真是讓人敬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高鬱在湖南放開茶葉官營,允許民間自由交易,這又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在唐王朝,茶葉和鹽鐵一樣都是國家壟斷的項目,高鬱打破這個禁區,堪稱一位改革家。到了如今,人民津津樂道於商鞅、李悝的變法,津津樂道於王安石、張居正的改革。而高鬱,這位絕不亞於他們當中任何人的傑出改革家,已經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裏了,一聲嘆息。\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2f3ac3920a14b3ab0fd63d9934c4e17\" img_width=\"880\" img_height=\"841\" alt=\"從馬楚的茶葉貿易入手,談談五代十國對宋代商業的促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正所謂天妒英才,晚年的馬殷專心享樂不理政務,馬殷的兩個兒子馬希聲、馬希範趁機捏造罪名誣殺了高鬱。事後得知真相的馬殷也只是跺腳嘆息“害我大臣”而已,並未對兒子做任何懲戒。統治階級在根基未牢急需有才能的臣子時,他們是股肱、謀主,坐穩江山後,臣子的才能卻成爲統治階級的眼中釘肉中刺,這是一條任何封建政權都通用的定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鬱在湖南實行的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大大推動了晚唐五代的經濟發展,對南方地區的開發居功至偉。一直到宋代,湖南地區的茶葉產量始終穩居全國之冠。其中,潭州(今長沙)、嶽州(今岳陽)位居全國前兩位。在茶葉這條產業鏈的帶動下,湖南被徹底開發,四邊經濟也被拉動,推動了湖南地區的經濟騰飛,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兩宋,爲宋代商業的高度發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作者公子棄疾,讀史二十年,以歷史票友自居,愛歷史更愛美酒。寥寥數語,博君一笑爾。\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2063158047216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