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8dSRnWGP7Rcav\"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40\" alt=\"平行宇宙是否符合佛教的宇宙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作者丨天罚之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说标准答案:\u003Cstrong\u003E不符合,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的宇宙观是:一个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是宇宙的最小单位,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加起来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加起来是一个大千世界;合成三千大千世界。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个计量单位,与平行宇宙没有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行宇宙,这是一个数学推理得到的概念,或者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概念。平行宇宙并不属于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必须提供出可以验证的方法,而平行宇宙无法做出任何的验证。而佛教的理论,严格意义上属于巫学范畴,也并不是科学理论。从等级上来说,平行宇宙要比佛教的世界观更加高级。这是因为,哲学要高于巫学。\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VyWDJ77JYxFeZ\"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4\" alt=\"平行宇宙是否符合佛教的宇宙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平行宇宙学说并不是科学理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确实有“三千世界”之说,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为奇。“三千世界”与平行宇宙并没有关系,它们之间可谓一丝一毫的关系都没有。很多人误以为“三千世界”学说很厉害,认为这是佛陀这个人很早就知道了宇宙的数量众多,所以佛陀特别厉害。其实,这是他们极其错误的认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的“三千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很低级、粗浅的概念,即使一个不懂科学知识的小孩子也可以随意说出这样的话。但是,提出一个\"概念\"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还得让这个概念符合数学模型,并且给出实验方法来验证这个概念。否则,这个概念就只不过概念,它就永远成为不了科学理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我随手在黑板上一比划,说:500000年后,我相信月球和地球之间会建设起一条宏伟壮观的地月轨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工程师们真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建设了一条太空运输轨道,我是不是就一跃成为了“太空轨道之父”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不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些人喜欢夸夸其谈所谓的“三千世界”“一花一世界”“宇宙是外星人的细胞”之类,其实这些假设充其量是一些无依无据、形而上学的思辨。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思辩等同于科学理论。北师大的田松指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思辩与科学理论之间,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比如,我们把提出“日心说”的优先权给予哥白尼,而不是古希腊的阿里斯塔克;把提出“原子论”的优先权给予道尔顿,而不是留基伯或德谟克里特。\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所以说,“三千世界”之类无非就是一个简单的思辨,既不可能与科学理论和客观世界有联系,也并非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学问,只不过是小孩子都足以提出的戏言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的世界观,其主要的核心就是须弥山信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术界早就明确指出来,须弥山信仰原本起源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后来进行了继承和创造。佛教的须弥山信仰认为,宇宙的中心就是须弥山。从须弥山的山脚,一直到山顶,分布着各层级的天国,住着数量难以计数的天人。依据专业学者的可靠考证,须弥山是有原型的,它的原型就是在我国西藏普兰县的冈仁波齐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e),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冈底斯山脉第二\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高峰\u003C\u002Fi\u003E,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冈底斯藏语称“冈仁波齐”或“岗仁波齐”,意义是雪山之宝。在佛教的理论假说之中,冈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度教(古称婆罗门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宇宙)的中心。佛教继承了这一说法。\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VyWDJbFMsaHXr\"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09\" alt=\"平行宇宙是否符合佛教的宇宙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西藏境内的冈仁波齐峰,在当时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由于佛陀对世界的知识非常匮乏,以为冈仁波齐峰就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所以在此错误的认知基础上发展了须弥山信仰。由此可见,须弥山信仰和我们的客观宇宙其实并没有任何的联系。\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让我们仔细了解一下佛教的宇宙观,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陀是如此解释三千大千世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如是等类,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界。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须弥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2\"\u003E大海\u003C\u002Fi\u003E、四千龙种姓、四千大龙种姓、四千金翅鸟种姓、四千大金翅鸟种姓、四千恶道处种姓、四千大恶道处种姓、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种种大树、八千种种大山、十千种种大泥犁、千阎摩王、千阎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摩罗天、千梵世天……诸比丘,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诸比丘,尔所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为一数,复满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时成立,同时成已而复散坏,同时坏已而复还立,同时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烧已,名为散坏;周遍起已,名为成立;周遍住已,名为安住;是为无畏一佛刹土众生所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来解释一下这段经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日月所行之处(佛陀虚构编造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围绕须弥山山腰运行),照四天下(四大部洲),如是等类,四天世界(四天王天。上述既佛教最小的世界单位“小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界(一千世界既一“千世界”,一个千世界。一千个同样的小世界名为“千世界”既“小千世界”)……诸比丘,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诸比丘,尔所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为一数,复满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可见,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仅仅是一个计量单位。\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VyWDJrFIV7gRl\" img_width=\"539\" img_height=\"416\" alt=\"平行宇宙是否符合佛教的宇宙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佛教想象中的须弥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的宇宙观就是:一个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是一个“小世界”,是宇宙的最小单位;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千世界”、“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还有个名称叫“佛刹土”,刹土的语义是田地、国土,一“佛刹土”是一个佛管理的地界,也称“佛土”,是佛教“佛”级神灵统治的地盘的计量单位。佛教神灵有“天子”、“天王”、“菩萨”、“佛”等级别,各有各的统治地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完全一样的“小世界”组成的。一个小世界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一千个一是一个计量单位,称为“小千”,一千个“小千”是一个计量单位,称为“中千”,一千个中千是一个计量单位,称为“大千”。换算下来,小千是一千,中千是一百万,大千是十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的小世界是漂浮在风上的,宇宙中漂浮着大量同样的小世界,十亿个同样的小世界称为大千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佛教的宇宙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的小世界是日月星辰绕着青藏高原(须弥山)旋转的原始粗糙的“地心说”,是佛陀在不了解区域外地理,缺乏天文知识,在已知的印度次大陆地理的基础上,通过简陋观察而想像、虚构出来的。佛教小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须弥山的地理位置在印度以北的青藏高原。(佛教世界中的阎浮提既印度次大陆,须弥山在阎浮提以北,既青藏高原上。须弥山的原型就是冈仁波齐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佛教世界和佛教的宇宙观,是佛陀在缺乏天文地理知识的情况下,凭借个人主观想象力虚构编造出来的。把佛教世界附会任何已知的天文知识和宇宙假说,都是牵强的,也是徒劳的。\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完-\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2607555471802891
相关文章